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十二五”以来,中国大气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了怎样的提升?从空中看,有更直观的对比。答案是:整体好转了。
6月1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机构策划出版。
遥感作为目前人类快速获取全球和大区域空间信息的唯一手段,具有全球化、快捷化、定量化、周期性等技术特点。该报告的主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顾行发称,该报告充分利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资源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等遥感数据,并结合了国际上多种遥感卫星数据资源。
报告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经济社会发展25项指标中的7项建立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的评价指标,围绕中国的土地利用、典型城市群区域大气状况、粮食生产形势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专题问题进行分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就大气部分,报告通过重构2010-2015年中国及重点区域大气浑浊度和PM2.5浓度,全面呈现了“十二五”以来大气浑浊度和PM2.5浓度的时空特点。澎湃新闻从该报告中选取了有关大气质量的部分图片来呈现“十二五”期间中国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
2010-2015年全国大气浑浊度逐年降低
2010-2015年全国大气浑浊度逐年变化趋势大气浑浊度(atmosphericturbidity)是指无云大气铅直气柱中气溶胶散射和吸收造成的消光程度。铅直气柱中气溶胶含量越大,大气浑浊度也越大。大气浑浊度的研究对太阳辐射传输、气候变化、大气环境保护等都有重要意义。
2010-2015年全国平均大气浑浊度在整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报告指出,2010年到2015年,全国平均大气浑浊度在整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2015年中国大气的重度浊度和中度浊度相对比例均比2010年低。
2010-2015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NO2浓度降低
二氧化氮(NO2)是一种重要的大气痕量气体,在大气化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此对流层NO2浓度的高低,是衡量人为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
报告显示,中国大气NO2柱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次是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和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值区。
2010-2015年整体上NO2柱浓度的高值区范围有所缩小,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均已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国大部分地区NO2浓度的降低,说明中国近年来大气污染控制政策的有效施行。
2010年中国NO2柱浓度2011年中国NO2柱浓度2012年中国NO2柱浓度2013年中国NO2柱浓度2014年中国NO2柱浓度2015年中国NO2柱浓度中国总体NO2季节变化显著
NO2柱浓度卫星遥感检测图(春 2015年4月)NO2柱浓度卫星遥感监测图(夏 2015年7月)NO2浓度卫星遥感检测图(秋 2015年10月)NO2柱浓度卫星遥感检测图(冬 2015年1月)报告显示,中国NO2浓度的季节变化更体现了人为排放的主导作用,冬季由于取暖等能源使用量加大,形成NO2的全年峰值,更增大了灰霾重污染的防控难度;NO2的季节特征同时受自然条件影响,春夏季湿度增大、扩散条件理想,使NO2含量减少。
2010-2015年京津冀地区PM2.5整体好转
报告显示,京津冀地区的PM2.5浓度空间分布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趋势。从时间趋势上,2010-2013年PM2.5浓度处于平稳状态,2014-2015两年的PM2.5浓度显著降低。
2010年京津冀年平均PM2.5分布2011年京津冀年平均PM2.5分布2012年京津冀年平均PM2.5分布2013年京津冀年平均PM2.5分布2014年京津冀年平均PM2.5分布2015年京津冀年平均PM2.5分布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监测及规律
“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地区5 年平均PM2.5浓度空间分布长三角PM2.5浓度长三角PM2.5浓度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北部PM2.5浓度高于南部。“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基本稳定,五年均值为59.35μg/m3。
(备注:上述图片均来自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