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品牌净化器深陷“质量危机”
难掩颓势再上黑榜
■本报记者 贾 丽
在空气净化器火爆的今天,有部分品牌却贴着外资的标签,在我国相关部门的抽检中屡屡现形。
日前,质检总局通报2016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2016年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情况,空气净化器不合格率23.2%。按商品进口国别划分,日本、韩国等国的进口商品数量相对较多,不合格商品检出率相对较高。而此前,夏普、戴森等外资品牌也屡屡登上有关部门和机构抽检的黑榜,外资品牌净化器的质量问题在大规模爆发。
去年,中消协发布空气净化器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商家宣传功能非常多,但并未注明去除甲醛和除菌率具体数据,且个别样机的标称与实测不符。而价格较贵的夏普、Blueair布鲁雅尔、SAMSUNG三星等外资品牌问题最多。那么问题究竟在哪?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品牌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逐渐衰落,其在中国的品牌和管理团队也处于散漫状态,大部分外资在经历水土不服后难以将不良影响消化并有效转型。消费者应要理性选购,不要盲目迷信进口产品。”
记者走访苏宁门店时发现夏普等外资品牌的净化器正逐渐被排挤到边缘。一位店长表示:“前两年净化器刚兴起的时候,夏普品牌非常受欢迎,消费者对外资品牌很认可,但由于这一品牌产品返修率比较高,销量大幅下滑。消费者普遍反映夏普产品的售后人员很难联系上,产品配件和维修人员上门收费较高。”
夏普等屡屡上黑榜
外资品牌净化器被指暴利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相关部门已开始对净化器等产品的经销商和厂商行一轮整改和复查,并加大监管力度。
近日,江苏检验检疫局表示,将责令不合格商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整改复查,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依法查处,加强对同类商品共性问题的跟踪抽查。
山东检验检疫局要求相关经销商退货、销毁,同时对涉及标识等不合格的商品,要求相关经销商采取整改复查。
检验检疫局方面提示称,消费者应不要盲目迷信进口产品,尽量从正规的渠道购买,避免买到假货、仿货;选购时要注意留心产品的标识标签,从可以获取产品的有用信息,信息和产品不符的尽量不要购买。
实际,净化器市场乱象已存在多年。众多外资品牌都是我国各地相关部门和机构抽检不合格榜单上的“常客”。
去年,中消协工作人员以消费者身份从北京家电实体店等购买了16个品牌24款空气净化器产品,其中有16款宣称能除甲醛,商家宣传功能非常多,但并未注明去除甲醛和除菌率具体数据,且个别样机的标称与实测不符。而价格较贵的夏普、Blueair布鲁雅尔、SAMSUNG三星等外资品牌问题最多。此后,多地机构发布数据称,夏普、飞利浦等空气净化器产品存在大量虚标,无论是甲醛去除率还是PM2.5的去除率都达不到标注和宣称的水平。
家电行业观察家刘步尘表示:“净化器行业乱象丛生,归结在于两个管理的不到位。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强监管,而涉案企业本身管理散漫,技术研发力度不够,自我约束力缺失。”
而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外资品牌净化器,实际成本被业内人士直指“非常低廉”。
“从净化器的技术含量和原材料来看,目前市场上较高端净化器的成本也仅达到千元,不足以支撑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售价,而外资品牌净化器的滤芯非常昂贵,这些都是消耗品,成本也仅在几十元到百元,其产品暴利可见一斑。”一位净化器经销商向记者表示。
“夏普净化器现在我们上架的比较少,前两年净化器刚兴起的时候,夏普品牌非常受欢迎,消费者对外资品牌很认可,但由于这一品牌产品返修率比较高,这几年质量和效果好的国产净化器大规模上市,夏普、飞利浦等外资品牌净化器销量大幅下滑。净化器产品主要靠口碑,如果消费者不认可,那么品牌就毫无意义。这几年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苏宁门店的一位店长告诉记者:“消费者普遍反映夏普产品的售后人员很难联系上,产品配件和维修人员上门收费较高。”
“去年中国出台空气净化器新国标,新国标在洁净空气量、累计净化量、噪音指数能效等方面的标准比原来严格很多,很多研发能力不强的厂商不重视消费者或者直接移植海外其他国家的标准,不能生产出符合我国净化标准的净化器,所以被有关部门和机构屡次检查出不合格。”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
新国标正式实施后,净化器市场出现分化,市场格局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资品牌净化器独大的局面已被打破,国产品牌快速崛起抢占市场,部分国产品牌也开始收复失地。
2016年3月1日,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新国标正式实施(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以及2017年年初首个空气净化器中国环境标志标准,标志着我国对空气净化器产品的评价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标准对消费者广泛关注的技术参数提出了要求,对产品的适用面积、净化寿命的计算都给出明确说明。
然而从记者在市场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实体店销售的大部分空气净化器产品标明是采用新国标生产,但对洁净空气量(CADR)、颗粒物的累积净化量的标示较为模糊,部分知名的国产品牌对相关技术参数都有标示,但这些指标在大部分外资品牌的机器和说明书上却很难看到。市场上仍然存在产品虚标、乱标等现象。
“新国标的实施,让很多后起的国产净化器品牌看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以质量和口碑取胜,反而受到消费者青睐。而外资品牌更多在推新品时都标榜自己的产品远高于现有的‘新国标’,在价格上保持高位,却不实用,对PM2.5这些颗粒的净化要求降低,难以接地气,不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在目前的市场上,一批国产品牌正在快速崛起,而前几年在市场上独大的飞利浦、夏普等外资品牌净化器却被排挤到市场边缘。”业内观察人士如是说。
核心技术团队大规模离职
在过去几年,以夏普、飞利浦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占据净化器市场大半江山,而如今却走下神坛。为何外资品牌开始由兴转衰?
外资企业本身的没落成为其产品质量不能稳定的主因。以夏普为例,近年来,夏普遭遇了大规模财务危机,深陷经营困境,最终未逃离被出售的命运。在夏普深陷泥潭之际,去年8月份,富士康宣布正式完成对夏普的收购,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富士康出资约38亿美元获得夏普66%股权,鸿海集团副总裁戴正吴将出任夏普新CEO。
而在这一次收购后,富士康开始了对夏普的全面整合。去年夏普高层经历了一次大震荡,目前夏普业务完全由富士康方面的团队接管。
“富士康进来以后,夏普的整个品牌团队全部换人,高层也经历了一次大换血,现在夏普的中国团队很难联系上。”一位夏普前管理层人士向记者透露。
梁振鹏透露:“夏普被富士康收购后,目前富士康正对其进行整合,这影响了夏普生产的稳定。同时,其技术管理团队不稳定,此前夏普很多日方人员,因整合而被辞退或自行离职,夏普产品品质也受到影响。作为消费电子代工巨头,富士康收购夏普是看中其黑电生产能力和资源,未来富士康将主导夏普重点发力液晶电子和液晶电视,其对白电并不重视。”
“夏普应尽快重视国家标准,同时加大研发力度。此前夏普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整体陷入财务困境,公司整体被出售,很多财务和技术人员大规模离职,产品质量严重不稳定,对夏普的品牌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夏普空气净化器卖得很暴利,如果夏普不加快研发,生产出符合中国标准的净化器,其将很快被市场抛弃。”业内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