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张译与“知乎老张”从来没想过成为“爆款”
在这个社交网络遍地的时代,表达变得无足轻重。2016年9月22日“闲的无聊”的一次冲动,让演员张译意外收获了一个新的身份。自此之后,那位“戏比人红”的演员张译,成为了网友心中的“知乎老张”。回答17个问题,获得网友186170个点赞,拥有超过34万的关注者,拿到比知乎创始人周源还靠前的000号工卡……张译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他还要继续在知乎上回答“一坨”问题,却不敢奢望成为知乎时代的“领军人物”。
“哎呀,真的是张译啊” 偶然成就“知乎”男神
张译和知乎的结缘源自一次偶然。“那天我收工了,在风里,大理的景色很美,我的朋友奶猪(袁蕾,现任《南方周末》文化部总监)给我发了个微信:为什么不去知乎看一看,回答一坨问题。然后我就跑到知乎看了一下,回答了一坨问题。”
2016年9月22日,张译回答了在知乎上的第一个问题“作为演员,演电影和电视剧有什么不同?”如今,这个问题已经收获了2.7万个“赞同”、3732条评论。一向淡定的知乎网友也沸腾了,除了讨论问题本身,更多的粉丝前来围观,“哎呀,真的是张译啊。”
谈到被粉丝“活捉”的过程,一直字正腔圆、不紧不慢地回答记者提问的张译声调突然提高了:“我并不知道可以匿名啊!”
今天的张译已经深谙知乎上的各种规则,他的签名档是“猫和观众的侍者”,两三天就会上一次知乎。每次回答问题,每篇短则一小时,长则写了两三个月还没写完。“表演流派的问题还在写,越研究越发现自己真的是学识浅薄。”作为资深猫奴,他还在盘算着修正“猫为什么只吃猫粮”的回答。
他对知乎新推出的各种功能轻车熟路。“如果我回答值乎,值乎就是能给钱,我会天天看我能挣多少。虽然钱不多,有的时候你可能一天只收获几块钱,但是特别开心,有的时候比拍戏挣到的钱还要开心。”
谈到自己的写作水平,张译表示“我写字的资历其实要比我演戏久的多,我小学二年级就拿过全国的《看图说话》二等奖。”张译表示自己最擅长写的是行政公文,因为自己过去在部队大概写了10年的报告。此外就会让人觉得好玩的一些东西,这是他在部队的后半程改行做编剧养成的一个习惯,可以用一些轻松的东西来和大家交流。
为什么要来知乎? 因为好多人说演员没文化
张译表示,自己来知乎的初心,是希望能和这个“高精尖”的社区网友交流表演这个行业。“有人问,你为什么要来知乎,因为好多人说演员没有文化。但是确实有很多人把演员和明星这个职业做了混淆,所以把好多屎盆子都扣到了我们头上,我特别希望通过一个合适的平台告诉大家演员是怎样的学科,虽然我自己学艺不精。”他迫切地想告诉网友,演员和明星的定义是不同的,表演行业和娱乐行业也不能完全画等号。
什么样的问题会被张译“翻牌子”?哪些问题回答起来特别“爽”?张译表示,他选择问题会从三个方面考虑,一个是比较严肃的正统的行业问题,比如说拍摄影视剧当中的枪到底是什么样的枪。第二类问题是能够让他用一个好玩、有趣的方式和大家进行行业内外的沟通。第三类问题则完全是他的个人兴趣,比方说“猫尿尿为什么会留个坑”,或者是其他一些问题等等。
对于“演员拍吻戏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个问题,张译用“没人邀请回答本题,但是再不回答就老了”作为开头,收获了49906个赞同,成为张译回答的17个问题中赞同数最高的一个。可令他感觉最“爽”的还是有关室内防雾霾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到大家,能让大家认识到室内防止雾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作为公众人物的他懂得如何回答既不说假话,又能注意尺度、照顾公众的情绪。他买了好几种仪器去车站、机场等室内公共场所检测雾霾(检测完发现数据很接近,就把贵的仪器退了),精心地遣词造句写文章,耗费了许多精力,写出了一篇节奏很好的文章。
会成为博客时代的徐静蕾、时代的姚晨吗? “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张译坦诚,知乎上关注他的有不少是“演员张译”的粉丝,但也有的是因为看到他的回答,认同他的想法而关注的“知友”。“一群认真有趣的人因为对于知识的渴望、对趣味的渴望聚集到一起分享和交流,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情。”因此,他愿意把那些从个人的生活沉淀里挖掘出的知识和见解进行分享。
如今的“知乎男神”甚至有过令人意想不到的不自信。他担心老知友审视、批判、考察的眼光,他也会担心自己演艺人员的身份会导致知乎的风格风气有所转变,担心贴着“高精尖”标签的知乎网友排斥表演行业的人。“我希望用我真诚的文字来让这些人放心,至少我的介入只会给知乎带来新鲜的血液和风格,我绝对不会破坏它的老规矩。我喜欢知乎我才来,我不会把这个地方纳为己有,挥霍它,攫取它的资源,让它成为我的殖民地。”
意外走红知乎,让张译和其他演员相比离互联网更近了一步,他的手机里有500多个APP,在知乎答题的感觉就像“一个网游当中的少年”。知乎创始人周源对张译的评价是“猫奴里面演技最好的,演员里面最懂猫的。”但他也认为不能因为张译是演员而降低对他文章的标准。
不同的时代会造就不同的“领军人物”,拥有更多资源、自带粉丝效应的明星则更容易享受时代的红利,站上高峰。在知乎答题的张译,会成为博客时代的徐静蕾、微博时代的姚晨、微信时代的咪蒙一样的“爆款”吗?
“我来知乎的目的不是为了变成一个时代的领军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直到我今天回答第17个问题,甚至我开设了值乎,都没有任何目的。我比起很多老知乎资历差的太多,有的人回答了成百上千道,我较他们真的差太远。”张译说。
最会讲故事的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自称写字比表演道行深的演员张译、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狐狸先生、专业乐评人邓柯……在拥有7000万用户的知乎上,15位荣获知乎盐club荣誉会员称号的知友脱颖而出,成为艺术、天文、音乐、医疗、心理学、美食行业的佼佼者。在知识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才能成为像这些知乎大神一样的存在?他们的成功能复制吗?那些鼓舞人心的平台红利,现在还能轻松获得吗?
“如果你写的足够牛的话也可以进来,但是开始时的那个窗口期会稍微容易一点。”邓柯表示,他是在知乎还没有大火之前就已经成为平台上相对优质的答题者,等到知乎全面开放,便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平台的推荐。“我其实享受了很多知乎的推荐,如果真正论内容血拼或者内容多有意思,我可能在后来的阶段并不是特别突出的。”
邓柯认为,对内容创业者而言,实力和时机同样重要。先行者享受到了平台的红利,如果把握好规则,抓住窗口期,能够更快速地看到回报。但任何平台又都拥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躺在过去的成就上,有一天也会被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遗忘。“这种情况在微博上更加明显。微博上有很多粉丝三四十万、四五十万的号,现在都没有人气了,他们就是在微博最早期的时候就在微博上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难度会越来越低。除了知乎,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分答、36氪、喜马拉雅近日都开通付费频道。但可以看出,享受第一波流量红利的,往往都是“术业有专攻”的专业人士。在互联网这个更加开放的平台上,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积累加上个人化的标签,迅速脱颖而出。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也表示,“不管是什么内容的老师来,我们为他一年创造收益的底线不能低于100万。如果低于100万,他是不可能专心干这一件事情的,他的手艺就不能提高,就不能用心服务用户,最后这个商业闭环是要垮的。”
金字塔原则永远存在,但好在,市场足够宽广,资本和巨头们仍然在不断投入,空气中依然飘着钱的味道。如果你也想成为知识达人,不妨认真思考下自己的特长,尝试分享你的专业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能一直坚持下去。
国博讲解员河森堡:“我不介意被称为网红”
“我不介意被称为网红,但是我现在不是网红。我现在微博上粉丝才40万,你看别人粉丝2000万人次,那才是网红。”在日常工作中,河森堡是穿着制服、不能高声喧哗的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袁硕;但在网络上,他却是拥有众多粉丝的知乎大神河森堡。他在国家博物馆的讲解被一位知乎的工作人员听到,觉得很震撼,于是就萌生了把展厅里的事拿到网上说的想法。
《风中的王朝:青铜、甲骨、活人祭》、《从北京郊区的食人魔说起》、《我在国家博物馆的这五年》三场知乎live下来,河森堡的演讲风格获得了网友的认可,积累了大量粉丝,成为知乎上有名的“大神”级人物。
能把严肃的历史文化讲的有意思,河森堡认真地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主要靠天赋”。“我觉得我好像确实天生擅长干这个,我们家的环境就是这样,我老婆最开始嫁到我们家都不适应,我们全家都喜欢开玩笑,我爸我妈说话的时候,能抖一包袱就抖一包袱,能开玩笑就开玩笑,我奶奶我姑姑也都是,从小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确实是受影响的。”
但传播知识仅靠卖萌是远远不够的。河森堡表示,自己在博物馆一线工作这么多年总结出的一个经验就是,如果想让人记住你传播的这个知识,就一定要让这个知识有情绪,如果只是冰冷客观的东西,别人是记不住的。他写的文章有特搞笑的,也有特别恐怖的,也有那种特别激昂的、大家看了以后就恨不得眼睛喷火的,也有那种特别悲伤,看完以后留言说哭了的。无论是喜怒哀乐,只要是情绪就可以让人记住。为了让自己的演讲更有趣,河森堡总结就两个字:扫和挖。必须得扫荡大量的素材,大量的纪录片,然后挖掘。为了《食人魔》的演讲,他准备了一个月,演讲过后,周口店古人类艺术博物馆的客流量都大增了。
走红网络对河森堡来说,也让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了变化。他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一开始玩知乎,想的是能出点小名儿。“我在博物馆干了5年,领导都不知道我是谁,现在领导知道我了,存在感比别人强多了。”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歌手》乐评人邓柯:“知识本来就应该是钱”
最低花费29.9元,去听乐评人邓柯在知乎live上独家点评即将播出的《歌手》总决赛。距离活动开始还有一周,已有37人付费、163个人感兴趣。举办几场“能挣点小钱”的知乎live,写写电视节目的乐评和约稿,几乎成为邓柯目前生活的写照。
邓柯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因为热爱音乐,毕业后又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进入电视台做录音师,成为一名技术人员。他原本以为,自己跟音乐的缘分可能就到这儿了。2014年1月4日,《我是歌手》第二季的第一期,他写的乐评一炮而红,成为知乎音乐领域的意见领袖。“我看到其他人评论音乐真人秀节目都没提过音高的问题,这是件特别荒谬的事情。所以我就把每一首歌的音域列出来,我觉得这是一种视角和观念的转变。”
邓柯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自己很早就在知乎上开了专栏,但是也不知道要写什么。后来看到手机测评、汽车测评那种文章很火,就萌生了写乐评的想法。除了热门音乐真人秀节目,他还热衷讨论各种跟音乐相关的话题,并且找到了“写作套路”。在他的热门回答“如何评价《月亮之上》和《let it go》的音乐水准”这个问题时,他把两首歌的旋律线一画,节拍点一对,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其实就是把听觉上、旋律上的东西转化成视觉信息。如果比较呆板,缺少变化,听起来就会觉得有点low。”
玩知乎的这些年,邓柯能明显感受到观众口味的变化。最开始大家关注的是明星、歌手本身的表现,慢慢的也会有音乐爱好者去讨论音乐本身的话题和音乐呈现的细节。“原来粉丝都是拼偶像上几个通告、几个番位什么的,现在粉丝都开始讨论编曲了,谈的都是我们家艺人请了哪个很牛的乐手或者编曲之类的。”邓柯认为,这些原来只有准专业人士或者资深的音乐爱好者才会关注的事情,通过电视节目和网友一来二去的交流,拓展了那些原本只看电视的粉丝群体的艺术视野。
除了在知乎,邓柯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都开了账号,他在微博上拥有15万粉丝,并感叹自己玩微博太晚了。同样的答案,因为平台受众不同,获得的反馈可能也截然不同。邓柯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自己写过一篇华晨宇改编《我的滑板鞋》的文章,“得罪”了不少微博粉丝。另一篇评价说唱的文章,也有不少知乎网友开骂。“知乎开放以来,贴吧味儿就出来了,我很久没有在知乎上批量拉黑那么多人了。”
对于付费问答平台对大V的争抢,邓柯理解得很透彻。“说难听点,其实是你去不去那拨钱都来了,所以更主要的还是会不会带给自己更多的乐趣。”“知识本来就应该是钱,原来所有的知识产权或者文化创意这种东西之所以不能商品化是因为技术实现不了,现在能实现了就可以。”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