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科学家警告:复活史前动物将导致生物大灭绝

游客 2017-04-09 08:50:17    201358 次浏览

在很多人看来,复活已灭绝的物种将大大提高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但实际的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复活新近灭绝的物种可能会导致多达三倍的现有物种的消失。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约瑟夫·贝内特(Joseph Bennett)博士及其同事对复活灭绝物种,以及将这些物种引入野外环境的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复活灭绝物种的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这可能会给现有濒危物种的保护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从而在实质上伤害生物多样性。

科学家警告:复活史前动物将导致生物大灭绝
柳芭(Lyuba)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真猛犸象标本。图中是2014年它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时的情景。

贝内特等人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自然-生态与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杂志上。他们主要分析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成本-收益情况,包括这两个地区能承担多少“去灭绝”(de-extinction,即让灭绝生物复活的过程)工作,以及这些工作可能从濒危物种的保护事业中转移的资源。

由于保护复活物种的成本会远高于这些物种带来的收益,因此贝内特博士等人指出:“去灭绝很难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理由。”

科学家警告:复活史前动物将导致生物大灭绝
里海虎的体长可以达到3米,是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有消息称,一些生物学家正计划复活里海虎,并恢复中亚的里海虎种群。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一计划。

科学家警告:复活史前动物将导致生物大灭绝
哈佛大学的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教授正在主持一项研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一只具有某些猛犸象特征的亚洲象。

研究人员发现,将新近灭绝的物种复活并重新引入原来的栖息地或许可以提高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但需要考虑到保护成本的问题。对于新西兰11种备受关注的灭绝动物,如果全部复活并引入野外环境,那所需的政府投入就相当于将近三倍(31种)的现有濒危物种的保护成本。

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而言,5个已灭绝的焦点物种如果复活并引入野外,所需外界资金可以用来保护超过8倍(42种)的现有物种。

“去灭绝指的是培育出与已灭绝物种在遗传学上非常相似的生物体,”未参与此研究的美国东北大学伦理学研究者罗纳德·桑德勒(Ronald Sandler)说,“去灭绝的技术壁垒正在逐渐被攻克,研究者已经开始问是否应该,以及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去灭绝工作了。”

不久前的报道称,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者正试图“复活猛犸象”,并且只需要几年这一设想就能成为现实。

科学家警告:复活史前动物将导致生物大灭绝
人类学家约翰·霍克斯(John Hawks)在社交媒体上发言反对乔治·丘奇的复活猛犸象研究

哈佛大学的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教授也在主持一项研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一只具有某些猛犸象特征的亚洲象。这一消息一经报道,便遭遇了科学界的诸多质疑。人类学家约翰·霍克斯(John Hawks)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如果丘奇能在罐子里制造出一个跟大象一样大的子宫,我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在意最终获得的是不是长毛象。”

“其次,用CRISPR技术加入猛犸象基因的大象细胞与猛犸象没有多大关系。你用这种方法无法获得猛犸象。”可以肯定的是,要想成功地“去灭绝”,科学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项新研究还补充了一些证据,指出虽然有人在开发去灭绝的方法,但这也不一定意味着就应该开展去灭绝工作。研究者警告称,尽管去灭绝技术距离真正应用还有一段时日,但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决定是否复活灭绝物种,以及这些物种是否应该重新引入自然环境,引入到哪里。

“在决定是投资去灭绝研究,还是集中精力保护现有物种的问题上,需要非常慎重的考虑,”贝内特博士说道。

不过,桑德勒教授从伦理学的角度称,成本-收益分析不应当作为唯一考虑的因素。他表示,在讨论去灭绝研究以及其他新奇物种的保护策略时,在成本-收益分析之外还有众多重要的考虑因素,包括文化价值、环境权利、公平价值、内在价值和美学价值等。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