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甫
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得太快了。在笔者印象中,共享单车的出现只有两三年时间,而真正大面积流行还不到一年。现如今,在大城市街头,已随处可见色彩各异的单车,以致于有段子说:“一位投资界非著名大咖在被问及对共享单车的看法时,沉思良久,然后淡淡地说,共享单车的发展瓶颈是,颜色不够用了……”
玩笑归玩笑,这个段子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共享单车发展之神速,这也给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管理课题。据媒体报道,在上海,有5000多辆单车被扣压在制造局路停车场;在成都,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事处城管办对部分道路上的 “共享单车”进行清理搬离,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在南京,有单车企业因为在停车示范点的“绿底白框”中刷上了企业的标志而被查处……
这些城市查处共享单车的理由很充足并且“正义凛然”,无非是乱停放、占道、影响市容市貌等。但在笔者看来,一律扣车、查处的做法有点简单粗暴。作为城市管理者,政府部门既要看到共享单车存在的乱象,又要看到共享单车有效地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的积极意义。笔者以为,不论投放共享单车的公司是国企还是民企,政府部门都要把共享单车当作“自家的孩子”进行温情管理和有力引导,既不能敌视,也不能轻视。
当然,把共享单车当作“自家的孩子”,并不意味着要过于溺爱和放纵,还是要加强对它的管理。作为一名骑行者,笔者对共享单车海量的押金的安全最为关心。有分析文章认为,如果一辆单车押金200元,平均有6-10个人把押金留在APP里,那么就有1200-2000元停留在这辆车上。除去购车成本,每一辆共享单车要从市场上拿走至少1000元。如果投放1000万辆车,就是100亿元的存款。如此海量的押金,究竟该不该收,收取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安全监管,都是亟待政府部门解决的。此外,在使用共享单车时,需要把个人的姓名、电话等真实有效信息提交给车企,这些信息如何确保安全?
如果城市管理者对共享单车多一份共享精神,少一份敌视心态,或许就不会出现如此多的“扣车查处”新闻了。城市管理者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管理缺位,而把共享单车的乱象一味地归咎于企业和骑车人的素质,对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共享单车,需要政府、企业和骑行者个人等多方呵护,共享共治,才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