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转型

游客 2017-03-07 11:14:18    200888 次浏览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百度李彦宏、腾讯马化腾等也均在两会上就人工智能发表业界观点。

实际上,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科技创新关键词,都与加速推动传统实体经济转型有关。

2013年两会的科技关键词,我们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应用”,在此前的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大幅下行,G D P增速从2011年的10 .3%陡降至7.7%,这也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增速。所以,在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而且,在其时政策的推动下,2013年更是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

再看2015年,“互联网 ”概念被首次写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迅速在我国掀起了一轮互联网创业浪潮,这一年因此也被称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元年。其背景是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再次陡增———最有代表性的是固定资产投资,201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15.7%,对比2013年的19.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足足下滑了3.9个百分点。而在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跌至10%,创下其时自2000年以来新低。

再看今年两会的科技关键词“人工智能”,我们更能体会到政府意识的与时俱进,甚至已经甩掉了依靠投资拉动稳增长的思维惯性,因为相比于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短期成效显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则是基于长远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布局。

实体经济下行之时,日子不好过,无论传统企业还是政府就越注重前沿科技创新,这是必然的,更是必要的。过去中国经济过分靠投资拉动,内需严重不足,而过去几年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贡献就是通过更加高效的信息匹配,实现了人与服务的链接。

但是,任何一轮产业升级都是技术升级,中国经济只有借助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而非简单的应用创新,才能破除当下的经济周期,这也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所在。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创新,主要集中在服务和产品流通环节,对制造业没有足够的穿透力,更为重要的是,在资本的加持之下,单纯做应用的移动互联网项目近两年发展飞快,目前除了个别细分领域,整个行业的红利已经释放殆尽。

我国实体经济在不断增大的下行压力下,还需要找到更为强劲的动力源,而人工智能则居于技术创新金字塔的塔尖。对于这一点,李彦宏在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阐述得很清楚,他指出,将来“中国制造”要想变得有竞争力、要想真正转型升级,最需要依靠的是人工智能技术,而不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李彦宏的观点可能有一些激进,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人口智能之于中国科技、乃至中国经济的未来均至关重要,对这一点则是没有争议的。而当下国家层面正在引导的人工智能战略,在执行层面则需要更多地依靠国内科技企业———因为与人工智能研发的强国美国有所不同,我国高校在研发实力上相对欠缺,几乎不可能担负起人工智能这种尖端课题。

在传统实体经济持续下行之下,要把深陷产能“过剩”“低端”泥潭的传统实体经济拉上岸,归根到底还得看科技创新的速度和深度,对此,已经成为当下政产学界的共识。而对于今年两会重点提及的“人工智能”、以及未来还将兴起的其他新兴科技,政府则不仅应起到及时政策引导之责,而且在相关法律法规上还应该尽快完善落实到位,比如无人驾驶立法等,如此,才能给传统企业主动转型、科技型企业进一步拥抱创新,持续提供一个肥沃的创新土壤。(作者系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