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家电也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围绕产品智能化,制造自动化,家电品牌已经布好了棋局。然而对于人工智能,有人觉得它前途无量,有人觉得它外热内冷还不到火候。有推动的力量,有质疑的声音,智能家电就这样走进2017。
智能盛世 势不可挡
10年前,你能想象到可以网上打车、网上订餐、网上挂号、网上订票,甚至买房买车吗?“互联网 ”时代,让这些曾经的 “痴人说梦”’成为生活日常。如今,这股风潮也以不可抵挡的强势姿态席卷着在外人看来略微传统的家电行业。
“前几年,我们都在谈论互联网 ,互联网改造了各行各业。后面的20年就是人工智能 ,每个行业都会被人工智能所改造。”张永谦,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公司商务副总裁,对笔者说。
以空调为例,市面上已经涌现出大量差异化智能单品,如,可以对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周围空间进行认知,通过云网络、连接到设备的传感器和摄像头收集数据,并借助无结构数据进行学习的LG Whisen系列双空调;具备自动清洁功能的海尔智能自清洁空调、Siri语音控制的海尔劲铂Homekit空调、能自学用户行为习惯、记录分析能耗情况并自动调整运行模式的节能环保Dawn系列智能空调;基于腾讯物联云技术,通过手机QQ控制家电运行状态的美的儿童智能空调等等。可见,智能化已成为家电行业下一个角逐的战场。
“智能化是家电行业未来重要的增量空间,借由智能化的手段、可以大限度的提高用户体验。”海信科龙空调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志刚说:“以空调为例,每个消费者对空调温度、风量等参数需求各有差异,而智能空调的问世恰恰解决了这一痛点,搭载人工智能的空调可以自主学习,分析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从而达到自主运转。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又响应了节能减排的号召。”
智能化为家电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据中怡康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智能家电生态将会成为行业主流,预计智能电视的零售额渗透率将达到93%;智能白电的零售额规模达到709亿元,零售额渗透率将达到23.9%。
盛世之下不无隐忧
然而,盛世之下不无隐忧。体验略显不足、技术稍显弱势,家电智能化确实还欠些火候。
如,部分家电的APP控制功能,这种单纯的将家电和手机使用捆绑在一起的组合,并没有带给我们真正的智能。以洗衣机为例,通过App远程操控洗衣机运转,并能随时获知洗衣剩余时间。听起来倒是很方便,但事实上不论是出门在外还是在家中,很少有随时暂停或启动洗衣机的需求,在设定洗衣程序时就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时间,又何必使用手机远程操作。又如某些智能冰箱的屏幕能看电视剧、录入食材后会提醒是否过期,甚至还能直接在线购物,这些新鲜的功能看起来比较高端、先进,但实际上并不能给大家带来太多的便利,只会为用户提高购买成本。智能电视也是如此,驱蚊功能、一屏双显、手势操控等等过多鸡肋功能一直被消费者诟病。
的确,不论从实用性还是使用体验上来看,当前的智能家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工智能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即便诸如语音控制等应用在家电上已经可以落地,但未来的发展空间依然较大。要达到完整意义上的智能还需要时间。”张永谦说。而这个时间,张永谦给出的是5年,“今年比去年上智能的厂家会多很多,但是依旧集中在高端产品,想要把产品做到平民化、普及化,同时又好用的话,四五年的时间肯定是要的。”
王志刚也坦言,目前的智能化属于初级阶段,技术不成熟、用户体验差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对于用户体验方面,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客户觉得不是刚性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厂商来说,丰富产品功能是竞争所需,一款产品需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对商家及其产品本身都是利好的。”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同时他也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5G通讯网络的完善以及消费结构的调整,智能化家电是大势所趋。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也认为,现阶段智能升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将会逐步淘汰,高品质的智能化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他同时指出,企业推出的产品是否能够抓住消费者的痛点,让用户真正进入到“懒人模式”,是市场竞争的根本所在。
小结
由此可见,对处在与人工智能结合初期的家电产品来说,要想真正达到“懒人模式”,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其实人工智能不止在家电领域,在任何领域都还属于初级阶段,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
我们虽然急迫的期望人工智能技术迸发的那一刻,更期望席卷市场的现象级产品能够诞生,就如同当年智能手机强势秒杀功能机一般,但目前我们所能做的更多还是等待。
而这个等待的时间或许不会太长,就如同上文中张永谦所说的那样——5年。我们共同期待五年后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