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京东金融区力:“普惠”不是一句口号

游客 2017-04-26 00:01:11    201081 次浏览
京东金融区力:“普惠”不是一句口号金融消费者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区力

新浪科技讯 4月25日晚间消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的“消费金融: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当前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估计接近 6 万亿元,如果按照 20%的增速预测,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到 2020年可超过12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涌现,释放了消费潜力、促进了产业升级,但一个良性、可持续性的风险防控业态,才是消费金融成功持续运营的根本。

实际上,消费金融与普惠金融有天然的联系,京东金融消费者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区力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消费领域的金融供给,也能够解决金融的普惠难题,但是,普惠不是一句口号,普惠金融实际上是社会责任驱动的,是良性和道德驱动的,说到底,金融产品的定价是不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是披着’普惠’的皮,做着不合理的、高定价的消费金融生意。”

消费金融要回归普惠的本质

对于消费金融而言,数据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风控和获客效率,在过去的20年间,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倾向于做企业金融、为大企业投放贷款,而3年前,消费金融逐渐火了起来,这背后不仅是因为政策红利,更是因为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让金融服务变得越来越互联网化。

《报告》认为,在消费金融领域,技术驱动将贯穿从资产获取到资金对接,乃至用户体验的全过程。同时,数据驱动下的风险定价是消费金融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凭借线上购物平台坐拥海量消费者的购物信息,京东金融通过持续增强数据获取能力,打造数据技术能力,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发数据模型产品。可以分析出每个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及消费偏好,通过挖掘、分析这些大数据,建立相对完善的征信系统,从而推出更加个性化的消费金融产品,并且对风险水平进行差异化的管控。

区力指出,“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解决普惠关键就在于解决可负担成本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成本和效率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做消费金融思考的最多的问题。在现实的商业模式中,成本结构的不同会让商业模式产生很多的变化,固定成本高而变动成本低的商业模式,是相对没有边际的,可以快速复制,这就表明,如果固定成本可控,变动成本低,一定是适合普惠金融的商业模式。”

“通过数据去驱动风险定价能力,如果只是一味地提高定价、盲目做大用户规模,这不是能力,真正的能力体现在把定价控制在合理的水平,甚至想办法降低定价,用高效率的风控逐步拓展用户。”区力说。

实践Fintech:风控与定价能力是核心

事实上,普惠金融实践的背后归根结底是对风险的把控能力。《报告》指出,相比于传统消费金融风控模式,互联网金融消费风控系统以大数据风控是为基础,融入“数据 风控模型 算法”的思想,真正有效地将风控系统量化衡量。基于大数据风控,可将传统消费金融前端销售依靠大量地人工推荐、后台依赖人工作业的重人力模式,升级为依赖系统和数据自动决策的在线实时自动信贷工厂模式。

相比用抵押物、收入流水证明等粗放式的传统风控方式,通过基于大数据线上信贷审批系统将进一步提高信贷业务审批效率,充分体现信贷业务电子审批高效性,信贷调查、分析评价、审批决策和放款审查人员均通过系统调阅信贷业务影像资料和电子信息,纸质审批资料不再做审批环节中流转,同时实现”三集中“,即集中审批、集中审查放款与集中档案管理。最终实现信贷业务的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各方面提高风控系统的有效性。

“2016年,Fintech成为了一个热词,但Fintech绝不是一个概念,它不一定仅仅代表互联网金融机构,而是,要让Fintech和传统金融机构建立密切的关系,通过数据和技术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实现“ 互联网”,把互联网当做技术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因此,本质上Fintech是帮助做好金融业务的手段,风控和定价能力依然是核心。”区力说。

从整个行业和国内市场来看,普惠金融不光局限于互联网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也是金融科技的深度参与者。实践也证明,新技术的运用最终能够帮助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推动金融服务的普惠,尤其是让消费金融变得规模化,成本更低。(徐利)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