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比特币免费交易时代结束 三大交易所恢复提现

游客 2017-06-09 13:54:44    200904 次浏览

原标题:比特币免费交易时代结束

  三大交易所恢复提现 停止杠杆配资改收交易费

  受利好刺激比特币突破两万元 中国交易量下滑至全球第三

■IT时报记者 吴雨欣

比特币又成了香饽饽,前几个月,市场价格还在 6000~8000 元人民币之间波动的比特币,从6月1日起,连续几天上涨,6月6日,比特币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突破20000元。

比特币的上涨源于三家国内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恢复提现的消息,而在此之前,央行曾约谈并且进驻检查了国内多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投资者的比特币已经在账户冻结了四个月。

“比特币市场的投机行为是该好好抑制一下,监管加强后,国内比特币市场已趋于理性,”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比特币交易量一度甚至拥有全球 80% 以上的市场份额,如今已滑落第三名,日韩市场成为新秀,截至6月5日,中国的比特币成交量仅占全球16.8%。

 反洗钱系统升级

5月31日起,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OKCoin币行和比特币中国先后发布公告,恢复比特币提现服务,但对数量依然有限制,OKCoin在试运行阶段,每日可提最多20个比特币、200个莱特币,火币网则单笔限额每天50个。

比特币从 2009 年诞生便备受瞩目,它源自一套特殊的计算算法,系统中比特币的总量是固定的 2100 万个,每个币由计算机依靠算力从系统中 “挖取”,任何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都可以进行点对点比特币转账,资金流动只依赖于网络,不需要通过第三方机构如银行等。去中心化、匿名性、难追溯的特质让比特币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洗钱通道。

林军(化名)是位场外交易商。“通信诈骗团伙会利用比特币洗钱,我们卖币时吃过亏,几百万的账户被冻结。” 林军告诉《IT时报》记者,当买家向林军联系购买比特币时,其实已经利用通信或网络欺诈了受害人,并让受害人支付款项给林军,林军收到款后,把比特币转给买家。当受害人意识到受骗报警,警察根据转账记录只能找到林军,买家却再难找到。

在这个案例中,林军和被骗的人都是受害者。

利用比特币洗钱的方式五花八门,通信诈骗仅是手段之一。今年1月份,在央行进驻检查多家交易平台后,火币网和OKCoin币行一起宣布,所有比特币的提取都将无限期暂停,理由是“防止和打击比特币洗钱、兑换外币、金字塔骗局及其他非法行为。”

“所有交易用户必须进行实名认证,提币用户进行视频认证,未经实名认证的存量用户不能进行任何操作。”火币网工作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在平台进行反洗钱系统升级后,除健全用户身份重新识别机制外,平台会收集并监测异常交易、可疑交易,要求用户提供补充材料,永久存档可查,并建立了专门的反洗钱审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OKCoin币行则除视频认证外,还将用户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与公民信息库进行比对验证,对于可疑用户进行筛选甄别,要求可疑用户提供住址证明、资金来源证明、资产证明等。

 杠杆配资被取消

对于比特币投资者而言,增加实名认证、视频认证并不是什么难事儿,难的是交易所纷纷停止杠杆配资。在央行今年1月约谈、现场检查后,比特币中国被指存在超范围经营、违规开展配资业务等问题,火币网、OKCoin币行也被指违规开展融资融币业务,导致市场异常波动,并未按规定建立相关反洗钱内控制度。

以前,配资几乎是比特币交易所共同存在的业务,杠杆倍数多在3~5倍之间,平台收取0.1~0.5%的费用,个别平台的杠杆倍数是20倍,甚至更高。当比特币跌幅过大时,一旦损失超过本金,炒币者很容易爆仓。此外,因提供杠杆融资、免交易手续费、提供 7×24 小时服务等原因,中国的比特币交易量长期遥遥领先于国际,如果交易所本身不公开透明,投资者的权益很难保障。

“用过5倍,也用过20倍的,20倍的时候,稍微大点的波动就爆仓了。现在没有杠杆了,也不用提心吊胆盯盘了,轻松了很多。”一位比特币投资者告诉《IT时报》记者。

火币网回应《IT时报》记者,目前已进行了手续费率调整,停止杠杆服务,抑制投机。据了解,比特币中国、OKCoin币行均已停止相关杠杆业务,三大平台按成交金额的0.2%开征交易服务费,国内比特币交易免费时代也宣布结束,

日韩:杠杆融资50倍起步

“虽然交易所恢复提币的消息刺激了中国的比特币市场,但风头正劲的是日本和韩国。”比特币投资管理专家孙泽宇告诉《IT时报》记者,日本移动支付不发达,今年4月份承认比特币的法定货币地位后,日本的商铺和电商开始推广民众接受比特币支付,散户们涌入虚拟货币市场。而韩国时局不稳定,民众担心韩币贬值,黄金又带不出去,一些退休老人资金充裕,开始投资比特币。林军也告诉记者,圈里有些投资者,开始和日韩当地的朋友合作炒币。和国内禁止杠杆融资的情况不同,日本的散户们在采取50-100倍杠杆投资比特币。

日本散户对比特币的狂热源于政府的相关政策,去年5月,日本的立法机构通过了一项法案,该法案旨在让日本金融监管机构(FSA)对比特币和虚拟货币交易所进行监管,而日本国内最大的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MUFG)计划将信用卡单位转变为数字货币管理平台。

OKCoin币行分析师认为,这些措施都在推高比特币在日本的流通地位,也可能是造成比特币追高的因素之一。在日本比特币投资热驱动下,不少韩国投资者也纷纷押注比特币,目前日本和韩国两个市场占全球比特币交易市场份额的48.6%。

截至2017年3月底,日本国内支持比特币结算的店铺约有4500家。“比特币做货币最大的问题是币值不稳定,当地人使用它来支付,其中的差价、风险由自己承担,前提是交易双方认可。”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应展宇告诉《IT时报》记者。

火币网向《IT时报》记者提供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以日元计价的比特币成交量第一,占比30.8%;其次是美元,占比30.6%;人民币位居第三,占比16.8%。另据CryptoCompare网站数据显示,日本和韩国市场的比特币价格比全球平均价格高出300多美元。

 亟待“沙盒式”监管

国内投资者重新看好比特币,一是源于交易所重新提现,二是有消息称央行正在研拟针对性的管理办法,预计本月出台。管理办法主要有两大方向,第一是关于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管理;第二是关于比特币平台反洗钱规范。如果央行果真在近期出台新规,将意味着央行对比特币市场的监管将大幅提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管理办法很可能延迟公布。

“首先明确比特币是不是数字货币,其次是风险自担。为了配合金融科技的发展,央行也在研究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与人民币不同,人民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保护法》,官方认可,有防伪标志,在技术上能通过银行的金融系统。如何保障数字货币的安全,让民众接受某个符号做货币依然是个问题,不管这个符号是叫比特币或XX币。” 应展宇告诉《IT时报》记者。

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已对比特币表态,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了比特币的性质,认为比特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

虽然比特币成为支付手段的路被堵死,但业内人士依然在讨论它能否作为数字货币及之后的监管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央行科技司副司长、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提出,比特币被定义为“准数字货币”更加准确。其名义上为“币”,实质为非货币数字资产。而对于监管模式来说,姚前认为可采取观察为主的“沙盒式监管”模式展开。所谓沙盒式是提供一个“缩小版”的真实市场和“宽松版”的监管环境,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对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有序运营。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