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多家机构拼抢共享单车市场 未来或存合并的可能

游客 2017-03-10 09:26:07    201013 次浏览

投资方的生死时速:多家机构拼抢共享单车市场

本报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2016年底开始扩大投放的共享单车,在2017年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各色单车背后,隐藏着资本的暗流和竞争的生死时速。

以目前在共享单车市场占据主流地位的ofo和摩拜为例,3月1日,ofo宣布完成4.5亿美元D轮融资。截至目前已经获得超过十家投资方的力挺。其中包括互联网巨头滴滴、小米科技,投资机构唯猎资本、真格基金、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中信产业基金等,以及天使投资人王刚。

摩拜单车则在2017年1月宣布完成2.15亿美元的D轮融资。除了有投资机构愉悦资本、创新工场、红杉资本中国、高瓴资本、启明创投等,还包括互联网巨头、,以及能够为摩拜提供稳定车辆供给的富士康等。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ofo的运营主体为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38.5万人民币,成立于2015年8月,法定代表人戴威。摩拜单车的运营主体为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15年1月,法定代表人胡玮炜。

尽管摩拜、ofo受到热捧,市场上仍有几十家新进入者“虎视眈眈”。3月初,公共自行车运营商永安行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旗下的蚂蚁金服,以及一线投资机构IDG资本、深创投等。

在上一轮的打车软件竞争中,BAT曾对主要企业Uber、快的、滴滴抛下重注。而此次共享单车角逐中,为何仍不见、阿里巴巴对摩拜、ofo投资?各路资本在进入共享单车领域后分别有怎样的考虑?摩拜和ofo最终合并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百度或抢下一张入场券

“启明看好摩拜的模式,尤其是它在物联网、智能硬件方面的创新,所以投资了它。腾讯也加入到我们这边,微信的资源打通后摩拜用起来会更方便。ofo那边有滴滴和很多滴滴之前的投资人,看上去资本形成了站队。”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有资本去投资永安行,可能更看重的是它在行业供应链方面的积累。”

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认为,蚂蚁金服投资永安行,可能跟阿里现在的业务战略有关。“从阿里现在的行为来看,它比较注重跟有线下经验的团队合作,包括此前与零售百货集团百联的牵手。”

永安行官网显示,公司的运营主体为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承接过浙江台州、上海松江等地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目前,公司在200多个城市投放了70万辆公共自行车,全国公共自行车会员达千万级别。

不难看出,与先造车、再投放的摩拜等共享单车企业不同,永安行在车辆投放管理、用户积累,甚至是政府关系等方面都有更多经验。

“现在还没见到百度在共享单车领域出手,可能是因为它把重点投入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方面。”徐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但这并不意味着百度对共享单车项目不感兴趣,3月初,百度旗下的百度云宣布,将利用智能物联网平台技术,为摩拜单车提供精准定位服务。

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百度可能会投资摩拜。21世纪经济报道向摩拜单车的早期投资人、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求证时,他表示,百度与摩拜的确在业务层面上开始了深入合作。但是否投资摩拜其中还涉及很多敏感因素,比如它投资以后大家内部怎么协调等。

摩拜单车公关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百度和摩拜现在确实有一些业务合作,但是否会投资摩拜暂不清楚情况。

如果对入局共享单车领域的资本进行简单分类,会发现主要有三类:国际国内的一线投资机构、大型互联网企业,以及自行车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传统企业和上市公司。

易观智库分析师王晨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对投资机构来说,共享单车符合高频、刚需、解决用户痛点的重要特征,在机构看来是风口,所以会积极布局;对互联网公司来说,他们可能更看重共享单车出行扩大到一定规模后,所收集的用户出行数据。对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会产生价值,而且可能会跟自身业务进行有机结合。

对传统自行车厂商来说,近几年中国自行车的销售量在下滑,互联网单车的形式给自行车厂商提供了新契机:一是带动自身车辆的使用率,二是给自行车品牌做营销。

“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业务,大的互联网公司肯定会关注。也有富士康这样的公司投资摩拜,双方业务合作后今年会生产600万以上的自行车。对摩拜来说保证了自行车的产能,对富士康来说能获得业务,并且尝试未来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它愿意参与。”刘二海说。

合并的可能性?

徐晨表示,共享单车受资本和创业者热捧的原因在于,第一共享经济的热度依然很高,第二,在整个出行解决方案中,网约车本身的成本在不断上涨。短途打车也确实是痛点,所以共享单车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第三,除了摩拜推崇的有技术创新的自行车,很多创业公司采用普通自行车加智能锁的模式,门槛确实没那么高。另外,在经历2015年对O2O投资的热潮之后,市场上会觉得与其把钱分散不如集中砸几个项目,资本的叠加效应会比较明显。

在弹药充足之后,摩拜、ofo等共享单车又在近期推出免费、充值返现的价格战。这与打车软件市场当年的经历相似,摩拜、ofo等公司是否最终也将走向合并?

黄佩华认为,在共享单车战役中最终胜利的公司,主要考验其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融资能力,因为考虑用户的使用方便,共享单车的密度很重要,车要足够多。二是产品设计,比如摩拜在智能锁、GPS定位、实心轮胎方面有创新。三是运营能力,如跟监管部门、城管的协调等。

“行业里有人说竞争完还是要合并的,但我认为未必真的如此,这还是取决于最终的格局。比如神州租车和一嗨租车就没有合并,行业并没有竞争之后就面临合并的铁律。”刘二海说。

徐晨认为,共享单车市场跟专车市场有所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从业务模式来说,滴滴和快的当年本身存在价格战,双方获客都有难度,司机资源也稀缺,合并有助于在司机端补贴方面节约成本。但共享单车的价格已经低到一定程度,价格战的意义可能没那么大。第二,自行车资产比较容易获取,不存在司机资源的稀缺。合并整合的唯一意义就是用户群体的结合,但这方面的动力有多大还不太好说。

王晨曦表示,共享单车市场可能会至少经历两轮的洗牌,第一轮把规模小、运营管理能力差的企业先淘汰掉,剩下相对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再进入第二轮。目前共享单车市场还处于启动期,ofo和摩拜的融资规模、车辆规模算是势均力敌,所以合并的情况在短期内并不会出现。

(编辑:杨志锦,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