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一席话,胜过三大商。克强同志在两会上说一句“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三大运营商都跟着屁颠屁颠地表示旗帜鲜明、坚决拥护,可见长途漫游费确实该“杀”,三大运营商各自也心知肚明。
然而我们还是想扒一扒漫游费的历史,回顾下在那个通讯洪荒年代,漫游费是如何诞生的?
手机漫游费的历史几乎和手机历史一样长,它诞生于那个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而且在最早期的阶段漫游费甚至是人工收取的。
由于当时的移动交换机尚不能自动切换,因此在离开本地前,用户需要先去电话局登记。本地电话局在与用户即将前往的地方电话局协商后,会分配一个当地的临时号码供用户使用。这时候的漫游费就包括登记费、系统占用费、人工漫游通话费,这还不算长途通话费。
显然,这在网络发达的现代完全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在之后技术逐步升级后,用户不再需要人工登记。
广东省出现了最早的自动漫游,这可以被看作是现代漫游费的雏形,然而仍有所区别。
由于当时各地区健网的水平不一、规模不一,有的以市为单位,有的以省为单位,独立建网以及各地运营商的独立考核导致全国的漫游费用极度不平衡,直到1994原邮电部发布《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漫游费才正式被确立下来,实行0.6元/分钟的漫游费标准。
收取漫游费的合理性在哪里?在于本地移动号码对外地通讯网络的资源占用,因此漫游费往往与长途通话费紧紧联系在一起,但不全然。
举个例子,上海的移动号码打往北京,需要额外收取长途话费,但因为仍在上海本地网络中所以不收取漫游费;如果上海移动号码在北京打给北京本地号码,则只收取漫游费,而不收取长途费;如果上海移动号码在北京打往上海,那么需额外收取长途话费与漫游费,此时的总话费则为标准本地通话费 长途费 漫游费。
简而言之,长途话费取决于你的通话是否跨区,漫游费取决于你的号码是否跨区。
当然,这是在通讯技术和网络尚不发达的年代下的合理收费。随着后来的3G网络建设逐步成熟,已然不存在网络资源不足的问题。证据就是,三大运营商的大部分3G、4G套餐都已看不到漫游费和长途费用的身影。
2008年,工信部规定国内漫游费上限为0.6元/分钟。
2012年,工信部数据显示当年国内移动漫游费收入达到718.5亿元,占移动通讯收入比为8%至10%左右。
2015年8月1日起,中国移动已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取消长途、漫游费用。
2016年4月20日,新华社发表文章《手机国内漫游费何时能取消?》,呼吁全面取消漫游费。
在总理于两会上发出“最后通牒”后,今天三大运营商已宣布于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23年的国内漫游费即将终结。
不仅仅是国内漫游费,国际漫游费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宣布下调,届时“一带一路”沿线全部64个国家的国际漫游费下调至0.99元/分钟。
国际漫游费的定价主要由国内运营商与国际运营商谈判决定,资费的下调可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
欧盟甚至于2015年12月取消境内所有国家间的手机漫游费,相信终有一天漫游费这一象征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间隔阂的收费标准将完全从地球上消失。
欧盟已于2015年12月宣布取消成员国之间的漫游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