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中科院专家评转基因“阴谋论”:技术上不成立是外行人臆想

游客 2017-01-23 18:07:41    201088 次浏览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专家评转基因“阴谋论”:技术上不成立是外行人臆想

去年12月16日,黑龙江官方公布了省人大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条例》规定,该省依法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禁止非法生产、经营和为种植者提供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禁止非法生产、加工、销售、进境转基因或者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用农产品。该条例的通过立即引发强烈社会反响。由于黑龙江方面对该规定的解读是基于转基因“这种技术还不能准确回答安全不安全”这一认识,以及禁止种植本身也缺乏法律支持,因此受到来自科学界和法学界的批评。

一直以来,关于转基因都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转基因是西方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算计中国的阴谋。这种阴谋论,最早源于某位重量级学者把存在一个历史悠久超越国家的神秘组织控制世界的说法引入中国公众视野。当然,还由于中国特定阶段的社会环境,一些人不甘于对社会现象做常识性和一般性解释,进而转向阴谋论的语境。但是,从专业技术角度可以分析出,以阴谋论说支撑反转基因是没有技术基础的,也是不会成立的。

通常来说,技术的保护方式有两种:一种以技术秘密的方式来保持,另一种则是公开的以专利的形式进行保护。转基因技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逆向工程非常容易实现。如今DNA测序非常简单,通过向商业测序机构购买服务,大规模的测序很容易破解转基因产品,因此,转基因无法通过“技术秘密”的方式保护,必须靠专利来保护。也就是说,从头设计研发一个转基因产品很难,是高新技术,但如果有一个转基因产品做出来了,再仿制它就很容易。好比写一本《红楼梦》很难,但大量印刷则非常容易。

转基因技术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特定的功能基因。要得到特定的功能基因很困难,但一旦得到了,只要把它的序列测清楚,那么很容易被复制和克隆,而且把这个遗传信息存到电脑里就可以无限地存贮和传播。二是高效的表达载体。它的实质是一个DNA不同功能区的特定排列组合,也是很容易被克隆和复制的。三是高效的转基因转移技术,包括基因编辑技术。比如基因枪是非常广泛的转基因方法,效率可能没有依赖特定穿梭载体转化效率高,但是能确保任何情况下实现基因的转移。因此,美国不可能封锁住转基因的核心技术。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某些应用上,目前已处于领先水平。

之所以说关于转基因的阴谋论在技术上不成立,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唯一价值是它包含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对应它的DNA序列,测序后就可以进行数字化存储和传播,任何国家、企业都无法对基因序列保密。比如在先进的种子公司,每个农作物植株都有ID,这就是用的基因序列。如果有人偷走一株水稻并进行了育种和销售,那也可以追溯回来。如果有什么“转基因定时炸弹”,那第一时间就会被发现并用基因组编辑予以解除。还有,公斤级的目的蛋白(假如是有毒生物武器的活性成分)所对应的载体——转基因作物则为数百吨,既笨重又无法实现封闭性的生产、储存、运输以及准确的释放,如何可以做一种武器来使用?所以说,转基因阴谋论只是外行人的一种臆想罢了。

反转基因的诸多谣言中有一个“质疑”:为什么美国的很多技术,比如国防技术对中国严格保密,但是对推销转基因技术却很积极?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转基因技术是专利保护,有时间压力,必须在专利法规定的专利保护期(比如15年)内尽快推广以获取经济回报,这是正常的经济现象。相反,很多军事武器的核心技术都是以高精度加工、高性能材料、高精尖微电子技术、高抗干扰高速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以及机器源代码为特征,一旦公开则无法保护,而且军事应用无法追责,所以只能以技术秘密的方式保护其利益、维持其优势。这些技术显然与转基因技术有着明显不同。

即使是在战争状态下,按照阴谋论的说法,某跨国公司试图用转基因作物专利卡住我国,从而导致粮食短缺危机,我国相关机构或单位仍可以强行使用这个专利而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类似情况在印度已经发生多次,印度政府不认可对某些药物的专利保护,因此跨国公司的一些原创药物在印度被仿制和廉价销售。此举虽然引起制药巨头的强烈不满,但也只能靠谈判来解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转基因核心技术是控制不了的,没法保守秘密。其次,不用担忧转基因专利垄断,因为靠专利垄断威胁粮食安全,同样可以因所在国强制使用某项专利而不攻自破。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在转基因领域已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技术积累,目前已拥有各项转基因专利1097项。比如,我国科学家自主开发的20多个Bt蛋白基因,还有中国的转基因水稻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转基因玉米也很先进。所以,基于正常的经济活动,专利许可和专利权可以购买、转移,不存在强买强卖,而且专利期过了就必须敞开使用,这些都是阳谋,与所谓的阴谋无关。而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得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及专利,进而占据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