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创业公司员工的自白:我简直像老板的救火员

游客 2017-01-29 14:17:32    201234 次浏览

创业公司员工的自白:我简直像老板的救火员

本文来自英国卫报,原文标题为《The secret life of a startup employee: it's like being a firefighter led by an arsonist》,虎嗅翻译,译者:许可。

有些人很幸运——他们加入了有趣的创业公司,推出了优秀的产品。但大多数时候,创业公司由反复无常的自恋老板领导,老板手下养着一批傻乎乎的员工。

创业公司那些事儿我们也听得不少了:员工废寝忘食地工作,偶尔打打乒乓球——公司收入因这帮员工得以爆炸性增长;老板们爱提“思想领袖”的重要性,强调自家公司有多么重视灵感和价值。诚然,这样的创业公司的确存在,但数量并不多。实际上,更多的创业公司组织混乱,员工糊涂——但我们却很少听人提起。

在过去的五年间,我加入过两家创业公司:其中一家还在创业中,另外一家已经被跨国巨头买下,最近刚刚开始盈利。尽管两家公司有着千差万别,它们无疑都属于后一种创业公司。

创业之初,公司的快速发展迫使创始人急着雇人。在一般的公司,人力资源部会依公司政策规定组织招聘;而在创业之初,公司人少,HR 这一职位根本不存在。结果就是,最初的那几个员工可能随随便便就把朋友招进了公司;此外,上下级之间也不保持界限,经理前一晚还跟下属出去嗨,第二天就要考核后者的绩效。

实际上,即使是成功的创业公司也难免受到彼得原理的影响——这一原理认为员工如果在原有职位上表现好,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然而,如果员工能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实际上,成长快的创业公司不需要员工有多聪明,他们只需要员工不失误。这种公司就像“食利国(Rentier state)”的政府一样——只要不跟某个下属厮混或者侵略另一个国家,就一定能拿到钱,不愁吃喝了。

在不靠谱的创业公司,创始人为了奖励元老员工,会让这些忠诚的“老兵”迅速地升职——“要知道,他们来的时候,我们连办公室都没有。”

坦白说,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位元老。我曾在三年内,从职场新手做到了部门主管——我管理着一个超过 40 人的团队,至始至终做出一副“一切都在我掌控之中”的模样。当然,这倒不是说我们这些元老没有真才实学,而是我们之所以会被提拔是因为资历老,而不是能力强。

接着,当这种初创公司逐渐成熟、开始雇佣真正的人才时,新上任的员工看到的却是一片狼藉:没有才能的上级领导着团队,做出大量错误且无法改变的决策。实际上,有孩子的人通常不愿加入创业公司——因为风险太大了;但如果这些人自己就是创始人呢?——他们无一例外开始买奢侈品、高谈 Elon Musk,进入飘飘然的状态了。

实际上,这正是我想吐槽创业公司的第二个点——创始人。缺乏领导力的创业公司只是一帮人的简单组合——他们跟公交站等车的一群乘客没什么区别。创始人必须理解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并对公司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策略有清晰认识。我不知道没有做到这点的公司是怎么拿到百万美元的投资的,但我敢打包票这种公司的确存在。

正常情况下,为了公司能顺利运转,老板往往没有多少展示个性的机会。回想一下,你认识的“暴脾气”大多都没做到领导岗位吧——即使做到了,这家公司的规模也大不到哪儿去。

设想一个场景——CEO 在上班路上看到一个广告,被激发灵感后立即决定了新的市场策略,并在到办公室后马上让员工就新的计划开始行动。正常情况下,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很小。但如果你跟我一样倒霉,遇到的创始人恰好是个反复无常、自信心爆棚的自恋鬼,那这种事情就见怪不怪了。

实际上,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能看到创始人的性格缺陷:在面试者和顾客面前无节制地撒谎、做完全矛盾的决策、提荒唐的点子并要求员工提供方案……因为有的点子实在是没有可行性,员工往往只能说“行不通”——这又导致老板怀疑员工水平有问题。

拿我自己说吧,我的两位前东家常常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他们只是在胡乱地瞎忙。他们常常盯着电脑用力地敲着键盘,好像把桌子当成了出气筒——这样看来,他们给员工发的那些不知所云的邮件也就解释的通了。

为了与这种脱离现实的老板和平共处,员工拿出了超人的耐心和韧性——实际上,我们都得为老板天马行空的主意进行“质量监控”。员工最好委婉地拒绝老板;直接说“不”的话,可能就会被老板视为其宏伟计划的“障碍物”了——实际上,这跟一帮救火员不断帮老板灭火差不多。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创业公司都这么可怕,有的公司还是有潜力做出一番大事的——但公司成功与否几乎完全取决于创始人和元老员工。幸运的话,你将会遇到有远见、受行业尊敬的老板;与此同时,请务必保持警惕——不要被那些不靠谱的公司给忽悠了。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