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航天局近日发布消息称,4月19日,一颗直径约650米的近地小行星将以近180万公里的距离“擦”过地球,这两天晚上人们借助小型光学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这个“天外来客”。
据报道,这颗小天体编号2014-JO25,直径大约650米,在19日它将运行到距离地球大约180万公里的位置上,这仅仅相当于地月距离的5倍左右。它会从地球附近掠过,朝太阳飞去,随后绕过太阳,再次接近地球,并逐渐远去,一直运行到木星轨道外侧,然后再来一次飞往内太阳系空间的轮回,这是13年来此等大小或更大的小行星最接近地球的一次。
美国航天局表示,尽管这颗小行星不可能撞上地球,但这已经是“很近的距离”,下一次出现类似的事件要等到2027年。
2014JO25于2014年被人类首次观测到,随后被列入“潜在威胁小行星”名单中。这意味着,一旦它和地球发生撞击,是可能“对人类居住地造成史无前例的区域性破坏”的。截至2017年3月,人类已观测到1786颗PHA。这一数字近几年增长很快,在2008年10月初,NASA的PHA名单上还只有982颗。
衡量近地天体撞击地球危险的指标有都灵指数和巴勒莫危险指数。以较简单的都灵指数为例,其使用0到10这10个整数数字代表危险程度,“0”代表其撞击地球的机会微乎其微可以视作为零,又或是在撞击地球前会在大气层摩擦燃烧殆尽;而“10”则代表该物体撞击地球的机会十分大,并足以造成全球性大灾难。
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叶泉志表示:“直径超过1000米的小行星一旦撞击地球,会造成全球范围的毁灭性灾难。但是100米级别的小行星也可以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打击,而我们目前对百米级小行星的了解还不到10%。”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遭流星袭击,致千余人受伤,而这颗流星的直径只有15到17米。
值得注意的是,当一颗小行星接近行星或卫星时,它将受到引力影响,从而可能变更轨道,从先前不具威胁的小行星变为潜在威胁小行星,甚至原本不会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经过几次轨道轮回之后,最终与地球发生碰撞,不过好在这个周期都比较长,希望能够给人类足够时间想出应对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