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业在两年间风靡大江南北,其中不乏闷声发财的暴发户,但其中亦有多家公司成为过去式。持续看一个陌生人的直播,这样的兴趣能持续多久?2017年的直播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变局?
持续看一个陌生人的直播,这样的兴趣能持续多久?2017年的直播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变局?
随着各路小伙伴的回京,各种低线城市的见闻仍带来持续冲击。一个80后朋友谈到的两个信息引起了我的兴趣,一是,他老家的同学们,手机里基本都装着陌陌;二是,当问起当下最热的直播时,他的几个同学看的看映客和陌陌里的哈你直播。
社交陌陌 直播陌陌,到底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
2016年是直播爆发元年,直播平台已经达到了200多家,虽然这其中经历了“直播内容理性发展”的清流梳洗过程,花椒、映客以及一直播等主流平台都在向优质内容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但大部分直播平台仍以“秀场”模式为主,内容同质化趋势仍然非常明显。
但变化已经来临。
这个春节,直播已经越来越主流。今年春节期间,由中央网信办移动局指导,光明网联合映客、花椒、斗鱼、YY、陌陌等14家大型直播平台共同举办了“回家·过年”大型网络直播活动。这次直播活动观看人数达到12.2亿人次,互动留言达8453万条,点赞量达1.48亿人次。
可以看到,在这次大型网络直播活动中,直播平台上活跃着各行各业的主播,他们中除了普通民众,还有明星及专业人士。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直播间给粉丝们介绍“舌尖上的年夜饭”,李玉刚则带领大家看他们家是如何过年的,张继科的拜年直播更是吸引了459万粉丝围观。
回顾2016年的直播行业热点,竞争的确非常胶着:你有明星,我有更大的腕儿;你有娱乐明星,我有文化角儿和专业医生;你跟电视台合作内容,我跟大型活动独家合作。但说到底,这些直播模式都可以用“直播媒体”来概括,核心本质是媒体属性。
在所有直播平台中,最独特的一个其实就是陌陌,因为陌陌本身是社交平台,把社交与直播进行了有机结合。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陌陌发力直播业务,逐渐从社交到直播转型。随后的一年多里,陌陌推出直播服务“陌陌现场”、红人直播以及独立App“哈你直播”,陌陌CEO唐岩曾经一度亲自上阵直播做营销。
2017年1月20日的陌陌直播17惊喜夜来看,视频内容成为陌陌产品内的重要元素,陌陌已经向泛社交、泛娱乐方向的平台去延伸,以动态视频、直播、时刻为基础打造的视频社交产品布局。
从社交角度来看,陌陌让直播成为内容消费,打造了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的确有效的提升了用户的社交效率。
但从直播行业角度来看,陌陌既有明星大咖式的秀场模式,但同时基于陌陌天然的社交定位,这一“社交直播”属性则是直播行业里的独特和另类。
上面这三张截图其实正说明了今天陌陌带给诸多行业的深度冲击。
“陌陌号搜索、群组以及1062个妹子来看过你”,这是基于地理位置和社交功能带来的陌陌式社交;
“其中有5个妹子不错哦”,这个功能有点像世纪佳缘的婚恋网站的玩法,这对经常面对“相亲”的三四线城市青年是不是有巨大的吸引力?
下面的“仅需16元开通SVIP查看妹子”则是陌陌的收费功能,就算16元,但我想很多年轻人都愿意付费。
这就是当下国内直播平台普遍处于烧钱亏损状态而只有陌陌却能够赚钱的根本原因。
虽然北上广一线城市用陌陌的群体相对少一些,但每逢过年,总能听到身边朋友回乡见闻里的陌陌,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陌陌经过上市、几年间的蜕变以及直播的转型,不仅是小镇青年手机的必备APP,北上广一线城市里的90后也没有了“陌陌是约炮神器”的曾经印象。
一个集社交、视频直播、圈子、地理位置、婚恋、付费等多种属性的独特陌陌已经形成,而这一特质正迎合了当前乡镇农村互联网迅速爆发的节奏。
新春伊始,IDC报告称,OPPO的中国市场份额已经超越华为,这正是线下布局、乡镇红利的爆发呈现。
再聚焦到直播行业,经过2016年直播爆发元年的洗礼,直播媒体模式已经进入空前白热化程度,2017年的直播行业必然要进入精细化运营的深耕阶段,更何况,烧钱一年多的直播平台也不得不考虑赢利。
事实上,直播与社交的接轨已经有所苗头,据媒体称,仅腾讯内部,就已经孵化了六个直播平台,分属不同的事业部。其中,腾讯直播、企鹅直播属于网络媒体事业群(OMG),而NOW直播、QQ空间直播、花样直播则归于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旗下,在互动娱乐事业部(IEG)内部的企鹅电竞也有直播功能的上线。
但这些直播似乎都还没有进入小镇青年的视线中,陌陌的社交直播已经先入为主。
换句话说,陌陌直播既有明星、秀场的媒体属性,同时还有社交属性和小镇青年的红利,这才是更让人值得思考之处。陌陌直播让我们看到了直播作为一个工具落地于社交、传播、圈子、婚恋等互联网生活刚需的过程。这其实昭示了直播的本质。
但不可否认的是,直播行业在2017年仍是一个需要拼杀的新兴战场,寰寰姐认为,2017年,直播与社交的结合将是一个重要变数,2017年直播领域或将面临媒体直播与社交直播之争,这其中仍然充满了诸多竞争与变局。
是继续在同质化的媒体直播上发力,还是在类似于“社交直播”上落地?这才是所有直播企业应该思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