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中青年猝死频发,咋办? 智能手表预警可减少危害发生

游客 2017-02-15 09:11:17    200980 次浏览

近几年来,每到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时,中青年猝死也会随之增加,大家都知道久坐不动、熬夜、吸烟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均是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但往往轻视之、忽视之。在日前举办的飞利浦健康智能手表媒体体验预热会上,专家提出,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这一人群时时收集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信息,并进行智能分析,及时提出健康建议,以便他们尽早发现身体预警信号,以减少疾病发生。

猝死多源于健康行为不自律

刚过去的2016年多例名人猝死引发关注,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站台上突然晕倒,随后失去猝死;10月6日,“春雨医生”创始人、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开拓者张锐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4岁;10月7日,山西科技报副总编辑张建伟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6岁。

统计学表明35岁以上人群猝死的主因是心脏病发作,与心脑血管慢性病关系密切。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6.6%,这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

由于高发的慢性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所带来,今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已将“塑造自重自律的健康行为”作为重要的纲领性内容,呼吁全民进行健康管理。

被动健康管理模式正被改变

传统的由医生主导、患者跟从的健康管理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消费者健康观不断升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个人的健康管理中。2016年,由全球健康科技领域领导者飞利浦发起的“中国健康观”的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患者认为自己主动在管理个人健康,并对自我管理个人健康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有效管理自身健康的关键包括:获取更多健康信息(46%)、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和治疗(35%)和健康医疗专家的支持(35%)、通过智能互联设备追踪自身健康状况(32%)。

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便携式健康设备和应用程序的涌现,技术 健康的组合,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来自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支修益教授表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为实时监测个体身体健康数据提供了可能。与远程健康追踪相结合,对用户进行专业的鼓励性教育,指导及干预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个体的健康状况,实现疾病的及早发现、诊断与治疗。”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不同的个体化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采取相应行动来改善个体健康状况。”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前院长杨秉辉教授这样认为,并提出“个体“和”专业”两点个人健康管理原则。

活动现场,除了专家和企业代表的分享讲解,更有首批产品试用体验用户到场,与现场媒体和嘉宾分享一周以来的使用心得,并现场连线海航优联健康管理中心的专业健康管理师,就一周以来监测到的身体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讨论。从管理中心采集的各类身体指标中可以看出,加班熬夜、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对个人健康数据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为专业健康管理师全面了解用户身体情况并做出专业建议提供了有力佐证。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