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发展势不可挡,媒体行业也没能“逃过此劫”,机器写稿效率高于人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产出稿件内容,减少了写稿的工作量不说,还能让报道更加及时,信息传递更加快捷,今天我们就细数一下那些抢走记者饭碗的机器人。
媒体界的“小叮当”,开启写稿新方式
以上这段报道出自《华盛顿邮报》的写稿机器人——Heliograf,灵活的文字,专业的语言,让人难以相信这段文字出自机器人之手,但这确实是一个事实,Heliograf从去年里约奥运会开始撰写一些新闻,主要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快速生成一些简单的信息作为报道,并且在推特上发布,在之后的应用中,Heliograf进行了升级,能用更加专业的评论语气和分析事情的思路来写稿,写出来的成品也更加贴近人类的水平。
Heliograf 自动写文章的时候,需要编辑设置故事模板,设定好关键词,然后Heliograf便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写出不同的稿件。
除了《华尔街邮报》的机器人Heliograf之外,美联社也拥有自己的写稿机器人,美联社从 2014 年开始和提供自动化写作服务的公司 Automated Insights 合作,让机器人读取财报,然后按照编辑预先设定的框架,自动生成偏向于数据分析的财经新闻。
在国外写稿机器人令人赞叹时,国内也有公司自己研发了自己的写稿机器人,今日头条头条实验室研发的机器人张小明就是国内第一款可以报道奥运赛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里约奥运会开赛一周,机器人张小明“写”的稿件就在媒体上发布,其速度之快,一天能够写出30-40篇稿件,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进行报道,据了解,张小明主要报道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和女足的比赛,6天共“写”出超过200篇的稿件,其速度让人类望尘莫及。
机器人写稿并不会代替记者职业,文字工作者的“春天”即将来临
人工智能有望代替人类的许多工作,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人,教室里监考的老师,那么会写稿的机器人是否会代替记者这个职业呢?
研究出写稿机器人“小南”的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万小军教授在采访中表示,机器人不会取代人类,简而言之,就是机器人写稿与人类写稿并不冲突,比如在采访中,机器人并不像采访者一般坐在被采访者的对面进行谈话,也无法对被采访者的语言进行整理,在这一方面,机器目前尚且比不过人类。
《华盛顿邮报》数据创新中心的负责人 Jeremy Gilbert也表示,写稿机器人不太可能取代记者的工作,它们只是为了将记者从单调、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关注那些更加复杂,更加需要人类思考的东西,同时也能降低写作的成本。
当下有许多人的工作都是重复、无聊、且枯燥的,日复一日的工作都是为了维持这个社会的正常运行,但是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将这些人从现有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写稿机器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些不需要太多逻辑,仅需要对素材信息进行整合的稿件完全可以由机器人代写,将这样的“体力活”教给有着超高效率的机器人,不仅节省时间,还能节省人力成本,让人类投身到更加高级,更高有意义的工作中去,这不管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有着建设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