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对话“机械战甲”缔造者:未来人脑仍然胜过机器

游客 2017-06-12 19:32:25    201302 次浏览
对话“机械战甲”缔造者:未来人脑仍然胜过机器对话“机械战甲”缔造者

记者 侯迪憬

在今年上演的多轮人机大战中,人类颇以为傲的智力受到了无情挑战。实际上,除了对抗,机器智能在更多场景下正在造福于人类。

6月12日,脑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巴西世界杯“机械战甲”发明人、《脑机穿越》作者、杜克大学教授及神经工程中心主任米格尔?尼可莱利斯(Miguel A. Nicolelis)造访北京进行宣讲。

谈起尼可,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他的伟大杰作“机械战甲”,因为这套复杂庞大的装置让一位瘫痪病人得以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战场上踢出首球,跨出脑科学史上的重要一步。在这背后,是脑机接口与人机融合技术的重大发展。

对话“机械战甲”缔造者:未来人脑仍然胜过机器对话“机械战甲”缔造者

“机械战甲”类装置,即尼可的主要研究领域,指通过脑机接口技术与机械装置配合,让人类只需要通过“意念”(脑电波信号)即可支配机械装置以实现各类工作任务。

当天活动结束后,新浪记者与尼可教授对话,针对当下脑机接口研究热点与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新浪记者:在视频案例,我们看到两组实验:人类组和猴子组均能通过学习健全个体而实现正确的脑电控制。这背后的学习机制是什么?

尼可教授:在实验组中,我们连接两个个体的大脑,他们通过脑电波进行交流和学习。首先让健全个体通过脑电波下达命令给机械骨骼完成任务,通过反复的交流和训练,最后瘫痪和不健全个体习得这种脑电波信号,从而通过套在身上的机械骨骼完成指令。

新浪记者:除了作为医疗器械,这套脑机接口与机械装置还能应用到哪些生活或者工业化的场景?

尼可教授:它不仅可以帮助瘫痪患者,同样适用于健康个体工作。其最大优势在于让多个大脑协同工作,可以想象成团队游戏的场景。

具体应用案例,如在的多人聊天室,我们使用脑电波进行对话和交流;工业场景中,日本福岛电站地区的勘探和检测,因为高辐射环境人类不易靠近,可通过脑电控制机器人进入实地勘探。

新浪记者:从捕捉脑电波信号,到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向机械骨骼下达运动命令。在这一套运作系统或研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什么,挑战在哪?

尼可教授:前期的信号传输与转换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这套机制的核心部分在于形成一套封闭系统,即动作下达后,机械骨骼反馈给大脑相关动作信息,大脑识别和判断后,如何再进行动作和信号调整。

新浪记者:通过脑电波信号下达指令,相比按键、图像、语音等人机交互方式,脑电控制的不同之处和优势在哪里?

尼可教授:可控的速度、更精准的信息,是脑电传播与控制相比其他传统人机交互方式的最大差异和优势。1)可控的速度,人脑在想到某个命令时同时也意味着下达,相比通过语言和动作下达指令更加快速,并且这个速度是可调整的。2)更精准的信息,这主要体现在多人协作的场景中,使用脑电信号交流相比语言更加精准。

新浪记者:可以预见,未来两大技术领域将会不断被推进和挖掘,一是人脑本身潜能的不断挖掘和延展,第二种是机器智能在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方面的不断提升。您认为这两大领域的发展路径有什么不同?

尼可教授:首先,我坚信未来人脑的能力仍然胜过机器。未来,人脑将主导创造性工作,而机器智能在于执行和重复、精准。创造性工作机器不可能取代人类。就像机器学习一千首贝多芬的曲子,它最后只能谱出贝多芬的曲子;但人类能从中提取出规则和特点,创造出更多风格的乐曲,世界上才会有各种曲风的曲子。

结语

相比人工智能,脑机接口(BCI,Brain Computer Interference)技术还处于普及和实验阶段,其商业化前景并未受到重视。但今年,敢为人先的埃隆?马斯克创办了Neuralink,让越来越多的目光投注到像尼克这类学者在做的事。

在尼克教授为我们描绘的脑机接口世界中,我们看到,相比单维度探索机器智能的传统学术式思维,将大脑与机器结合式的脑机融合方向似乎孕育着更大商机。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