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6月16日报道 (文/余芊)
人乃是创业之本,团队的创造力、契合度、效率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类型的创业公司,恐怕传统企业中也频繁出现员工跳槽的情况。有能力的人才可以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是公司们抢夺的稀缺资源。在互联网行业中,自然不缺乏各式各样的人才,从名校毕业技术精湛的技术大佬到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运营能手,牛人们始终有自己发挥的战场。英雄不乏用武之地,而创业公司们也应寻找属于自己的英雄。
近日罗永浩分享了创业公司挖到人才的十个办法,从挖人的各个阶段以及方面都做了一些阐释,为创业者提供了关于“挖人”的干货。猎云网认为,罗永浩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用正确的策略锁定人才目标,建构人才储备清单;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用恰当的手段与对方进行沟通,实现精准转化;最后,要有行业动态与信息抓取思维,善于利用行业信息以及长期关注公司流失的优秀员工。以下则是猎云网所盘点的科技大佬挖牛人的经历。
1、蔡文胜:网上搭讪到第一个员工
隆领投资创始人蔡文胜在某次创业培训中讲述了自己的“挖人”经历,挖人的第一步首先是找人。蔡文胜2000年开始上网,从做域名开始,什么技术都不会,但是他找到了姚劲波开的一个论坛,叫易域网,里面有很多做域名的人。于是蔡文胜开始在论坛中不断发帖,天天发帖,就这样通过信息轰炸的方式找到了最初的核心团队。
“我认识了我的第一个员工,叫张立,当时他在武汉上班。2000年的时候我经常跟他聊,后来我就诱惑他,你到厦门来跟我一起干。2000年底他被我‘忽悠’到厦门,成为我第一个员工,后来娶了我的第三个员工。我做265的合伙人一直都是他,包括现在欣欣旅游的创始人也是他。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姚劲波,认识了吴欣鸿,那时候流行跟网友见面,跟吴欣鸿见面就约在泉州,他当时还在读书。”
分享会中蔡文胜还举了另外一个团队的例子——之前很火的应用Faceu的团队脸萌,也是通过互联网相关渠道组建的团队。最初团队中的另外7个人,都是通过搜索相关领域的论坛或网站找到的。
“比如他要一个动漫的人,他就去里搜索所有跟动漫相关的人才,然后去看那些人微博发的帖子是怎么样的。 他找的人至少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对动漫感兴趣;第二,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我当时见他的时候,7个员工,有来自台湾的,香港的,有中国各个地方,全部都是网上找的。我前面的创业基本上也是这样。
2、刘强东:为挖人将部门留在中关村
2015年3月18日,北京全球研发中心宣布关闭,张晨作为管理者,他和他带领的300多位研发人员成为无主之人。张晨曾在美国雅虎总部工作10年,此后来到雅虎北研工作。漂亮的履历、精湛的技术和他管理的技术团队都让刘强东怦然心动。
这场关系到雅虎近70名员工命运的密谈是从总裁办公室开始的。那天,一身西装的刘强东与张晨面对面坐着。刘强东先是起身泡了一壶茶,然后用一口带着宿迁口音的普通话开始向张晨讲述,12年来他是如何打下京东这片江山。
显然,刘强东很重视张晨。那天,他从京东交易平台、仓储物流管理谈到京东现有的搜索、广告、个性化服务,再到未来京东发展所需要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服务和移动端技术。他们谈话的内容几乎涉及了京东现在正在做的和未来要发展的所有具体业务,这位身家数十亿美元的老板当天正在卖力地向张晨推销自己和京东的未来,刘强东希望向对方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就是我一直想要找到的人。”
后来张晨回忆刘强东对他说的话: “技术方面他非常肯定地告诉我,由我来做决定。”对于一位资深技术人来说,这是老板对他的绝对信任,也是当时他考虑加盟京东的重要理由之一。
打动张晨的还有刘强东的细心。在此之前,刘强东准备将位于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的京东总部迁至亦庄。谈判当时京东的员工已经搬走大半,但刘强东考虑到这个毗邻中关村的办公地点仍然是大多数工程师的聚集地,所以他答应张晨,为他的研发团队留下这里,地理位置的便捷也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工程师加入。“有时候,工程师们会觉得来京东工作的机会很好,但如果让他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在(路上),一些人会受不了就不来了。” 张晨十分感激刘强东如此周密的考虑。
经过艰难的谈判,刘强东一举将张晨及其雅虎的核心团队招至麾下。
求贤若渴的心态、丰沛的资金、对技术人员的充分授权让刘强东成功挖到了雅虎北研绝对优秀的技术人才。
3、张一鸣:从当“调查记者”到“公式”讲解
今日头条CEO张一鸣为了挖人,细心和耐心度也是一流的。据说当时为了挖一位曾在工作过的资深工程师,张一鸣像一位调查记者一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途径全面了解对方。开始那几天,他一个接着一个打电话,向所有他能找到的人打听对方的信息。打完电话后,他还会加上这位工程师所有公开的社交工具,通常是加完微博后,又想办法加微信,然后把对方的朋友圈先看一遍。接下来便与对方成为朋友,火候差不多时就趁机问对方愿不愿意加入,在与这位工程师沟通长达两个月后,张一鸣终于得偿所愿,让这位工程师加盟今日头条。
创业维艰,找到技术人员只是诸多艰难中的一种,创业者更难找到的是与自己共同走下去的创业搭档。对于张一鸣来说,找到与擅长技术的自己互补的创业搭档成为创业初期最重要的一件事。
2013年的一天下午,在盈都大厦10层一间灯光昏暗的小会议室里,喜欢用图形和数据来表达事物关系的张一鸣开始用一套复杂的公式和算法向时任《京华时报》副总裁张利东解释今日头条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模型。
当天下午,张一鸣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开始在一个小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上“用户量、展示量、点击率、转化率、单价、CPM、CPC”这些外人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汇,还写下一长串复杂而又深涩的计算公式。之后,他又花了好几个小时解释自己写的这一套复杂的推导公式。他说,之所以这样做的是为了让张利东能够明白,今日头条的广告盈利和往后每一步的创业步骤他都不是空谈,而是有一套精密的算法推导而成。
现任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张利东回忆当时张一鸣拉他加盟的情景:“实话实说,当时我没完全听懂,但他列公式的行为给我的感觉是震撼,我第一次看见有人用公式的方式给我推导广告盈利模式。”某种程度上,张一鸣的理工科思维彻底颠覆了这位此前几十年来一直依靠勤勉、营销技巧来征服广告客户的广告人。
后来今日头条的盈利模式就像张一鸣当初写的那样,一步不差都实现了,而且实现得比那个“公式”说的还要好。这也离不开张一鸣的挖人之术——耐心而又严谨,也许这都是来源于他对今日头条本身在技术上的重视和运营上的自信。
4、罗永浩:跟吴德州谈了6、7个月的“恋爱”
罗永浩挖吴德州的事迹本身就具有教科书的性质。为了让吴德州加入锤子科技,罗永浩也算是费了一番功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吴德州是属于“难搞”的类型了。
以下为罗永浩对这次挖人的描述:
最困难的说服应该就是我们现在产品线的负责人,也是我的合伙人吴德周。第一是我们谈了七个多月,第二每次我去上海出差都给他说动了,但是因为我不住上海,这个不在一块,时间稍微一长,就有点缺联系,就跟谈恋爱一样,要经常见面,所以搞到最后就很头疼。
然后有一次呢,他有四五个朋友都极力支持和鼓励他出来参与创业,然后那些人里有些跟我交情深,有些不深,但反正也都挺支持的,就劝他来我这儿。然后我就给他们几个说,我说他正在动摇,咱们呢哥几个一块打包去一趟上海,就当旅游了,选个周末去。去完了呢,跟他吃顿饭,这时候呢我不说话,你们你一嘴我一嘴,你一嘴我一尊,都是老哥们,这样的话给他说崩溃了,就一次谈成。然后呢他们也觉得好,都同意了,结果同意了,我们约好了周末的一个晚上要去。
结果是这样的,这个五六个哥们一起去呢,其中有两个周六就要出国,所以我们周五必须凑齐人去,周六的上午见了面,中午吃顿饭,下午他们就去机场出国去了,要不然再凑齐这么五六个,一个说服团是很困难的。结果勉强凑齐了,这些人都很忙的,有很多都是公司CEO什么,非常忙,结果到了那天晚上要走的时候呢,其中一个公司出了紧急的一个什么会,导致他原来答应九点多一起去机场,有航班,结果到了11点多会还没完,然后他就跟我道歉,说这事去不了了,非常抱歉,怎么怎么着。
然后他去不去还挺重要的,所以我很焦虑,然后焦虑之后呢,我就说你到底能几点,他就说可能得12点以后了,那12点以后就没什么航班了。
然后我特别特别焦虑,就想起来我以前认识一土豪投资人,他跟我讲说很多买私人飞机的事,然后还有一个是租私人飞机的事,有那种什么金鹿,那种商务机出租公司。
然后想12点没了,不行就包一个私人飞机去一趟怎么样,然后我就给我助理打电话,我说你去看一下,有没有可能联系到今天晚上,无论几点都能飞的,结果人家问了一圈就说什么两点前还是多少,是有一班可以飞的,然后我问了一下价钱,还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吓人。
北京到上海的话是,我记得好像16万多还是多少,当然我不能用公司钱啊,我就自己掏腰包,我就包了一个,我也没坐过私人飞机,我就包了一个。
包完了以后,我告诉他你几点我都不怕,我说这个飞机可以等到两三点钟,然后他说那用不了,我12点就结束,所以之后呢,我们在机场一点多钟凑齐了这五六个人的一个说服团,加上我六个人吧,然后我们就就包了一个飞机连夜飞到上海去。
然后这个事我没跟德周讲,但是他们跟他熟就讲了,讲完了德周就很激动,他就说这个诚意有点过了,当然他也了解情况,我们不是故意表演给他的,实在凑不齐这个人很困难,所以他当天基本上就在,当然也跟那五六个老兄弟,你一刀我一刀的捅他,捅的不行了最后就同意了。所以这个事还挺有意思的。
打情感牌、软磨硬泡是挖人的常用手段同时也非常见效,罗永浩似乎已经深谙其中的道理。据悉罗永浩为了招一个设计师,曾亲自安排对方来京住宿,请他吃饭,走时还派司机送到机场,把对方感动得一塌糊涂。
5、“云报销”张潇雨:看遍你的社交网络后再写封长信
“云报销” 是一家基于SAAS模式的报销管理系统,其创始人张潇雨在还没有产品和团队的时候就为“云报销”找到了投资,然后才开始寻找合伙人。为了搞定一个朋友的朋友,张潇雨用上了追女生的技能。张潇雨花了一周时间把她过去五六年的豆瓣、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上万条状态全看了一遍,读了所有博客,还分析了近五年的读书记录,弄清她这几年关注点和兴趣是如何变化的。
看完之后,张潇雨花了半天的时间写了一封近5000字的邮件给这个合伙人。邮件里,他没有画饼吹捧这个市场有多大,也没有忽悠公司有多好的前途,而是不断引用这位女士在文章里或微博里写过的某些话。然后告诉她,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价值观是契合的,强调只有这样的人一起创业才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起度过。
之后,他有一个做公众演讲的契机,于是特意邀请了其他团队成员和这位潜在合伙人。事前,张潇雨花了不少时间准备,还看了一本关于如何演讲的书,以及怎样做keynote的教程。最终,演讲的效果很好。于是,这个潜在的合伙人不但有了更进一步了解他的机会,还和整个团队第一次见了面。大家在不那么正式的场合一起聊天,气氛也很融洽。
几天之后,她就和张潇雨说,她决定正式加入团队。
有这样的耐心和诚意,不管是找女朋友还是挖合伙人,失败恐怕才是不可能的事情。
6、奇点金融姜海舟:目标对象的女朋友也得聊一聊
姜海舟是奇点金融联合创始人,姜海舟和合伙人吴一明的创业故事已经被报道的很多了。关于他和合伙人吴一明是怎么挖来到公司第一个产品负责人L的故事,同样让人佩服不已。
这位产品负责人L是姜海舟在银行合作过4年的好朋友,手机银行的2.0、3.0版本是他主导设计的。在收到L一条表示没有一起创业很遗憾的微信后,姜海舟和吴一明决心要拿下这位产品负责人。立刻与L沟通后发现L非常迟疑,其中工作地点问题是首要的。L人在上海,有很稳定的工作,也把家安在了那里。奇点的团队立马动身去与L见面,谈到最后发现,他的决策难点在女朋友身上,如果他离开上海对两人的感情冲击很大。大家问了L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如果公司在上海你是不是就来了?”L回答:“是的。”“晚上我们跟你女朋友聊聊。”奇点原本住的是非常廉价的酒店,一咬牙当晚搬到外滩的豪华酒店,在顶楼的酒吧包下靠窗的雅座。一直等到11点多,L才带女朋友来。聊到凌晨2点多,依然没有说服,但是不能继续了,L女朋友一早还要出差。L此时已经非常感动,表示当天下午给最终答复。
最后下午三点姜海舟收到了L肯定的回复,表示愿意加入,姜海舟回的第一句话是“嫂子怎么说?”,“她也来北京,她说支持我,让我试一次。”之后,L的行李就陆陆续续寄到北京。
L加入后设计了奇点的logo、主色调、vi以及奇点字体。
7、“团”徐茂栋:雇最好的医生给你的家人看病
2011年5月,窝窝团CEO徐茂栋宣布获得2亿美元投资后,开始时大规模并购和四处挖人,拉手、糯米、美团都是他的目标。这时候无论成功挖到哪一个对手的墙脚,都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并且打击对方的士气。
美团网外卖项目经理沈鹏回忆徐茂栋试图说服他跳槽的情景:“他约我去直隶会馆见面,一下午就我们俩谈,他的人都在楼下等着,不许上来。”徐茂栋除了强调绝对放权、许以期权,还向沈鹏描绘了一张上市变现、一夜暴富的美好前景。
当徐茂栋得知时任美团上海城市经理王洋的妈妈脚崴了时,便在王洋老家台州当地雇了四个最好的医生去给他妈妈看病。到2011年7月,徐茂栋在微博上高调宣布,原美团网上海大区总经理、城市经理以及全国销售冠军等100多名人员加入窝窝团。
8、“久邦数码”张向东:把公司周报月报都转发给目标对象
700BIKE创始人张向东还在做久邦数码的时候,一直想拉自己的朋友常映明来公司做运营。常映明很关心自己朋友,但是又不太愿意离开所在的公司。于是张向东把公司里从上到下的各个报告都转发给常映明,让后者提出意见和建议。张向东每周转周报,每月转月报。常映明看这些邮件看得心塞,恨不得卷起袖子亲自来解决公司的问题。
半年之后,常映明终于忍无可忍,加入了他们公司做COO。
猎云小结:
创业公司想要挖到人才,其实质就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瞄准点位,即找人,创业者应该有足够的意识从各个渠道联系到人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甚至是攻略。其次便是挖人的过程,这一阶段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恒心和耐心,要能依靠多样化的策略去说服不同类型的人才,明确目标对象的“刚需”。前两个方面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策略计划也尤为重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最后,不要放弃行业内的一切资源,说不定以前认识的老朋友和离职的员工同样能为你的公司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蓬勃的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