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世代编者按】科技博客 VentureBeat 近日撰文称,仅仅五年之前,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还像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在今年的 CES 上,自动驾驶热潮却席卷了整个展会,现场演示、强强合作与产品发布谋杀了无数菲林。那么,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究竟近况如何?
如果我们对整个自动驾驶市场进行一番梳理,就会发现,在全世界 14 大汽车制造商中,有 13 家都公布了自动驾驶汽车计划,而世界上 14 大科技公司中,醉心于自动驾驶技术的也达到了 12 家。
这场史无前例的自动驾驶热潮也让行内人才身价飙升,在一次次兼并与收购中,人才的平均身价已高达千万美元。
厂商们花大价钱投入自动驾驶技术是因为它们看到了该技术改变整个行业的能力,未来自动驾驶甚至能创造新的社会文化,如果人们将家和办公室都搬进车中,汽车厂商们可不愿站在旁边看别人大快朵颐。
投资者对这种群雄逐鹿的状态也十分感兴趣,他们迫切想知道汽车厂商是否会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亦或单纯依赖他人?或者搞强强联手?未来自动驾驶汽车是要卖给私人消费者还是拼车服务提供商呢?打车服务提供商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又扮演什么角色?
不断变化的价值链
如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价值链的三个高层级分别为:
1. 服务提供商(如拼车、租车和打车服务提供商);
2. 技术提供商(包括软硬件两方面);
3. 汽车制造商。
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价值链参与厂商众多
研究显示,许多厂商都处在跨层级的位置,比如特斯拉,它们既是汽车制造商,也是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商。此外,许多原本只在某一层级活动的厂商现在也开始向其他层级扩展并在此投入大量的资源。这其中的代表便是宝马旗下的租车和打车服务提供商 ReachNow。业内人士认为,它们迈出这一步也是担心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价值链上奋力搏杀的公司们都希望在战斗结束后稳固自己应有的地位。
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三国杀:合作结盟来降低未来风险
除了投资、兼并和抢人,各家公司还开始了各自的合作结盟之路,这也是保证自己未来能占有一席之地的有效方式。
许多公司已经看到了地图对未来自动驾驶行业的重要性,因此除了自行测绘并完成地图的搭建,许多厂商还选择共同出钱购买地图数据。举例来说,2015 年 8 月,德国汽车三强(宝马、奥迪、奔驰)出资 30 亿美元买走了 Here 地图;去年 7 月,Uber 宣布将花 5 亿美元“记下”世界各地的道路情况;去年 12 月,Mobileye 则宣布与 Here 地图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手上的地图数据。
图中棕色色块代表各家厂商的合作关系
除此之外,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还出现了以下有趣的情况:
1. 那些与主要技术提供商合作的公司自己也在私下开发自动驾驶系统。举例来说,沃尔沃除了为 Uber 提供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但自己也在推进 Drive Me 系统的研发计划。
2. 价值链上的企业分分合合已成常态化。特斯拉的车辆出现致命事故后,它们与 Mobileye 就闹掰了,而百度与宝马之间因为理念分歧和开发速度问题也最终劳燕分飞。未来,许多原本打得火热的公司恐怕也会走上陌路。
3. 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与打车服务提供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丰田与 Uber、通用与 Lyft。其实有许多人并不看好打车服务提供商的未来,因为它们最为倚仗的司机资源在自动驾驶时代根本一文不值,而车辆的制造、保养等是汽车制造商的老本行。不过,这种判断也有失偏颇,Uber 等公司最为宝贵的资源其实是用户渗透率,因此它们在自动驾驶时代也有自己的话语权。
监管部门如影随形
除了关注价值链上三个层级的公司,监管部门、司机和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看法也非常重要。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各级政府对自动驾驶技术暂时都持支持态度,它们都看中了该技术对交通事故、拥堵、缓解停车紧张和方便市民出行上的奇效。不过,监管部门也非常谨慎,它们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非常看重。该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特斯拉致命车祸这样的小插曲,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依然表示,Autopilot 能降低 40% 的事故率。
不过,随着该技术逐渐进入主流并从高端产品线下放至普通消费级市场,它对许多行业的就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NPR 认为,自动驾驶技术会成为卡车司机们的梦魇,而卡车司机是美国许多州最常见的工作。
卡车司机是美国许多州最常见的工作(图中青色部分)
同时,随着路上自动驾驶车辆的逐渐增多,厂商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向公众宣传,让他们对自动驾驶车辆建立正确的认知。
过去五年中,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速度几乎达到预期的两倍,在下一个五年里,它肯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