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电子商务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但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的现象仍并存,农业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侧。对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因此要从产业、生产、经营等三个方面展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三农”新电商。
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品种品牌品质协同提升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并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等四个方面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就是要将传统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者紧密融合,寻找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做好精深加工,更有利于产品的流通。如陕西苹果中有地理标志性的苹果能以较高价格售出,剩下的苹果由于外观色泽及大小等原因商品率低,农民只能以较低价卖出,收入并不能增加。若将商品率低的苹果进行深加工做成苹果汁、苹果醋、苹果干等食品系列,不仅促进了果业产业升级,而且农民的收入也可得到增加。围绕农产品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三产融合发展特色村镇,并进行休闲旅游开发,让农民参与其中,可真正做到提质增效。
“食品安全”、“食品质量”、“食品品牌”等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农产品能否“走出去”的关键。例如,“土豆姐姐”创立了“涌泉居生态马铃薯”品牌,并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聘请国际、国内的马铃薯专家采用国际先进的种植生产技术管理种植流程,严格按照国际健康标准生产出了高品质的马铃薯。农村电商带领农特产品走出去,有助于农产品品种、品质和品牌的提升。中央“一号文件”第5条指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
电子商务新引擎
促进“三农”全面发展
“电商扶贫”在2014年被正式纳入扶贫办的扶贫政策体系,并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开始实施。农村电商作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将农民种植的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各大城市,带动了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创业,拓展了农民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甘肃成县的“核桃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在网上卖核桃,实现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电商平台能够监测网上交易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人们的购买情况,精准反映农产品的需求状况。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利用物联网可监测农产品的生长环境,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更准确预测出农产品的产量。两者结合可达到供需匹配,能够有效解决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
电商将农村、农业、农民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有助于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促进农产品的充分流动和要素的有效配置,在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为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提供了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