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曾在2013年的亚布力论坛上担忧的表示,让他睡不着觉的不是,而是环境污染。
今天,阿里云就推出一款“大脑”,专治环境问题。
6月10日,阿里巴巴在上海举办了今年的第四次云栖大会,前三次分别在深圳、南京和成都举办。阿里云可以说是非常勤奋的云计算企业了,平均每个月都会在云栖大会发布一些新的产品和合作。
这款“ET环境大脑”,是一款应对全球环境恶化的技术方案,简单来说就是管天、管水、管奶牛和三文鱼……
和你整天带手环把一个活的你转化成步数、热量、心跳、睡眠质量一样,这款环境大脑要是简化来说也没那么复杂。
环境大脑是依托算法和计算能力,对大量的环境参数进行交叉分析和计算,比如气温、风力、气压、湿度、降水、太阳辐射等,从而找出这些数字背后的关系,用来辅助政府和相关组织对生态环境的决策与监管。
比如雾霾,目前ET环境大脑支持对雾霾的智能预测,可以为雾霾形势判断和应对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
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学家闵万里在大会上说:
“环境大脑集成了全球各类自然环境信息,可构建出一个数字化的地球,能够分析全球植被绿化变迁、自然灾害监测、极端天气预警等。”
环境大脑目前已经在一些试点城市进行了试用,为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处理污染的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全程监控污染从产生到处理的路径。
环境大脑首先会根据垃圾处理原则对企业建立综合的评估模型,进行监测,在发现异常废物处理时及时申报。这样一来可以把恶性偷排扼杀在摇篮里,避免污染已经产生了再去执法。
随后,环境大脑要做的就是实时监控废弃物的转移过程,一旦发生路线偏移、危险驾驶,或是靠近居民区,系统都会进行预警。
也就是污染在产生的时候就会受到环境大脑的监控,并且监控会一直持续到污染被消灭。
根据阿里云给出的数据,在沿海多个省份的固废全程监管模拟推演中,政府使用ET环境大脑共预警131次,其中有效预警122次,有效率93%,管理企业2.5万家。
除了针对特定问题的处理,环境大脑还可以执行一些环境研究员的任务,对更广阔的生态环境做一些调研,比如整个南太平洋地区哪个水域三文鱼最好吃、或者呼伦贝尔奶牛的生长情况。
细数一下,这是阿里云继工业大脑、医疗大脑、城市大脑后的发布的第四个大脑,四个大脑都属于阿里云旗下人工智能产品“阿里云ET”。工业大脑致力于提升工业生产线良品率,医疗大脑致力成为医生助手,城市大脑则主要关注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大会开始时说,企业在智能化过程当中,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IT,在中国或者全球,很多企业已经实现。
第二阶段,企业从原来的物理的IT设施,到今天基础的IT设施可以虚拟化来提供服务,目前大部分的公司停留在第二个。
第三阶段,我们思考企业其实不仅仅需要虚拟化的计算资源,更需要的是如何把我们的业务架构互联网化,如何把IT系统业务架构整合,通过微服务的方法能够快速的创新、优化运营、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快协同。
第四阶段,除了帮助企业进行业务互联网架构以外,如何把阿里巴巴的算法能力,在人工智能服务的领域当中提供给企业。
这四个大脑便是阿里云在迈向第四个阶段的努力:把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体现了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布局思路,别整那些没用的,一切以实用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