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自动驾驶模式后,司机可以悠闲地看报纸喝咖啡。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近日发表了题为“自动驾驶的技术变迁”的主题演讲,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中的难点与核心要素,介绍了自动驾驶当前的应用情况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李德毅表示,人工智能能够为家电厂商和消费者提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变、人性化、个性化这三大板块的功能升级。不具备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已经触及了发展的天花板。现有的家电厂商要改变思路,为家电增加学习功能——比如不具备学习能力的扫地机器人,只能靠随机碰撞模式进行清扫,效率低下且容易损坏。
汽车总有一天能够像地铁或是高铁一样,自动行驶在封闭的结构化道路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他指出,要把自动驾驶和网络能力捆绑。依靠5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依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位置服务,智能车联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李德毅介绍说,自动驾驶具有5个等级(辅助驾驶、部分自动、有条件自动、高级自动和完全自动)。自动驾驶启动计算机程序,让汽车自动行驶,如果程序不合适,则由人来调程序。本质上是程序员通过程序教机器人开车,汽车成为软件定义的机器,实现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车无需拥有个性。
由于在交通过程中常受到偶发的、随机的天气、道路环境变化等影响,现有的汽车认知能力还比不上一百多年前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马匹。因此自动驾驶的一个重点就是研发一个物化驾驶员在线认知的智能代理——驾驶脑,“释放”人的注意力,“释放”人的驾驶认知;让具有自主决策和行为能力的机器人代替驾驶员,实现自主驾驶。
对于自动驾驶,李德毅院士提出了一个重点结论:自动驾驶,难在拟人。人工智能的使命是加速汽车向可交互的轮式机器人转变。
他表示,智能车研发的困难,不仅仅体现在汽车动力学和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研发类似驾驶员思维的“机器驾驶脑”,模拟实现人的自主预测和控制,应对车辆行驶中的不确定性。现在,让汽车厂商去研发机器驾驶脑,对他们要求太高了。
李德毅指出,未来对自动驾驶芯片的要求是“一大一小,两高两低”——大接口、小尺寸 ,高性能、高可靠 ,低功耗、低成本。可利用微电子技术,采用“CPU GPU FPGA ASIC”架构,生产专用芯片和板卡,研发驾驶脑。
他认为,汽车发展的这130年间,车辆动力学性质已经相当完善,人机工程学的巨大成功实现了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的解耦,为智能车的自主驾驶和双驾双控奠定了基础。随着辅助驾驶ADAS的逐步发展,在今后的一个世纪里,会出现人工驾驶、局部自动驾驶和自驾驶共存的状况,这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将推动ADAS转型。今后的轮式机器人能够和多人交互,“机驾为主,人可干预, 人机协同共驾”的未来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