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历史要追溯到 1998 年,那时候指纹识别技术才兴起没多久,但西门子就展示了第一款具备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虽然该机子没有量产,但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向世界证明了手机搭载指纹的可行性,意义非凡。不过,指纹识别技术能在智能手机领域流行,离不开苹果的功劳。
如今一提到指纹识别,也许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苹果的 Touch ID。确实,iPhone 5s 是全球第一款搭载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的手机,关键是,苹果不仅带来了之前所有指纹所没有达到过的优秀体验,而且凭借其行业的话语权,将指纹识别手机的意义推到了新的高度,凭借好看又好用的指纹识别,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前行。因此,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量智能手机,涵盖中低端无论售价,几乎都有指纹识别功能。
很显然,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是标准流行新趋势。不过,也并非所有的手机都已经标配指纹识别功能。就个人来说,非常希望指纹识别技术能够成为所有智能手机的中流砥柱,加入更多除了支付的功能,也就是说未来每诞生一款新机,不仅应该默认提供指纹识别技术,而且都应该不限于支付和保密,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实用的典范来简单聊一聊。
指纹正融入输入方式或操控手势?
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了,所以我们看到今天针对操作已经诞生了多种新的输入方式。而指纹识别也是变成了操控方式之一,例如 iPhone 上,通过轻触两次 HOME 键,就能够让屏幕上部分下移,使单手使用的时候易于触及上部分的区域,而不必伸长手、改变握持方式或用上第二只手,这对改变用户体验有很大的帮助。
这就是说,指纹识别除了原本通过生物特征验证用户身份之外,也能充当某种输入方式。因此,在2016 年我们看到了更多能够更充分利用内置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手机,不只是国产机中极为流行的 mBack 操作方式,大量旗舰机如谷歌的 Pixel 系列也针对指纹识别传感器融入了诸多新功能,让用户通过指纹扫描能够与机子展开更丰富的交互。
也许有部分人还没有体验过带有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或者不明白上述讲的内容,其实这都可以理解。但不得不说,正是因为输入方式或手势操作的不断进化,指纹识别就应该成为未来所有手机的标配特性。
曲线拯救大屏机单手操作体验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针对大屏幕的手机,基于指纹扫描仪的手势,有助于单手操作的体验提升。
今天的手机屏幕不是越来越小,或停滞在某一尺寸,事实恰恰相反,越来越大的趋势还在继续。各大手机厂商,例如三星和 LG ,已经开始抛弃现行的 16:9 的屏幕标准比例了,转而改用 18:9,屏幕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变得更长,很显然可以最大化的填满手机的正面空间,并且智能手机的屏幕边框越来越窄了,就是为了塞进更大的屏幕,苹果新 iPhone 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不过,更大的屏幕加上无边框的紧凑设计,让单手操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原本 5.5 英寸的机型已经差不多是单手操作的极限了,一些基本的操作还可以展开,但是当屏幕变成 6.2 英寸的尺寸大小,再伸手去按就不那么容易了。例如说,从顶部向下滑动通知中心的操作,单手去完成除非是长手指,不然并不容易触及顶部,甚至会误触。
而具备指纹识别屏幕的手机,可以通过在指纹传感器上下滑的手势操作,通知中心就直接滑下来了,关闭的话也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向上滑。这一操作在谷歌最新的 Pixel 和 Nexus 手机中已经作为标配功能,相当实用。虽然还没有普及到所有的机型,但只要你习惯了这样的操作,当你有幸摸其他机子或换机时,所考虑的也是是否具备同样的同功能。
简单来说,一但对一些出色的体验形成习惯,人们就很难再“倒车”退回去了。
基于指纹传感器的手势将越来越丰富
不少智能手机厂商,就说国产华为,包括去年发布的 Mate 9??和新推的 P10,现在指纹识别传感器已经能够实现更多更实用的手势操作了。例如说,通过滑动指纹传感器在相册里浏览照片,或者通过简单的向左滑动切换到上一个打开的应用界面,这些贴心的小功能设计,也让用机体验变得更便捷乐趣。
基于指纹识别技术输入方式的主要优点就是,无论你的手机尺寸多大,以及指纹传感器放置在机身正面或者是背面,单手握持的时候都可以容易执行一些常用的操作,包括返回或者切换任务等。当然了,整体而言,虽然越来越多的手机都具备指纹识别技术,但手势功能的支持还不够广泛,或者能实现的手势操作并不多。
但基于指纹识别的手势,确实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不只是软件工程师,就连普通用户都能想出多种实用的新交互方式,不限于用于滚动界面,左滑或右滑,双触切换界面或跳转页面等,完全可以开放提供功能自定义选项,让更多用户根据日常习惯进行设置。
最后要说的是,可能大多数人并不希望指纹传感器有太多功能,毕竟这相当于最初的实体按键,不过到目前为止,基于指纹传感器的手势,大多数给予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认为实用性高。所以,个人非常希望指纹识别能成为每一款智能手机的标配,而且还能作为一种全新的输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