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新
原标题:李开新:360做手机不是玩票
360坚持选择做手机更深层次的原因,作为一家PC时代发展壮大的互联网软件公司,在移动互联网,乃至在向更多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互联演进的万物互联网阶段,软件商对于硬件商底层开放权限和自建生态的担忧]
“所有死掉的手机公司,都是到了一定阶段,自己的欲望没有控制住。”
被很多人认为长相酷似张嘉译的李开新,于2016年12月27日升任360手机总裁,负责新兴的360手机业务。
这一年,360董事长、360手机业务创始人周鸿祎,对于手机业务方向,刚刚经历了一场思路的蜕变——“所谓硬件彻底免费、硬件不赚钱,这种商业模式其实不对。”
之前,他称自己是“硬件免费”模式的倡导者——该模式前景在业界尚存在争议。
周鸿祎希望“变”,而新兴的手机业务需要“稳”。于是,身上带着华为老将、荣耀功臣等标签的李开新临危受命,成为360手机新帅。
“我确认,360做手机不是玩票。”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李开新肯定地说。
“玩票还是认真”
“我当时问老周(周鸿祎),是认真做手机,还是玩个票?如果你认真,我就来。如果想玩票的话,确实,这不是短时间能做下来的。”李开新回忆道。
关于这位360手机新晋总裁的公开资料不多。李开新出身于华为荣耀,曾任华为荣耀销售副总裁,2016年加盟360后,历任360手机执行副总裁、总裁。
“从2004年开始,从消费者知道、圈子接受华为品牌,到2012年,中间用了七八年时间。360做手机,就算我们赶上这个时代好一点,在互联网上的积累好一点,三年、五年也是需要的。”李开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周鸿祎则看中手机业务对于360公司的重要性,360过去是个软件公司,以后会逐步做硬件产品,不管以后是人工智能,还是智能硬件其他品类,但目前最成熟的智能硬件产品就是手机了,所以,360坚持选择做手机。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作为一家PC时代发展壮大的互联网软件公司,在移动互联网,乃至在向更多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互联演进的万物互联网阶段,软件商对于硬件商底层开放权限和自建生态的担忧。
事实上,在360内部,所有的技术人员都知道,PC时代终端的主流操作系统是Windows,Windows对于工具类软件是授权充分和底层开放的,而在智能手机上,苹果iOS是封闭的,基于Android改进的OS,主流厂商也在仿照iOS自成体系——软件商在硬件平台的生存空间大不如前,这正是促使周鸿祎下决心做手机的关键原因。
2015年以来,不乏其他互联网企业切入硬件领域的其他案例,如阿里巴巴5.9亿美元投资魅族;乐视网宣布做手机并累计投资超过38亿港元持有酷派多数股权。
从2014年底和酷派成立合资公司奇酷科技,持有酷派旗下大神品牌手机业务,到2015年收购酷派持有的奇酷多数股权,并将奇酷大神、奇酷360手机改名为360手机,360在智能手机行业终于有了一片独立天地。
不过,2014年前后蜂拥进入智能手机行业的创业公司们纷纷偃旗息鼓,乐视手机也遇到资金链挑战的当下,同样作为新晋品牌的360手机,如何跨越“安全线”、实现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仍是这类公司当前的使命。
“回归商业本质”,无论是公开演讲还是接受采访,李开新在手机业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和周鸿祎的最新观点不谋而合。
“从集团业务角度,必须要把它(手机业务)做起来,只不过,老周(周鸿祎)之前希望它更快地成长起来,现在他觉得,要根据产业规律让它稳步地、健康地成长起来。只有这样,用户对于360才更有黏性、更有价值。”李开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希望突破“安全线”
“最早,大家对360的关注是基于对老周(周鸿祎)的关注,对他做手机这件事情的关注。老周做手机是做成还是做不成,这都需要时间来证明。”
在这两年里,无论奇酷、360手机,还是公司架构、业务方向、人事组织,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随着行业格局、竞争形势、资金形势的改变,以及对行业规律的重新认识,主导者周鸿祎的思路也出现了改变。其中最令业界印象深刻的是,他从一位坚定的“硬件免费”论的倡导者,变成了反对者。
“我一直在反思,硬件和软件的游戏规则不一样。”去年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周鸿祎曾表示,“硬件本身有良好的利润,企业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我们的手机也要回归初心。不在于它有多大量,做500万还是50万,都是要把‘安全手机’硬件做到极致。”周鸿祎说。
从小米到乐视,互联网厂商企业切入手机硬件领域,都曾经有过主打“性价比”乃至倡导“不赚钱”以追求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的时期,从而获得互联网用户,提升公司估值。
但无论小米还是乐视,都先后淡化或降低了补贴色彩。在没有巨大资本愿意持续支持的情况下,对硬件的持续补贴迅速演变成“无底洞”。事实上,在反思“蒙眼狂奔”时,乐视创始人贾跃亭也表示,烧钱追求规模扩张时粮草不济。
事实上,2016年,周鸿祎的态度转变,以及360手机对手机硬件补贴的刹车,也有上述原因存在。
是用大量补贴和炒作谋求出货量短期突破,还是循环发展、通过差异化和用户口碑稳步发展,继而在品牌和出货量方面“厚积薄发”。
显然,360手机,更确切的是李开新,更多地相信后者。
“如果是到达千万量级,同样一款产品每件亏10元,一千万量级的产品就是1亿元,百万级就是1000万元,这对公司的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李开新表示,“短期的销量,带来高的关注度,也只是暂时的,功夫要花在产品上。”
他也认为,手机行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高、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和产业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和五年前的环境相比,产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多做手机的公司最后出现问题,都是因为太冒进、扩张得太快,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越是体量大,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越麻烦。”李开新说,只不过,从供应链管理角度,达到“千万级”年出货量对于一家手机公司的安全生存也很关键。
“手机作为一类消费品,不存在永远上不了桌的情况,也不会因为来晚了而上不了桌,关键是,做出的东西符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李开新说。
360做手机探索路径:
●2012年与海尔联合发布一款特供机“海尔超级战舰”。
●2014年两次累计投资4.54亿美元与酷派成立合资公司奇酷科技,360占股49.5%,酷派占股50.5%,持有酷派旗下大神品牌手机业务。
●2015年收购酷派持有的奇酷多数股权,结束与酷派合作,并将奇酷大神、奇酷360手机整体改名为360手机。
●2016年设立了F(舒适)、N(畅快)和Q(科技)三大产品系列并陆续推出新品;11月初进行人员调整,祝芳浩不再担任360手机总裁一职,同时李开新接任,负责360手机日常所有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