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中概股回归上演荒诞剧:粗暴“圈钱”难逃监管限制

游客 2017-02-21 08:11:37    201152 次浏览

黄思瑜

中概股回归的诱惑在2015年时膨胀到了极致。彼时A股市场掀起一轮中概股回归热潮,二级市场被借壳股也因此上演“乌鸡变凤凰”的神话,飞涨的股价不断刷新纪录。这让垂涎巨额收益的股东们待到股票解禁时便疯狂减持套现,身家变魔术般暴涨,留给投资者的却是承压的股价。

相较股价狂欢一浪高过一浪,借壳“回家”后的中概股们的基本面并未因换上“新衣”而有所改观或者突破,甚至有些陷入更为难堪的处境。当泡沫破碎,这些个股的股价也大幅缩水。这不免让市场质疑,中概股纷纷借壳回归A股主要目的是为了圈钱套利。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认为,因中概股题材较为特殊且A股市场缺乏相应标的,回归对A股市场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但不可否认,有些中概股回归并非是为了公司及投资者利益最大化考虑,而是为了套利。

 估值差诱惑大股东“急红眼”忙套现

于2015年3月24日登陆A股创业板的暴风集团(300431.SZ,原为“暴风科技”)是第一个解除VIE架构,回A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该公司原本计划赴美上市,但最终掉头转向A股市场,自2010年就着手准备拆分VIE结构,直至A股上市,历时5年左右。这之后便陆续有多家公司宣布回归A股。

已经在海外上市并退市回归A股的中概股分众传媒也备受市场关注,其先是将目光瞄向了宏达新材(002211.SZ),但因宏达新材及其实际控制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使得两者“联姻”陡然生变,于是火速实施B计划,与七喜控股(002027.SZ)牵手,并于2015年8月底发布重组预案,当年12月底宣告完成借壳上市。

巨人网络与世纪游轮(002558.SZ)的“联姻”契约签于2015年9月30日,一个月后出炉重组方案。

除了A股主板、中小创业板之外,新三板也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途径之一,如:放弃境外上市拆红筹的中搜网络(430339.OC),从美退市的世纪佳缘与百合网(834214.OC)合并登陆新三板,互动百科(835799.OC)拆除VIE结构、回归境内资本市场。

境内外市场的估值差、已回归股票暴涨的股价无疑成为中概股前拥后簇回归A股的“诱惑”。暴风集团上市后连续拉出29个涨停板,股价由上市时的7.14元/股飙升到157元/股那天才打开涨停板,之后再用11个交易日将股价冲高至327.01元/股,至此也成为该股的历史最高价。分众传媒自2015年9月2日复牌后连续收出7个涨停,在获得证监会批准后又连续走出4个涨停板,股价最高时较复牌前涨超4倍。被巨人网络借壳的世纪游轮更是在复牌之后,股价飞天,在游资的主推力下连续拉出20个涨停板。

从分众传媒、巨人网络境外退市前和回归A股后的市值和市盈率看,两家公司市值和市盈率均出现了大幅提升。分众传媒在美国退市时总估值35亿美元(约220亿元人民币),当前总股本为87.37亿股,总市值为1050.17亿元,动态市盈率为25.94倍。在纽交所上市的巨人网络私有化后股价定格于11.92美元/股,市值为28.56亿美元,动态市盈率为16.33倍,而如今在A股的最新股价为73.30元/股,总市值达到1236.56亿元,动态市盈率达到502.7倍。

股价飞天、市值飙升的背后则为壳买卖者及股东财富的急剧暴增。这也让垂涎巨额收益的股东们一等到限售股解禁便急切减持套现,甚至有卖壳者通过减持实现身家暴涨。

借壳上市后的分众传媒于2016年12月29日迎来第一批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解禁,数量达到30.36亿股,占总股本的34.75%,按当前市价算解禁市值为364.93亿元。而就在上述股解禁之后,分众传媒在1月9日、2月14日、2月15日频频现身大宗交易平台,累计成交近70笔,合计成交3.84亿股,占总股本比例约4.4%,合计成交金额48.31亿元。而在大量大宗交易频频发生的同时,分众传媒近期的股价也频频承压,相较于去年12月底接近解禁时约15元左右的股价,至今年2月20日下跌近20%,且2月15日开始该股连续两日遭遇重挫。

此外,近期世纪游轮也频频现身大宗交易。根据该公司2月10日公告,其中较大一部分是来自其前董事长彭建虎在1月20日~2月10日期间减持的4693万股,减持均价为56元/股,套现金额高达26.28亿元;彭建虎之子彭俊珩也于2016年11月减持了1457.23万股。此次减持后,彭建虎父子合计持股8434.78万股,占比4.9999%。世纪游轮最新股价为73.30元/股,这意味着随着彭建虎父子的持续减持套现,其身家也有望进一步暴涨。而戏剧且讽刺的是,彭建虎此前当家世纪游轮,身家徘徊在10来亿元,如今将壳转手一卖,身家却飙涨。

  基本面难堪被指归来为“套利”

而股东高位套现的背后,部分回归A股后的中概股在基本面上并未显示出较大的飞跃,有些甚至还走向了下坡路。这不免让多方市场人士质疑,中概股借壳回归A股上市,目的是为了圈钱套利。不禁让人思索,中概股走上回归路到底给了市场怎样的指导意义?

暴风集团“晒出”回国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显示,2015年度,该公司实现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313.23%,但这1.73亿元中有1.04亿元来自于转让子公司暴风魔镜部分股权带来的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为62.15%。而2016年没有了大额投资收益之后的暴风集团业绩被打回原形,甚至同比走向下坡路。该公司2016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935.1万元,同比下降18.94%;同时对2016年度业绩进行了预告,预计净利润在1735万元~6932万元区间,同比下降60%~89.99%。

回到A股市场化身世纪游轮的巨人网络,在业绩方面并没有实现突破,反而不及从前。该公司在2016年三季报中预计,全年净利润在10.15亿元~10.62亿元区间,同比上涨316.10%~335.36%。但借壳前的巨人网络2012年~2014年以及2015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2.37亿元、13.12亿元、11.59亿元以及2.18亿元。

股价飞涨、业绩无改善甚至下滑,中概股回归A股给资本市场普遍的印象是“套利”。“不建议中概股回归A股,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且从海外回来是否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也没有更多的市场证明。”一位券商资深人士表示。

在桂浩明看来,促使中概股集体回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境内外市场存在估值上的差异,特别是2014年以来股市活跃,属于新经济范畴的企业股票在市场上往往能够获得很高的估值,同类企业在中国上市比在美国上市,市值会大得多,“多数企业觉得在境外上市不划算”;另一方面,美国股市实行注册制,上市相对容易,但事中及事后的监管极严厉,除了时常受到监管部门聆讯以外,也常常会被诸如“浑水”这样的以揭丑为业的公司炮轰与做空,并且不时陷入诉讼之中,以致有中概股在美国上市一段时间后主动选择退市。

“中概股回来,主要跟回归的目的有关系,企业都有选择不同地方上市的权利,但是回归应该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不能是为了逃避监管或者是为了套利。”桂浩明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自去年5月份证监会表态“正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之后,今年2月10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讲话称,去年初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另外,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标准不比美国等其他市场低。

这让市场猜测,中概股回归中国资本市场将受到限制。“这次比较明确,进行限制还是应该的。”桂浩明表示。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