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网络诈骗激增 警方提醒三类诈骗易发

游客 2017-03-21 14:14:35    201121 次浏览

近日,南通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通过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南通当地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近3成,破获案件数同比上升41%。然而,在整体发案下降的情况下,网络诈骗却略有上升,尤其是2月以来,上升幅度超过了28%。据南通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负责人介绍,网络诈骗案件已占全市通讯网络诈骗发案的8成,成为广大群众最容易上当的诈骗类型。而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分别占比仅为15%和3%。

3月20日,南通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发布警示,市民应谨防刷信誉兼职诈骗、购物诈骗、投资理财诈骗三类诈骗,要提高警惕,以免被骗。

【案例一】

网寻刷信誉兼职入连环骗局 警方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

3月13日,南通市通州区的吴女士在家上网时,看到一则刷信誉兼职的招聘广告。添加对方QQ后,吴女士收到一个刷信誉的流程表。填写入职申请表后,对方将一个任务链接和付款二维码发了过来。吴女士扫码进去付款了121元,截图发给对方,很快收到126元。

刷一单就可以轻松赚好几块钱,这让吴女士很是欣喜。当对方再次发来一个链接时,她毫不犹豫扫码支付了1210元。之后,对方却再也不搭理她,也没有将钱退还。

第二天,吴女士怀疑自己被骗。经询问,支付宝客服建议其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为图方便的吴女士通过搜索引擎,在一个网贴下面的留言里发现一个固定电话号码,称是公安机关的维权电话。吴女士当即拨通了这个湖北的电话,并将自己被骗的经历告诉了对方。对方称,吴女士只要按照他们的操作步骤,被骗的1210元就能追回来。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吴女士分两次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近2万元。本以为可以拿回被骗的钱,但对方仍要求吴女士继续汇款。

怀疑自己被骗的吴女士又在网上找了一个公安机关的维权电话,被对方以类似手法再次被骗走2万余元。待对方不接听电话时,吴女士才恍然大悟,打了110报警。

“有相当一部分受害人是抱着宁可信其有,被骗了损失也不大的心态。”反通讯网络诈骗专家、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周洲告诉记者,目前,刷信誉兼职骗局是全国各地发案较多的一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在南通的占比已达全部通讯网络诈骗发案总数的24%。

此类骗局,犯罪嫌疑人往往通过QQ、微信、论坛、网页等渠道,发布刷信誉兼职的招聘信息,常冠以“轻松”、“高薪”等,利用受害人贪小便宜、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等特点,以小博大,以“钓鱼”的方式骗取受害人的信任,从而上当受骗。

“天上不会掉馅饼。”周洲说,网上高薪、刷信誉兼职都是骗局,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主动远离。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拨打110或者前往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而不要觉得麻烦,在网上搜索查找所谓了维权电话。“这样很容易遇到连环骗局。”

【案例二】

“客服”来电退赔竟是骗贷 警方提醒:正规渠道维权

2月9日,家住南通市区的王女士在淘宝上购买了一些面膜。3月13日,王女士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其所购买面膜的生产厂家,由于好多顾客使用后发生过敏症状,公司现在要对这些质量不合格的面膜进行收回,并以5倍的价格通过支付宝里的“招联好期贷”退赔给王女士。

尽管对方将王女士的购物的具体时间和下单的情况都说出来了,但王女士仍将信将疑。对方解释称,如果在商家直接申请,则无法赔偿损失,而且根据他们公司的规定,只有通过支付宝里的“招联好期贷”操作,才可以享受5倍退赔,如果王女士担心上当,可以先和银行卡解绑,将钱先转到自认为安全的地方。

于是王女士根据对方要求,在“招联好期贷”进行了实名认证,并贷款2.7万,扣除了对方需要退赔的钱后,将剩余的钱进行了转账操作。

接着对方又询问了王女士的芝麻信用积分,称王女士的信用积分较高,根据公司规定,可以获得10倍的赔付,不过需要在支付宝下的“来分期”里操作。王女士察觉情况不对,通过查询交易明细,发现自己以为还掉的2万余元,其实全部转入了别人的银行卡内。意识到自己被骗,王女士当即报警。

南通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梳理发现,近期全国多地均发生了这类诈骗案件,专门针对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犯罪嫌疑人先是通过不法渠道获知消费者的网购信息,筛选出网购化妆品、母婴用品、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者,冒充厂家客服来电,以产品发生严重质量缺陷,需退赔购物款为由,诱使受害人在正规平台进行网络贷款,扣除所谓的“赔付款”后,以还款的名义要求受害人将剩余的大额钱款进行转账操作。由于犯罪嫌疑人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网购信息,并称商品存在严重缺陷需要退赔,而且整个“退款流程”都是通过支付宝操作,使受害人放松警惕,极易上当受骗。

“网购过程中,一定要使用网购平台提供的渠道与商家进行沟通交流。”周洲提醒,只有通过正规渠道才能及时有效得到网购平台的提示和拦截诈骗信息。购物期间及售后服务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和申诉,通过正规渠道直接与商家确认沟通。对于要求通过其他任何渠道解决问题的提议,切勿相信,更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相关信息,以免被骗。

【案例三】

投资二十余万元后网站关闭 警方提醒:网络理财需谨慎

今年1月底,家住南通启东的徐女士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理财短信。此前,徐女士在一些网站上也看到过该理财公司的广告宣传,具体投资项目有黄金、石油、股票等,长、短期投资均可,且日息为0.15至1%。觉得这家投资理财公司实力雄厚,收益客观,徐女士在手机上下载了对方的APP,注册账户后第2天就投入了18000元。接连几天,对方都如期支付了利息。徐女士大喜,加大了投资力度。

就这样,截至案发,徐女士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先后8次投入了22万余元。期间,该投资理财公司支付了徐女士7000元的利息。

然而,到了3月9日下午,徐女士发现该公司的网站无法正常登陆。过了几天,她又得知一些投资人前往该公司宣称位于深圳的办公地点查看,发现当地并没有这样一家公司,这才察觉到自己上当受骗。3月13日,徐女士连忙报了案。

近年来,网络投资理财成了不少群众的选择。然而各类钓鱼网站以及投资理财诈骗打着“天天返利”、“高额回报”的幌子,引诱投资者入局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很多市民进行网络投资理财,往往会陷入追求高收益的误区。”周洲说,这类案件中,受害人往往不懂得辨别风险,仅仅依靠对投资理财公司的感性认识,片面追求高额的回报。而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这一点,许以高额利息诱惑投资者,一段时间后,待受害人投入了大量资金后,关闭网站或投资渠道,携款而逃。

“面对高额回报的诱惑,理性分析,以免自己的血汗钱全部进了骗子的‘腰包’。”周洲说,投资理财诈骗案中,受害人往往被骗资金数额较大,危害及其严重。广大人民群众在选择网络理财时应小心谨慎,安全才是首要保证。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