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家庭医生来了,解读“全民签约”背后的中国逻辑

游客 2017-04-26 09:57:15    201082 次浏览

今年3月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纳入了“家庭签约服务”。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表示,作为深化医改10项重点任务之一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扩大到全国85%以上地市,2017年全国范围内的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率要从目前的38.8%提高到60%,2020年扩大至全人群。各地将优先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入手,做细、做实签约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达到签约一个、服务好一个。

家庭医生能干啥

根据构想,家庭医生是病人就诊的第一道大门,基本能解决病人90%的问题。

家庭医生一般都是全科医生,有自己的执照,自己开设私人门诊,为患者进行一般检查。家庭医生还有一个主要责任是根据病人病情开出诊疗建议,建议病人到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将在就医、转诊、用药、技术支持等方面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和差异化政策。

比如,在就诊方面,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条件,加强设备配置。

在转诊方面,赋予家庭医生团队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

在用药方面,适当放宽基层用药目录,对签约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将有开具长处方权利,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的频次。

在技术支持方面,大力发展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

因地制宜 各有特色

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经有26个省区市印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方案。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提出“1 1 1”的签约政策设计,居民在选择基层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一家二级医院,就是区级医院,再选择一家市级的三级医院组合签约,提供给老百姓去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福建省厦门市创设了“三师共管”的模式,“三师”即大医院的专科医师负责诊断,家庭医生负责跟踪治疗,健康管理师进行健康教育,“三师共管”共同提升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为例,大丰区针对老年人、儿童、慢病患者等不同人群,遴选了针对性强、认可度高、实施效果好的“个性化服务包”。这些服务包提供给群众,由群众自行选择,满足群众的多样化健康需求。

浙江省杭州市出台政策,签约居民在社区首诊时,门诊医保的起付标准下调了300元,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到上级医院产生的治疗费用,按基层报销比例报销。

王贺胜表示,国务院医改办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广这些典型经验,加大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力度。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放眼国外,不管在市场化国家还是在福利性国家,家庭医生签约制度都是一项基本国策。

以市场化的美国为例,市场机制促使居民不得不选择“私人医生”。美国每年有12亿人次的就诊量,其中81%发生在家庭医生的诊所。

目前,美国约有医生96.7万人,医疗机构784626家。其中,大约63万医生(占比65%)是诊所执业医生,只有11万医生(占比11.8%)是医院雇员。诊所执业医生中,41%提供初级医疗服务。

在英国,家庭医生又叫做全科医生,承担着社会卫生服务内容包括初级医疗保健、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免疫宫颈检查和麻醉等。家庭医生向其注册的病人提供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全方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保健、传染病的预防检测、病人转诊等项目。

印度一直在努力实现卫生保健的全覆盖,但通常只有中产以上的人群才会选择家庭医生;而欧洲的全科家庭医生相当普遍,提供的服务也比较周到。

在德国,几乎每位病人都有对应的家庭医生。有家庭医生的好处是全科医生对病人了解全面,方便后续治疗。家庭医生以及所有诊所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也可以随时更换。

消费需要升级 信任不能缺失

“中国的家庭医生制度一定会成功,家庭医生服务势在必行。”米喜创始人吴政阳对家庭医生的未来抱有非常明确的观点。吴政阳认为,目前家庭医生市场的关键问题有三个方面,就医习惯路径的更改、居民感受上的“消费降级”、以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任缺乏。

由此看来,家庭医生既要签约数也要满意度。有专家表示,提升满意度有三个步骤:首先要提高家庭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其次,应该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最后,要优化互联网 家庭医生的配置。

吴政阳认为,只有家庭医生制度,才能真正促进目前我国的医疗改革。

恰当措施降低被起诉风险

医生因医疗纠纷而被起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家庭医生。美国有数据显示,家庭医生一生中被起诉的风险高达75%。尽管索赔和赔付的频率在过去十年间呈下降趋势,但不管是通过司法判决还是协商和解,家庭医生须做出赔付的风险仍有1/5。

有专家表示,只要采取恰当的措施,不仅能降低法律诉讼的风险,哪怕是被起诉,也能提高获得有利结果的几率。

在避免医疗不当诉讼方面,有几点建议:

(1)记录一切:如果没有详实的记录,仅仅依靠回忆,医生很可能会败诉。

(2)对病人坦诚透明: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是为了让病人参与到医疗决策的过程中,这就要求医生可以和患者充分沟通,并对病历及所有相关信息做到公开透明。

(3)医生要有同理心:很多情况下,医生因为害怕遭到起诉或不被理解,不敢向病人表达同情,也不愿同病人及家属坦白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过错,这样做往往又会让病人和家属失望,进而招致法律诉讼。

(4)提防电子病历带来的风险:电子病历的广泛应用,给家庭医生又增添了一大潜在医疗纠纷风险。医生在使用电子病历时,太过依赖计算机的辅助功能,频繁使用快捷操作,比如从模板里复制粘贴,自动填充表格等。对于那些疏忽引起的错误,比如缺失药物过敏反应或者服药剂量错误等,应多记下清晰可见的注脚,提醒其他查看病历的医生。

(5)维护良好医患关系

医生必须保持客观性,纵使病人或家属情绪很激动。和病人家属平静谈论问题,尤其是可能影响治疗结果的问题非常重要,如未能遵从医疗方案等。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