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识就是力量公众号
“总有刁民想害朕”这句话原本出自一则童话故事:有一个皇帝总怕有人来害他,于是下令杀死所有“刁民”,最终激起民愤,皇帝本人也命丧“刁民”之手。
故事很简单,皇帝之错,错在心理有问题,总觉得有人想害他,这个故事也可以放在我们现代人身上,不过,如果你也常有这种“总有人想害你”的想法,可能有的不止是被害妄想症。。。。。。
(图片来自网络)总有——过分概括化
在历史上,皇帝确实是一种稀缺的职位,时常会有一些人觊觎皇位,而故事里的皇帝却把“时常”当成“总有”,惶惶不可终日,这是典型的过分概括化。
生活中我们也常见这样的对话:
他一点也不爱我!(真的是一点都没有吗?那你还不赶紧离开他?)
我的生命充满着失败!(第一次赛跑你就打败了几亿个兄弟姐妹啊!)
我身边怎么都是这种人!(至少听你讲这话的人不是“这种人”)
概括化是人类进化出来的高级能力,是为了简化大脑处理某些信息的过程,以节省精力去处理更多的事情。比如我们穿过某一个品牌的衣服以后,感觉很好,于是就会“概括”为“这个牌子的衣服很适合我”,于是以后再买衣服的时候直奔该品牌而去,省下大量逛街挑选的时间。
概括绝非一概而论,过分概括化就会变成“以偏概全”,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对于皇帝来说,也许曾经有一两个“刁民”反抗过自己,就觉得“总有”刁民而需时刻提防。我们现实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这点,孩子因成绩不好就被概括成“真笨、我就是不行”,那么过度概括化就此成为限制儿童发展的最致命的短板。
(图片来自网络)刁民——投射
投射的意思就是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其实原本就是你对别人的看法。这句话说起来很拗口,还是以故事中的皇帝为例:刁民未必是刁民,只是皇帝认为他们是刁民,而皇帝为什么认为他人是刁民呢?那是因为皇帝本身就是个“刁皇帝”,“刁皇帝”看任何臣民都是“刁民”,这就是投射。
投射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反映,当你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你眼中的世界就是美丽的。当你觉得别人都在防备你的时候,其实是你内心先筑起了一道戒墙。
所以,如果想让别人不再防备你,那就要自身先打破那道墙,试着去接纳别人,欣赏别人。一旦你自己的戒墙打破了,却发现别人何曾有过戒心!
(图片来自网络)想——焦虑
“总有刁民想害朕”,加害的行为尚在“未遂”的状态中,那皇帝怎么就知道人家要害他呢?为“现在尚未发生,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产生强烈不适的感觉就是焦虑,“杞人忧天”是最典型的焦虑事例。
与概括化一样,适当的焦虑是有积极的意义的,可以激发大脑的活跃度,所以很多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够“灵光一闪”、“急中生智”、“超长发挥”。而过度焦虑就是病了,心理上疑神疑鬼,身体也会患上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症状。
缓解焦虑症状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我对话”:
——这件事能解决不?
——不能!
——反正也不能了,还焦虑个啥?
——这件事能解决不?
——能!
——能解决了你还焦虑个啥?
(图片来自网络)害——被害妄想
如果说以上列举的种种被称作“心理不健康”或者“心理疾病”,那被害妄想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属于“精神病”的范畴。
被害妄想症患者坚定地怀疑身边有人要加害他,每天都活在深深的恐惧中。有时候在大街上看到有的人边走边大声谩骂,就是因为在他脑子里住着一位“行凶者”,对他谩骂、侮辱、斥责,这些人不是“疯子”,他们只是病了。
我们很多人当然不会达到这种病态的程度,但是也不乏有多疑者,在办公室里只要其他同事凑在一起,他就会觉得人家就在说他,或者是密谋如何孤立他。如果您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一定要及时觉察、反思,求助专业人员的帮助,而不是任其发展。马加爵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因家庭条件而形成性格缺陷,因性格缺陷而多疑,最后酿成大祸。
(图片来自网络)“朕”这个字只有一个意思,特指皇帝对自己的称呼。而现代生活中把自己称作“朕”的,要么是真的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要么就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而铸起一个高大上的外壳。不管自恋还是自卑,都会把自己置于“孤家寡人”的尴尬境地。
破解自称“朕”的办法只有一个——认清自我,具体做法如下:
拿出一张纸,写上20个“我是___________”,然后在最短时间内,以自己无需思考的速度与本能填空。
填完以后再看,你会跳出自己的身体,以第三方的视角来看到自己的性格特点、生活重心等等。比如我们请大学生填,很多都是“我是天之骄子”、“我是未来中国的希望”等等,跃然纸上的是这一代年轻人的理想与抱负。您也不妨来试试。
(图片来自网络)皇帝之所以千防万防依然被杀,都是因为他自己!他“总是”以偏概全、把自己内心的敌意投射到别人身上、他焦虑、多疑、孤独,“刁民”也许原本不是刁民,是这样一个皇帝硬生生把“良民”逼成了“刁民”,或者培养成了“刁民”。
所以,别人对你的态度,其实都是你教会的!善待周围的人,他们也会回报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