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继“共享单车”后,时尚、酷炫的“共享汽车”又亮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余个大中城市,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早已经进入汽车社会,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汽车的保有量都在急剧增长。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拥堵日益严重。即便是在农村,买车也正成为年轻一代的标配需求。未来,群众的购买力还会进一步增强,对汽车的需求量也会持续上扬。不过,与日俱增的私家车在满足个人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伴有挤占公共交通空间、加剧环境污染、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一些大城市之所以限牌、限号,很大原因就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减轻大气污染。当然,造成拥堵和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不能把板子完全打在私家车身上。至于造成资源浪费,主要是基于中国私家车使用率太低,许多时间就呆在车库里。一边是汽车需求有增无减,一边是负面影响持续扩大,中国正经历汽车社会“成长的烦恼”。
现在,共享汽车来了。这是一种介于公共交通和私家车之间的驾车出行方式,虽然这种共享经济模式在欧美等国已经有10多年的应用,但在中国市场上还属于新生事物。目前,国内的共享汽车多是新能源汽车,投入车辆多的城市有数千辆,少的则有几百辆,整个市场尚处于萌芽、培育阶段。倘若共享汽车能降低公众对私家车的需求,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缓解大中城市“出行难”“出行贵”等问题。不过,这一切尚处于“倘若”阶段,关键要看这种出行方式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私家车出行。换句话说,共享汽车来了,人们还要不要再买车?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看共享汽车能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从共享汽车的现状来看,它对公众的最大吸引力就是经济实惠。不管是与搭乘出租车还是与开私家车相比,这一吸引力足够诱人。这与网约车、共享单车刚普及时一样,给了共享汽车无限宽广的市场空间。但羁绊同样摆在面前,那就是共享汽车的数量和取放问题。媒体对广州市场上的共享汽车体验后就发现,“要么车难找,要么车难还”。与使用费用和乘客素养相比,这两点更为致命。如果没有足够量的汽车,没有足够方便的取放服务,就不可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也就不可能代替私家车。共享汽车的发展刚刚起步,还有大量难关需攻克。它能在公众出行中扮演多大角色,能不能像共享单车一样普及,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共享汽车的发展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需要解决上牌、取放等问题。对于一个颇具成长性的行业,解决资金问题的难度应该不大,难就难在管理和服务上。与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共享汽车占用的城市空间和道路资源比较多,而这不是企业本身能完全解决的,需要看政府管理部门的态度和举措。如今,各地交通管理部门都尚未出台共享汽车管理细则,但一个好的信号是,各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均表达了对这类新兴出行方式的鼓励态度。而北京市更是先行一步,北京市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已计划将二、三环40余处高架桥下的空间改造作为共享汽车租赁点。对于可以预见积极效果的新生事物,管理部门理应予以鼓励,并在配套政策上予以帮扶,要管理但不要扼制,保证其积极效果最大化。
共享单车、网约车、共享汽车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有助于缓解中国汽车社会“成长的烦恼”。至于人们还要不要买车,要看这些共享新模式的未来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