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新华字典设下40元付费门槛 打情怀牌的字典产品?

游客 2017-06-17 09:24:43    201200 次浏览

       

新华字典设下40元付费门槛 打情怀牌的字典产品?

猎云网(微信:ilieyun)上海6月17日报道(文/木木三)

你有多久没用《新华字典》查生僻字词,这本立志为民族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的字典,离开小、初高中学校,真的就此失去用户和使用场景了吗?

日前,《新华字典》推出了APP,从1953年的最初版,至2011年的第十一版,这本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在耳顺之年,选择了拥抱互联网。

6月11日,来自出版方商务印书馆官方版本的《新华字典》App正式登陆APP Store。从APP的介绍来看,这款软件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正版的《新华字典》App,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

App完整收录《新华字典》第11版纸书内容,除了查询汉字、词,还提供数字版纸版对照、原《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数十项增值服务。该APP上线五天以来,吸引大量网友下载,并引发广泛的讨论,但目前用户评分仅为两颗星。

跟其他网络字典不同,由商业印书馆和社科院语言所背书的《新华字典》APP的权威性自不必多言,但其编纂的初心是推行知识文化教育,此番推出付费查字词、听播音等带有直接盈利属性的功能,被大家视为传统文化品牌在互联网冲击下,主动寻求变法的尝试。

《新华字典》迈出这一步,已经是勇气可嘉,做收费40元的学习工具,面对网友的质疑,是选择免费使用,还是继续推行付费?

定价40元的学习工具

陪伴大家整个中学时代的《新华字典》,最主要的功能是查找字词,体现在APP上,则为单字、词语、汉语拼音、部首、笔画数、四角号码等一框式检索渠道,这些功能乍一看是将纸质版的《新华字典》使用流程搬到线上。

但区别于纸质版使用权的购买,《新华字典》APP的查询功能允许用户每日免费查询两个汉字、试听两次央视《新闻联播》原播音员李瑞英的原声播读,但两次体验后,APP便弹出提示要求购买完整版,费用为40元。

用户付费后不仅能无限制的查询,还可以享有纸版《新华字典》第11版的完整准确内容、李瑞英汉字发音播读、汉字的规范笔顺动画演示、纸书完整阅读体验、离线包下载支持等全部功能。

最初,《新华字典》APP的充值页面有40元、88元、128元、218元及488元等5种充值额度,而需要付费的项目为《新华字典》内容(40元),闯关游戏《人名地名读音大挑战》(40元)和《播音员易读错字词大挑战》(40元),所有服务加到一起仅为120元。

余下的钱如何使用?或者说剩下的钱去了哪里?网友对充值金额的门槛设置提出了疑问,质疑《新华字典》在资金池上会受到跟单车一样的社会舆论和法律压力。

针对网友吐槽,《新华字典》目前取消了128元、218元、488元三档充值额度。其他金额的想象空间在哪里?记者猜测,《新华字典》APP后续可能会拓展查询功能的使用范围,目前APP中的跨软件查字功能就是很好的佐证。这一猜测也得到开发方的印证,未来APP还计划上线一些在线课程等增值服务,需要用户充值使用。

用户花40元,甚至是120元购买的服务跟纸质版的《新华字典》有何区别?毕竟《新华字典》第11版双色版的定价为24.9元,简单的将纸质书搬到线上成为电子书,改变用户的使用手段和内容载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化吗?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中心相关负责人孙述学告诉猎云网(ilieyun),目前部分网友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将《新华字典》App简单地等同于纸质书的电子版,然后用其他图书的电子版价格低于纸质版来衡量《新华字典》App。

事实上,工具书的数字化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纸质书,“《新华字典》App投入实在太多,不说别的,这个数字版的几种字体,都是专门定制的,为的是既要保证规范权威,又要给用户最好的体验。”

  打情怀牌的字典产品?

《新华字典》App的付费查询受到大多数网友的吐槽,不仅是攻击40元付费使用,大家普遍认为在、搜狗等搜索引擎占领问讯市场的今天,免费搜索字词在用户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新华字典》这个换汤不换药的App不值得死守。

24.9元一本的《新华字典》挂到网上,摇身一变价位涨到40元,互联网真的这么神奇吗?归根结底,付费类的工具APP还是需要抓住用户的刚性需求,在高频次的使用下通过增值功能打通商业模式。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知识付费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用户碎片化的时间里已经塞满了知乎、得到、分答、一块听听等知识产品,每天免费两个字的学习资源,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可能还是用不上。

相比专门下载App,用户通过手机浏览器键入查询内容,既省时又便捷。尽管App在使用体验上略占优势,但作为一款简单的工具,用户使用时长和留存率不会太高,过高的付费门槛加上功能方面未有创新,《新华字典》想走付费学习工具的这条路还很长。

而《新华字典》强调的优化用户体验,例如不在APP中插入广告和对内容不负责任的免责声明,的确是在使用中减少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但从记者试用后发现,APP的功能和操作流程不太像我们日常接触的互联网产品,《新华字典》所理解的用户可能还是初高中的学生群体,并非深度互联网使用者。

另外,查字词的目标用户没有明显特征,缺乏精准用户画像,对于《新华字典》APP来说,功能完善和业务板块设置可能会陷入持续试错的状态。目前来看,这还是低频甚至冷门的需求,场景化的教育培训消费或许也只能停留在想象中。

历时3年编纂的《新华字典》,在1953年正式面向全国发行,这本第一本完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现代汉语字典,发行后不过半年多,五百万册字典就在全国销售一空。《新华字典》此番推出APP,并希望打造在线学习的平台,单从国人对母语的自信和国学长期的忽视来看,传播和灌输本土文化的产品,不出现重大形式创新,很难引发用户下载和使用的热潮。

孙述学介绍,《新华字典》APP会将焦点放在内容、知识、文化上,但仅仅依赖内容,甚至可能是故步自封的内容,不从互联网 模式的思维出发,在用户和内容运营上下功夫,这种浮在表面的内容不会落地到用户使用上,更无言喜爱。

除了近日热议的《新华字典》,猎云网在APP Store上还发现了新中文字典、康熙字典、快快查字典、大家字典等几十款字典产品,既有免费工具也有付费使用,从下载量和评分来看,这种工具APP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作为知识权威的《新华字典》,自问世以来,已有10余次大规模修订,重印600多次,全球发行量近6亿册,在学术严谨和知识体系上,绝非一般网络字典可比拟。但互联网对传统品牌的接纳程度,并非取决于经典,尤其是《新华字典》、《辞海》这种传统知识传播书籍,用户在情怀之外抱有的期望值更高。

试水在线教育

《新华字典》APP中,学习板块占据了二分之一的空间,除了记录日常生字词的学习情况、效果,署名《人名地名读音大挑战》、《播音员易读错字词大挑战》的课程资源,用户可自行添加。记者完成第一关的学习后,收到开启下一关的付费提醒。

游戏方式的生僻字词学习目前只上线了两种,记者猜测,未来《新华字典》APP将利用商务印书馆和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的优势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在线学习资源,形式上不排除动画、短视频、直播等当下流行的在线教育的内容传播手段。

内容开发无疑是《新华字典》APP的第一要务,从字词查询和播读原声录音开始,后续推出的无论是游戏形式还是其他形式的内容,必须向字词之外的中华文化扩展,最佳选择是内容化的中华文化经典,同时还要满足接近用户生活,接近社会使用的条件。

记者看来,如何将传统文化和接近用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走出学校这个场景,是《新华字典》、《辞海》、《尔雅》等传统文化品牌面临的最大的挑战。40元,还是120元,不过是收回成本的考虑,《新华字典》在数字化的基础上,真正意义实现互联网化,还有很多坑要跨。

此外,APP中的每日热搜和组词、笔顺等知识问答,开放了用户互动功能,以字词学习为纽带的社交关系网络搭建,未来的方向应该是线上的兴趣社群。至于落地线下社交,打通社群运营的前后端,在平台建设初期,《新华字典》官方背景的严谨性和“教条主义”,短时间内不会扩展的过快。

向在线教育演进的过程中,《新华字典》APP也许会成为内容分发的平台,模式上无论是TO B还是直接跟C端用户产生连接,好的内容和创新的学习方式都是基础,不过前者对运营的要求会更少,对于《新华字典》APP的出品方而言,把压力甩给商家也是哥不错的选择。

从工具APP起家的在线教育平台来看,工具不应该独立发展,它本身只是一个环节,是体系中的一部分。而工具强调的教育流量本身是个伪命题,用户和产品之间建立的信任和线下导流并没有直接关系,教育流量只是起到了“连接”作用。而教育培训本身是一个口碑生意,如果无法沉淀用户,就会变成一桩“流量生意”,拖的越久,烧的钱也就越多。

同样是从工具开始的《新华字典》,后续向平台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流量、模式、教学体系等多方面的难题。观察2017年在线教育市场,直播已经成为在线教育行业标配的时候,当然直播也随即被认为是基础功能,《新华字典》APP平台化的下一步或许就是退至直播教学、培训,甚至是语言文字大师的互动。

此外,在线教育行业的机会也会出现在垂直细分的领域,《新华字典》入局的软素质教育,在传播新技术应用之外,如何发挥自己在语言文字教育资源、专家师资团队,包括情怀主义等方面的竞争力,或许能将40元,甚至是88元、188元的大范围卖出去。

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新华字典》此番推出APP,从教育角度来看,已经算不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但作为久负盛名的传统文化品牌,主动放下身段,积极拥抱互联网,可见其并没有固步自封。或许它的“献身”,能带动大批传统品牌投身互联网事业。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