在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洗衣机、共享冰箱、共享电视等新名词近期也相继蹿红,宣告共享风吹到了家电行业。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广州已出现可手机预约的共享型洗衣机,共享空调也在谋划之中。不过,共享家电也面临一系列待解命题:如何共享?是否适合共享?其实质到底是共享还是租赁?记者注意到,在消费者保持观望的同时,运营者态度相对乐观。有业内观察人士表示,共享家电的出现,更多反映了激烈竞争下企业的焦虑情绪,很难成就很大的市场。
共享洗衣机冒头
半个月前,可供市民手机付费使用的共享洗衣机出现在上海一家商场内,引起广泛讨论。而记者发现,可手机预约的共享型洗衣机早已现身广东。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员村的一家丽枫酒店,它有一项服务:旅客通过下载“海尔洗衣”软件,就可预约及启用酒店的洗衣机。
在获得酒店经理首肯之后,记者进入酒店,来到放置着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烘干机的储物间。下载上述APP并选择该酒店后,点击了处于“空闲”状况的洗衣机,发现有“标准”、“大物”、“快速”、“单脱”4个程序可供挑选,价格最贵为6元,最低为3元。记者在选了“单脱”,点击“即时预定”,输入验证码和微信支付之后,洗衣机就自动打开,“恭候”使用。
不过,记者了解到,这款共享型洗衣机并非刚刚亮相。实际上,海尔旗下的海尔洗衣、美的智能洗衣房“美美洗”、创维的“轻客共享洗衣”项目,这两年就已相继出现,多是用于高校、公寓、酒店等。
共享空调共享冰箱露脸
打造共享概念的家电,并不只是洗衣机。
记者获悉,广州苏宁准备在广州推出共享空调。广州苏宁售后负责人张苏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已在广州天河、海珠等区推出租赁空调,今年我们将通过金融方式、线上平台及尝试让市民委托空调给我们运营,让其更具共享色彩。”
此外,5月乐视发布号称“全球首款共享电视”,提出用户可通过完成任务和加购会员方式,获得超级影视会员;同样是在上月,深圳举行的中国智慧家庭博览会上,有参展商带来用户支付押金后通过用水量计费的共享净水器;扬州、成都等地从去年开始出现共享冰箱,个人或饭店将多余的食物放入共享冰箱,给有需要的人免费拿取。
用户接受度不高
那么,用户是否愿意为共享家电埋单呢?在上海商场出现共享洗衣机后,外界探讨的焦点就击中在卫生安全等问题上。记者留意到,与此有所不同的是,创维、海尔、美的的洗衣机,算是相对小范围共享,如仅限酒店旅客或住宿学生使用。
负责“轻客共享洗衣”项目的总负责人肖新华就表示,他们一般会选择流动性较大群体的住所,“这些用户一般不会买洗衣机。”他们就有需求。至于卫生条件,肖新华表示,其第二代产品将启动杀菌和桶自洁功能,另外还会安排专业线下清洗团队定期清洗内桶。
不过,目前用户接受度显然并不高。一位丽枫酒店的经理就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虽然酒店的海尔洗衣机去年就已启动,但是使用率还不算高。
在上海推广的共享冰箱倒是显得有些“供不应求”,出现过一人多拿、火速取光等现象。会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则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记者注意到,总体而言,搭上共享风的家电产品,基本未出现迅速席卷全国之势。会否成为用户常态化的选项,仍有待观察。
运营者表示乐观
与消费者保持观望不同,项目运营者则相对乐观。肖新华就表示,现在“轻客共享洗衣”项目采用机器免费送、运营分成或收取运营费用的模式,大多数能月内收回成本,高校方面虽不分成,但一年内也能回本。
海尔近期则宣布其共享洗衣服务已进驻600多家高校,覆盖100多家快捷酒店和公寓。其思路是,通过洗衣业务带来的流量形成平台入口,之后再借助购物、创业众包、等功能盈利。
家电渠道商苏宁的观念则有所不同。苏宁云商华南地区执行总裁顾蔚告诉记者,苏宁推共享空调,甚至接下来打算推的共享电视,成本高是可预见的,但不是当成盈利模式,而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产品,“别人做不了的我们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