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内地电影刚刚兴盛的时候,港片录像带成为了内地影迷熟知电影最好的方式。那个时候成龙、周星驰、徐克几乎家喻户晓。几十年的蜕变,香港电影人开始“北上”。从一开始,这批最先“吃螃蟹的人”就开始了水土不服,虽然这批人仍然活跃在第一线,但叫好叫座无法兼得也奠定了香港电影人北上的整体基调。
尤其是去年,港片或者香港电影人已经开始了抬头之势。而《西游:伏妖篇》和《功夫瑜伽》都是4亿成本起步的影片,重工业影片一直被认为是未来中国电影的方向。但国产电影质量的诟病似乎和市场发展规模并无法成正比,关于国产电影质量的讨论在去年年末也一度达到了顶峰。
《西游:伏妖篇》和《功夫瑜伽》都是大投资、大制作的影片外表,两部影片在春节档也经历了各种批评之声。但两部电影仍然被视为春节档的“头部资源”。
曾经的港片风采全然不再,而春节档开画影片最终的冠军归属由港人争夺,的确有着一些唏嘘和复杂。但相比之下,在重工业道路上走的更远的《西游:伏妖篇》真的被《功夫瑜伽》最终狙杀,成龙究竟强在哪里?而“周星驰”这个春节档为何“奇迹”不再?
《功夫瑜伽》:带着“注水”回巅峰?
这是香港电影本来的味道,也是成龙功夫喜剧熟悉的配方。用这句话来评价《功夫瑜伽》可能更为贴切,虽然满世界乱跑,有了鲜肉鲜花的加入,有了更好的特效和场面,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成龙的电影。
其实早在一开始,《功夫瑜伽》并不被看好。理由很简单,去年暑期档上映的《绝地逃亡》和贺岁档上映的《铁道飞虎》成绩并不出色,两个重要档期的“哑炮”的确让成龙有些尴尬。尽管成龙拿到了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但商业就是这样,不看好就是不看好。
预售票房的中规中矩,靠着上座率硬生生开始逆袭,这更像是成龙的“攻城拔寨”,一点一点开始蚕食,最终在结果上实现反转。而对于这部影片,很多影迷认为是成龙近期电影最好的一部,好并不在于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什么,而是一次“怀旧”,成龙巅峰时期的一次重塑。可以看出,成龙和唐季礼的第八次联手是成功的。或许没有谁比唐季礼导演更懂得如何将成龙的功夫喜剧发挥到极致,也没有谁比成龙更明白,在真正合家欢的档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圈粉。
尽管电影带来了一些创新,但观众记住的还是那个上蹿下跳,满世界乱跑的成龙,还是那个笑过之后带来一丝回味的成龙。电影工业的突出进步体现在了电影的细节上,例如带着狮子飙车这样的一些视觉特效。但电影的本质或者说核心还是一如既往,核心在故事,一个让观众满意的故事。
《功夫瑜伽》之所以展开逆袭,绝不单单是影片的质量让观众满意。当影片得到观众认可之后,背后的资本力量才开始彰显。耀莱影视的院线资源和微影时代的电商铺路,线上线下资源的齐力带动虽然比不上《西游:伏妖篇》的阵势,但绝对可以为这部影片保驾护航。
然而《功夫瑜伽》却率先被爆出“票房注水”,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注水”早就不是新鲜事儿,耀莱影视在《我不是潘金莲》映期末尾也曾被抓住“把柄”,而春节档开画的影片在外界看来似乎谁也并不“干净”。
4亿成本、超16亿票房、豆瓣5.3分,《功夫瑜伽》的确在春节档制造了惊喜不假,但真的是自己太强还是靠对手衬托,只能仁者见仁了。
《西游:伏妖篇》:票房后劲乏力比口碑崩盘更致命?
其实无论是早期的《大话西游》还是“西游”三部曲,周星驰和“西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西游IP的开发并不仅仅是周星驰一个人,但诙谐幽默又不失品味,且能让大众广泛熟知的可能只有周星驰。观众之所以爱看,是一种“情怀”。
《西游:伏妖篇》在上映之前,的确让影迷有一些担忧。这主要是集中在主演阵容上,认为主演阵容的演技并不足以支撑整部电影。那个时候,没有多少人怀疑,周星驰的故事是否会有太多的瑕疵?徐克把持的特效究竟过不过关?而最终,观众决定走入电影院来一探究竟的,仍然是对于电影的“情怀”。
预售1.76亿破纪录,上映首日超过3.5亿的单日票房破纪录,而在随后一连串的纪录都被打破。很多人惊讶电影市场规模的同时,也认为着《西游:伏妖篇》或许可以复制《美人鱼》的奇迹。
但这部电影经历了上映的红利期后突然放缓,先是单日冠军拱手让给了成龙,之后亚军的地位也被韩寒反超。如果了解今年春节档的影迷想必知道票补的集体回暖是催生春节档火热的重要原因,而后劲不足的《西游:伏妖篇》多少让人看到了缺乏了票补的足够支撑,口碑崩盘带来的危害是毁灭性的。
虽然周星驰电影从《西游:降魔篇》到《美人鱼》再到《西游:伏妖篇》口碑逐步下滑,但起码电影的票房得到了保障。而如今票房后劲不足对于周星驰的“伤害”恐怕更为致命,这似乎意味着“周星驰”这三个字,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具备足够的号召力。由此一来,“还周星驰电影票”之后还会出现么?
徐克的加入,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周星驰电影在视觉特效上的短板,也让很多人认为这是《西游:伏妖篇》带来最亮眼的表现,这的确补足了周星驰电影最强的“矛”。但是在故事方面的薄弱很难让观众满意,这似乎是丢了周星驰电影最强的“盾”。
周星驰早期的《大话西游》,之所以被内地影迷津津乐道几十年,经典台词倒背如流,难道是因为特效?如今吸引观众的点持续减少,对于剧情的塑造力持续减弱,即便拥有再好的特效,似乎也很难拉回观众“受伤”的心。而在资本上不具备突出的吸引力,未来的周星驰走向何方,这是一件值得担忧的事。
“江郎才尽”的背后资本更应追逐谁?
《西游:伏妖篇》的背后出品方多达21家,其中6家上市公司,聚集了线上线下最优质的的资源。这是对于所谓“头部资源”最信赖的方式,信赖的结果就是资本的拥集。而且这部影片4.4亿的成本外加1.2亿的宣发冠绝整个档期,周星驰仍然是这个档期里最被资本看好的电影人。
和和影业在《美人鱼》中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所以据传,在《西游:伏妖篇》中为影片开出30亿保底协议。这并不是令人感到多么惊讶的一件事,毕竟周星驰在《美人鱼》中做到过,而且从纸面实力上来说,《西游:伏妖篇》的确有可能再次炮制奇迹。
然而16亿出头的票房距离《美人鱼》近34亿越来越远,被《功夫瑜伽》持续追赶并一举反超,比30亿保底失败更可怕的是票房的疲态。
保底发行究竟是利还是弊,其实早在去年就被讨论了无数次。败多胜少的保底发行依然存在,就在于资本永远希望最快速的“捕食”。
然而目前的华语电影界,活跃在主流的电影人几乎都被资本疯狂追逐着,成龙、周星驰代表的香港电影人拥有者无上的地位,《绝地逃亡》和《铁道飞虎》都被保底发行,《西游:伏妖篇》则疑似被开出30亿保单,但都没有逃离失败的阴霾;张艺谋放眼全球,一部1.5亿美金投资的合拍片试水市场,然而在国内却引起巨大争议;冯小刚继续转型,以《我不是潘金莲》继续在文艺领域持续发力,并且被耀莱影视保底5亿,可这部影片不光票房不达标,口碑也两极化明显。
再加上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口碑票房双扑街,华语电影“黄金一代”的集体亮相,结果并没有太好。这批电影人曾经都被影迷竞相追逐,如今却被集体批评“江郎才尽”,口碑几乎集体崩盘。
老一代电影人无法准确的把握电影市场的脉搏,那么火热的资本更应该追逐谁?这或许是电影产业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华谊兄弟原本是作为《功夫瑜伽》的发行方,却在临战之前出现在了《西游:伏妖篇》的资本大营。而且因为和周星驰并不愉快的“往事”,让外界认为华谊不计前嫌的举动,或者是为了投靠更好的头部资源。毕竟曾经的老大已经尽显疲态,2016年片单完成度并不理想。
成龙是港片功夫喜剧的突出代表,周星驰是无厘头喜剧的典型人物。两部影片都有着非常浓重的个人色彩,尽管《西游:伏妖篇》有着徐克的加持,也无法抹去徐克的作用,但“西游”和周星驰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
这一次的冠军之争,更像是香港黄金一代的“毕业”之争,除了在这一次对决当中,成龙后来居上,以一对二,背后的深意值得品味。两部影片被资本“捆绑”,表现是否合格。而无论是成龙还是周星驰、徐克,接下来的影片又将交出什么样的答卷,或许影迷心中早已没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