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就《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如今深圳有众多知名的餐饮外卖平台,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游击队”通过微信和朋友圈做外卖生意,尤其是每到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如海鲜、烧烤等外卖成千上万的增加。3·15南都独家调查中发现,不少外卖单都来自于十分可疑的“黑外卖”,按照外卖单上的地址找寻,有的看不到正规营业执照,有的连地址都不存在。而如今管理办法的出现,将会对互联网外卖的门槛进行进一步的限制。
征求意见稿明确,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
在深圳车公庙工作的林小姐告诉南都记者,过去一年同事中有过几次点外卖出现轻微食物中毒的情况,“过去有些人会把外卖成箱地拉到公司门口,而现在有了送餐平台就更方便了,不过谁也没了解过这些外卖有没有实体店。”林小姐解释,其实车公庙附近一些小餐馆也未必有营业许可证,加之网送盒饭又省事,价格还低,所以依然很有市场。
深圳龙超盱眙龙虾负责人宁高建认为,这样的管理办法使得网联网餐饮准入门槛提高,作为符合条件的正规商户,他们十分欢迎和关注。宁高建解释,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就兴起了宵夜外卖,那时不少家庭作坊直接通过微信出售,订单量非常可观。而到2016年比2015年增加了至少700家以上的小龙虾类的海鲜外卖,情况依旧如此,其中不少商家其实没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如果严格执行这类管理办法,那么将会有一批商家关闭。
“这样的管理办法是对行业的保护,不能够随便买些食材就开张营业,这些食物的卫生和安全标准让人担心。”他解释现在做食品行业要取得规范的经营资格证并不轻松,审核相对比较严格,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在他看来,除了要有相关的资质和实体店外,管理办法还应该配套建设快速和高效的消费者投诉机制,配合相关部门的执法监管。
管理办法这次明确对第三方平台进行明晰权责。相比微信以及朋友圈的售卖,专业的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通常都会有自己的管理措施,承诺对商家进行审核。但有报道发现这些大品牌的第三方平台同样存漏洞。无具体地址、没有经营许可证的快餐也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