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代购网购掩护 肉毒素流毒难禁

游客 2017-03-15 10:25:45    201049 次浏览
代购网购掩护 肉毒素流毒难禁  昨日,崇文门搜秀三楼美甲区一美甲店,执法人员正在讯问身穿白大褂的刘某,并在现场检查。 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为逃避查处,非法美容针剂大多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线上”交易,取证难度较大,注射地点也多选择在住宅、宾馆客房等环境隐蔽但卫生条件堪忧的场所。此外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非法美容针剂很多是通过海外代购等非法途径流入,最终由一些非正规医疗美容机构使用。这些无保障的非法美容针剂,给消费者带来巨大隐患。  

近日,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公安部门联手查处的多个医疗美容“黑窝点”内,执法人员发现了涉嫌未经批准进口的肉毒素等非法美容针剂。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曹伟认为,丰富市场产品种类,降低医疗美容产品税费,拉平国内外产品价格、种类上差异,同时加大行业打击力度,是目前解决美容针剂乱象的当务之急。

查处“黑窝点”频现肉毒素

昨日下午2点半,在崇文门外大街的搜秀城三层美甲区一店铺内,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及东城区食药监、卫生部门的联合执法人员,发现一名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和橡胶手套、自称姓刘的女子,正准备为两名年轻女子注射肉毒素。

刘某身边铺着白色垫巾的矮凳上,摆着一瓶外包装和瓶盖都被打开的“衡力”牌A型肉毒素及一瓶标识为韩文的“绿毒”(编者注:一种进口肉毒素),此外还有一小瓶生理盐水及两根拆了包装的针管。

“瘦脸针……”面对询问注射药品为何物的执法人员,正在配药的刘某停下手中的活说。据刘某称,这些肉毒素都是其购买,并以3200元两针的价格为顾客注射。

在刘某随身的小行李箱里,执法人员还发现与冰袋一同包裹在毛巾内的10余支“肉毒素”产品,包括国产的“兰州衡力”及外包装上写满韩文的进口品牌。被塞满的行李箱内还有各类药品、器械及针管等医用耗材。之后执法人员将刘某带走调查。

而就在此前一天下午,北京市食药监局联合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等多家执法单位查处了位于东城区美博城和朝阳区姚家园地区的3家美容商户,在现场发现了涉嫌未经批准进口的肉毒素针9支和注射器。公安部门现场对涉案药品进行了查扣,并抓获涉案人员2人。

非法针剂藏身“线上”交易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22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联合公安部门,启动打击非法销售使用A型肉毒毒素(即肉毒素)专项行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在我国按特殊药品管理,只能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切勿轻易相信虚假宣传自行购买和注射。

“就像赌博,大医院太贵,又觉得打后好看,总觉得不至于出事”,在搜秀城三层美甲店铺接受肉毒素注射的两名女子称,她们是通过美甲店老板的介绍与刘某相识,双方通过微信、电话联系询价,刘某称可提供瘦脸针的药品及注射服务,后双方约定在搜秀城三层美甲店注射。

执法人员介绍,随着近年打击力度不断增大,从事非法医疗美容人员的反侦查意识也越来越强。为防范打击,买药、注射等大多在微信等网络平台“线上”交易,再通过微信、支付宝进行付款,不会开具收据、发票等证明,给执法部门取证带来难度,注射地多选择在公寓楼、快捷酒店或其他环境隐蔽但卫生条件堪忧的场所。

为躲避查处,有的从业者还会跟消费者提前商量好,一旦遇到执法人员,要求消费者谎称与从业者是朋友或亲属,注射为了教学演示或亲友间的互相帮忙。

执法人员认为,不少爱美人士抱着“赌博”的心态选择价格实惠的“流动摊贩”打针,也因此给了非法从业者更多生存的空间,因短时间可获取暴利,这些非法从业者明知违法违规,依然“铤而走险”。

■ 溯源

肉毒素海外代购 假货比例高

“国内市场上热销的白毒、粉毒、绿毒和德国的西马(编者注:均为进口肉毒素),我们在内地都有存货……我这是在走私,不可能向你证明身份”,3月7日,新京报记者微信联系上了自称是一家航空公司空姐的小白,其称可从韩国代购肉毒素,其中白毒每支1200元。

不过当记者提出代购一支“白毒”时,小白表示为难,称最近因为3·15和两会,严查走私药品,北京和江苏的单子不接。

“我只负责卖药,因为常飞国外,要托内地的朋友帮忙发货”,小白称,韩国禁止外销针剂,药店不能开架售卖。她从韩国将货发到香港的清关公司,再清出来发往内地,“我被查过几万元的货,如果被公司发现,空姐的职位也可能丢掉。”

但随后,小白表示可“托闺蜜铤而走险一次”,记者通过支付宝转账向其支付了1200元“货款”。3月11日,记者从小白处购买的“白毒”从江苏淮安发出,通过顺丰快递送到北京。“货品仓库、发货地点必须经常换,不然太容易被查扣”,小白说。

小白的肉毒素利益链不止于此。交易后,小白提出可帮忙联系“正规医院医生”进行注射,注射费用500元,“你就说小白的客人就好,时间地点你们定,医生一般在宾馆出诊”。

记者通过微信,与小白所称“正规医院医生”的“高医生”取得联系,并在一家宾馆接受了皮试。

一名医美诊所医生向记者透露,“除了正规医美机构,市场上流通的肉毒素等美容针剂和药品大多是水货和假货,这其中假货占比远大于水货。”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曹伟介绍,“提包客”私带非法注射材料情况并不少见,通过海外走私到国内,这类产品未经食药监部门审批,属于假药。他表示,按照正规的流通链条,进口的药品应先由生产地到包装地,再经过海关的审批后进入内地,到达正规医美机构,再到达客户层。

■ 追访

专家:应减少医疗美容产品国内外差异

需政府作为、业内规范、群众支持合力治理源头改善乱象

在网上输入有关“肉毒素,玻尿酸”关键词的新闻,类似上文中的各种“医疗事故”数不胜数。

朝阳法院民一庭法官宋晓佩介绍,目前很多没有资质的美容机构属于商业机构,不具备相关业务和手术的资质,消费者由于没有病历挂号单据、诊疗费用收据等证据,很难通过医疗损害纠纷维权,只能追究人身损害赔偿。

“法院对微信证据的采用都很谨慎”,宋晓佩提醒,消费者如要进行美容整形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机构,而且要尽量多留存书面证据,并仔细核查对方出具的书面说明。

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和美容针剂又该如何治理?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曹伟建议,若想更好解决,首先应该加快国内医疗美容产品的审批,不断丰富国内的医疗美容产品种类,同时降低医疗美容产品的各种税费,拉平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在价格、种类上的差异,使得国内消费者没必要、不愿意去使用国外产品。另外还应该加大国内非法医疗美容产品、医疗美容服务的打击力度,工商、公安、药监、卫生、信息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就源头治理而言,曹伟认为,应建立职能部门监管、从业者举报、加强社会各界教育和关注的三重监管体系。“只有政府作为、业内规范、群众支持三者都合力治理时,这种乱象才能真正有所改善。”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赵蕾 李明 李禹潼 刘洋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