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马婧实习生杨砺)3 月 23 日,中国移动发布 2016 年年度业绩报告,期内公司营收 7084 亿元,同比上升 6.0%,股东应占利润为 1087 亿元,同比增长 0.2%,相当于日赚 3 亿。
净利结束 3 年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中移动净利结束三年下滑。据此前媒体报道,在 2012 年,移动净利润达到 1293 亿元峰值后,就连续三年下滑。2013 年和 2014 年其净利润分别是 1217 亿元和 1093 亿元。2015 年净利润为 1085 亿元。
财报显示,2016 年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收入 6234 亿元,同比增长 6.7%,增幅达到近五年新高,位居行业首位。受微信等 OTT 业务影响,无线上网收入上升 43.5%,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到 46.2%,年度首次超过语音和短彩信收入之和,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分析指出,随着公司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电信运营商受 OTT 冲击的不利影响在减弱,而且有望触底。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OTT 业务的兴起,运营商的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遭受到了一定冲击,数据流量服务逐步成为运营商重要收入来源。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数据收入占电信业收入的比例,由 2015 年底的 28% 快速提升至 34%,首次超越移动语音成为电信业中占比最大的业务,行业全面步入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三大运营商在去年的半年报业绩中,均提及“流量收入”成为其收入最大来源。
为了鼓励用户多使用流量,三大运营商均推出了无限流量套餐。
根据思科发布的全球移动数据流量预测,到 2021 年全球手机用户数将达到 55 亿。而国内权威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7.31 亿。分析认为,随着 5G 的到来,将会激发更多应用,进而带来更大的流量需求。
微信用户超移动手机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越移动用户规模最大的中国移动。腾讯最新财报显示,截至 2016 年年底,微信和 WeChat 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 8.89 亿,而同期中国移动的移动电话客户为 8.49 亿户。
一年前,微信月活用户为 6.97 亿,落后 8.26 亿的移动手机用户。
以微信为代表的 OTT 业务如同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对运营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微信等 OTT 的崛起,越发依赖移动网数据网络,这也意味着电信运营商在“被 OTT”的时候,又迎来了基于网络接入的流量红利,而目前电信运营商正在进入这样的流量红利换挡期。
电信专家项立刚认为,微信的出现增加了中国移动的收入。双方在本质上是共生的,因为移动互联网不能离开基础网络,具体业务上各做各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对于运营商是很好的机会。”
电信专家付亮则有不同的观点。“虽然对流量有增加作用,但移动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的关系在业务上已经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付亮认为,移动互联网公司在应用商店、移动支付、视频已经对在这些领域布局更早的运营商形成冲击,而且双方在未来会升级为更直接的竞争对手。
提速降费方面,中国移动 2016 年流量资费同比下降 36%。中国移动预计,2017 年提速降费新政策对利润的影响,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约为一个季度 40 亿元,降低中小企业专线接入和国际长途资费合计约 30 亿元。
放大镜
4G 业务面临天花板移动发力宽带业务
截至 2016 年底,中国移动 4G 用户净增 2.23 亿户,总量达到 5.35 亿户;中国电信达到 1.22 亿户;中国联通也终于突破 1 亿,达到 1.05 亿户。移动依然一家独大,联通和电信加在一起也不到移动的一半。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公布 2017 年 2 月用户发展情况中显示,中国移动 4G 用户月增 639.5 万户,对比上月增 1717.2 万户和上年月均增超 1800 万暴跌。
随着电信和联通在 2016 年对 4G 业务的持续发力,各家运营商新增用户的差距有所缩小。“对 4G 业务的投入也是电信联通净利下滑的原因。”项立刚称,中国移动的 4G 业务已经带来了收益,但面临新用户增长天花板的问题。
“中国移动已经将宽带业务作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付亮指出,中国移动凭借低价捆绑策略打赢了用户“圈地运动”,这也对在宽带业务上占有优势的中国电信进一步构成威胁。
2016 年全年,中国移动有线宽带客户达 7762 万户,净增 2259 万户。相比中国电信的 1.23 亿户和中国联通的 7524 万户,移动已经赶超联通,但电信用户依然最多。
新京报记者马婧实习生杨砺
对比
移动净利等于 226 个联通
分析称中国移动的优势至少维持三到五年
相比中国电信 180 亿元和中国联通 4.8 亿元的净利润,中国移动 1087 亿元的净利润分别是两家竞争对手的 6 倍和 226 倍。
“中国移动的优势至少继续维持三到五年。”电信专家付亮表示,中国移动在 4G 领域布局比竞争对手早了一年,而且领导层决心较大,全力将 2G、3G 用户向 4G 转移。而电信联通的布局则相对较晚,这使得用户基数拉开差距。
电信专家项立刚指出,中国移动的优势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早在 1997 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拆分独立起,中国移动就坐拥政策保护和用户相对较多和使用频率较高的个人移动业务。“可以说是牌照发放失误造成了这一结果。”项立刚称,在电信 2009 年才拿到个人移动牌照时,市场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付亮认为,中国移动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将导致通讯市场未来三分之二的利润被中国移动拿走。
“市场格局已经无法逆转,”项立刚称,但不排除 5G 技术可能带来变数和非对称管制的政策调整。
新京报记者马婧 | 实习生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