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蛟龙”号进行南海今年第一潜

游客 2017-04-26 07:53:19    200775 次浏览

“蛟龙”号进行南海今年第一潜
4月25日,科考队员用箱式取样器提取海底沉积物样品。新华社发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科学家们25日上午抵达南海作业区,正式开展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科学考察,“蛟龙”号将于今天展开今年南海第一潜。

本航段任务繁重

“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是4月24日下午2时从三亚锚地向作业区进发的。科学家们抵达作业区后即刻展开常规调查:用温盐深仪(CTD)进行海水温度、盐度等调查;安装箱式取样器,准备提取海底沉积物样品;进行其他一些常规调查设备的安装和测试。

本航段现场指挥部与所有潜航员对本航段潜次及下潜人员进行了具体安排。26日,天气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蛟龙”号将进行今年南海第一潜。

本航段主要科学目标,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潜优势,在南海北部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址,获取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工程所需海底地质、深海环境参数。同时,“蛟龙”号将在南海海山链区和陆坡区进行载人深潜,以海洋地质学调查为主,兼顾海洋生物学调查。

本航段科考原定4月9日至5月7日进行,现调整为5月13日结束本航段,因此“蛟龙”号下潜及相关作业也作出相应调整。

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总指挥邬长斌说,我们根据本航段执行时间调整情况制定了南海调查任务调整方案,对第二航段“蛟龙”号载人深潜的潜次和常规调查任务作出调整。

“目前的作业时间与原先计划有所压缩,本航次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将以保证安全为第一要务,认真准备、精细操作,合理安排时间,确保任务顺利开展。”邬长斌说。

自今年2月6日开始的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共分三个航段:第一航段在西北印度洋进行科学调查,第二航段在南海开展采矿试验区选址及科学调查,第三航段在雅浦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展开科学调查。

主驾驶由第二代潜航员担任

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科学调查将在南海调查区展开。第二代潜航员将担任本航段所有下潜任务的主驾驶,第二代潜水器作业指挥员将由实习岗转为正式岗。

“本航段潜航员和技术保障队伍将主打‘新人’牌,推进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总指挥邬长斌说。

据介绍,通过第一航段“蛟龙”号主驾实操培训,我国第二批6名载人潜水器实习潜航员均经受住海底复杂环境考验,圆满完成调查作业任务,具备了独立驾驶潜水器开展水下作业的能力。第二航段,面对新的作业环境和调查任务,实习潜航员将继续开展新一轮独立主驾操作,进一步提高水下作业技能。

与此同时,本航段实习潜水器副总指挥和实习水面支持系统副总指挥将转为正式岗,全面承担潜水器水下作业的全部指挥任务和潜水器布放回收工作,为“蛟龙”号今后的业务化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搭载着“蛟龙”号及科考队员的“向阳红09”船4月5日停靠三亚凤凰岛码头,宣告在西北印度洋进行的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科考圆满完成。第一航段期间,第二批6名实习潜航员首轮独立主驾驶“蛟龙”号深海作业全部完成,实习潜水器副总指挥和实习水面支持系统副总指挥首次独立完成了潜水器布放回收和水下作业的全部指挥任务。

南海航段集中攻关两大科学目标

本航段肩负双重科学目标,即在南海北部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划,同时获取相关数据和样品为一些前沿科学问题提供坚实支撑。

据第二航段总指挥邬长斌介绍,本航段“蛟龙”号将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采集系统海试区的选划任务,获取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工程所需海底地质、深海环境参数等。同时,开展选划区域的相关环境基础数据收集,为构建海洋采矿环境评价体系提供支撑,并为我国今后参与国际海底采矿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等奠定基础。

“蛟龙”号还将获取南海北缘洋-陆转换带以及遗迹扩张中心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岩石、生物等样品,为深入研究这一区域微生物、大型生物等的群落组成、分布规律,以及南海初始岩石圈裂解过程、海底扩张及扩张后地质过程的深部机制等前沿科学问题提供坚实支撑。

“向阳红09”船4月5日停靠三亚凤凰岛码头,宣告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西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任务圆满完成。

“蛟龙”号能否搜寻南海沉宝?

水下考古,正在让越来越多的沉船浮出水面,让一段段沉睡海底的隐秘历史重新醒来。载人潜水器、机器人及相关图像系统,正在让水下考古不断向深海领域拓展。

瓷器是海底沉船的“常客”,海上丝路重地、沉船无数的南海,曾被一些人称为“海底瓷都”。那么,身怀深潜绝技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能否参与搜索或打捞南海沉宝?

南海海底地形复杂,最深处超过5000米。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海试时抵达过水下7062米,也就是说,南海的任何地方,理论上“蛟龙”号都有能力下潜抵达。

深海世界一片黑暗,但“蛟龙”号功夫了得:配有很强的照明系统和先进的摄像、拍照仪器,有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功能和悬停定位功能,便于目标搜索和定位,可在海底自由前后航行;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可将水下的语音、图像、文字等信息实时传输到母船上;装备的电池容量强大,可保证水下作业时间,使作业人员从容地进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和进行相关作业。

“蛟龙”号最初的海试即在我国南海进行,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的首个航次第一航段也是在南海——在有连续陡坡和沟壑的冷泉区和有陡峭崖壁的海山区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并进行深海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科学调查。

“当时,在南海完成了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10次下潜。其中,得益于潜水器定深和定向航行的先进功能,第10次下潜在海底航行了6.6公里。”“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当时担任“蛟龙”号主驾驶的叶聪告诉记者,“蛟龙”号有着良好海山地形的驾驶技能,在南海的第10次下潜从山底一直爬到了300多米高的山顶。

如今,当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蛟龙”号再次回到南海水域时,它已经载着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太平洋、印度洋等深海大洋的海山、洋脊、盆地等复杂海底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

身怀深潜绝技的“蛟龙”号,能否参与搜索或打捞南海沉宝?

“‘蛟龙’号自身有这个能力,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在深海定点和精确作业。目前,‘蛟龙’号正在进行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第二航段在南海调查区开展1000米级采矿试验区的选址和深海科学调查任务。”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总指挥邬长斌说,“蛟龙”号在业务化应用阶段,将主要用于深海科研和海底资源勘查,提高人类认识深海和利用海底资源及保护环境的水平。

据了解,“蛟龙”号正在进行的大洋38航次科考,是其自2013年以来进行试验性应用的最后一个航次。此航次结束后,“蛟龙”号将进行改造升级,并迎接预计在2019年建成的新母船,开展业务化应用新阶段。

姜波说,近年来,水下考古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海底酣睡的一些沉船陆续被发掘,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幅海上贸易的珍贵历史画面。水下考古离不开高科技装备的支持,借助于高新科技手段,未来水下考古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南海的深水海域,一些沉船仍然沉睡在海底。深水区的沉船搜索和考古发掘,为载人潜水器和机器人等科技设备提供了用武之地。

叶聪表示,“蛟龙”号设计的功能,就可用于海底救捞,因此它不仅可用来开展科学研究,也可以配合水下考古。当然,如果用于水下考古和打捞的话,需配置一些专用工具。随着更多的载人潜水器面世,随着深海考古事业的发展,利用载人潜水器进行水下考古,将是题中应有之义。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