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茵
经济发展下互联网行业的高频词由曾经的“O2O”变成今天的“直播”“共享单车”,这似乎已经预示了O2O的盛景不再。
在持续烧钱18个月后,到家也不幸成为O2O退烧大潮中的一个缩影。2017年1月12日消息,才成立一年半的京东到家决定于2017年2月中旬关闭部分上门服务。目前,该公司已向商家公布解除合作事宜。
京东到家是继大众点评之后,又一关闭上门服务的O2O平台。这到底是出于企业业务的聚焦考虑还是行业的普遍现象?已经受到资本冷遇的O2O平台又将何去何从?
京东到家关闭上门服务
据了解,京东到家此次关闭的主要是按摩、货运、家政等上门服务,而商超和生鲜等品类则未受影响。
2017年1月18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登录京东到家APP后也发现,如今其首页上仅剩下超市便利、新鲜蔬果、鲜花服务、医药健康、零食烘焙这五类选项,已经不见家政、按摩、洗衣等业务的入口。几番寻找,记者终于在分类菜单最后一栏发现有“上门服务”的选项,但其服务种类和商家明显下降。
除了APP界面有所调整外,不少京东到家合作商家已于1月11日上午收到京东到家的通告:“因公司运营战略的局部调整,京东到家拟对到家服务商户终止提供平台服务,并将于2017年2月10日解除双方服务协议,同时对相关商户进行平台下线处理。”。
对于关闭原因,2017年1月18日京东到家公关部对本报记者解释称:“这只是正常的业务调整,原有的生鲜业务照常运营。因为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我们发现京东到家的用户更习惯使用京东到家购买超市生鲜、水果、零食烘焙、鲜花以及医药等商品,而非选择家政保洁等上门服务。”
“为了将精力专注在帮助用户实现‘1小时,超市生鲜送到家’这个使命上,京东到家将于近期暂时关闭上门服务的入口。之后,京东到家其他业务不受任何影响,超市生鲜等主营业务正在持续发力。”京东到家公关部对记者如此强调。
据了解,如今,京东到家已与包括、加多宝、德芙在内的顶级消费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线门店也独家上线京东到家。
上线18个月仍未盈利
除了业务聚焦的考虑外,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认为京东到家关闭上门服务另有原因。“京东到家之前提供的按摩、美甲等上门服务非高频次消费,对于O2O来说,消费频次十分重要,即便是利润很高的领域,如果用户很少使用,也会面临无法提高用户黏性、引入流量等问题。”
因此,在高额补贴结束之后,顾客并不愿意为上门服务衍生出来的时间成本、运输成本买单,即便是高投入也无法带来高收益。
而京东到家方面也坦承,用户更习惯使用京东到家购买超市生鲜、水果、零食烘焙、鲜花以及医药等商品,而非选择家政保洁等上门服务。并在过去18个月内,京东到家累计融资超过6.5亿美元,约合44.2亿元人民币。但和大幅投资相比,京东到家业务虽然在部分城市已经非常接近利润,但依旧未实现盈利。
“抛开盈利难不谈,门槛低、同质化严重的O2O行业特点,更是使得京东到家竞争对手颇多。”赵振营感慨道,“京东到家要突围并赢取市场并不容易。58到家、爱鲜蜂、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外卖平台都在和京东到家抢食市场蛋糕。”
其中,和赶集网合并后改为58集团,借助其家政频道的成熟性,从服务项目数量、供应商数量到灵活度等方面均凌驾于其他平台之上。而主要提供上门保洁、擦玻璃、清洗油烟机等服务的e家洁,作为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O2O家政公司后更是加大了对市场的拓展力度。
O2O的行业难题
虽然京东到家在新年伊始就挥刀斩臂,但在资本冷遇的O2O行业中却并非孤例。
2015年O2O行业爆发之际,大量资本涌入O2O,由此也引发了持续一年之久的O2O投资和创业热潮。在资本的热捧下,定位为“本地生活平台”的京东到家也于2015年4月正式上线。该平台最初以生鲜为切入点,并逐渐将业务扩展到医药、鲜花蛋糕、家政洗衣、按摩、美业等,接入了e家洁、嘟嘟美甲等第三方上门服务提供方。
“虽然进入门槛低,但O2O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对本报记者分析道,“上门服务并不是轻资产而是重模式。除了需要持续大量地投入资金外,如何获取客流量、提升顾客消费频率、防止客户跳单、提升服务人员素质等都是O2O行业面临的困境。”
如今资本激情过后,不少O2O平台都面临着:流量不稳定、客户黏性弱,持续亏损等问题。行情迫使不少平台做出业务调整甚至退出。
2015年底,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便将到家业务的包袱甩给了大众点评。2016年2月份,大众点评对到家业务进行了调整,家政、美甲、美睫、推拿、洗衣5个到家业务品类,砍掉了4个,而只剩下一个家政。
日前,社区 洗衣的热门项目“蓝月亮O2O”也宣布转型,先后关闭蓝月亮O2O以及运营一年半时间的蓝月亮社区专营店“月亮小屋”。而这次京东到家关闭上门服务也不幸成为O2O退烧大潮中的一个缩影。
O2O家政公司e家洁,虽有保洁、擦玻璃、清洗油烟机等高频次服务,但上市一年后仍在亏损状态。数据显示,该公司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7月净利润分别为-246.62万元、-1529.90万元、-2997.24万元。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虽大幅增至1370万元,但亏损额也增至4000万元。
即便是已经上线18个月的京东到家至今也未能实现盈利。据该公司透露,如今公司的业务覆盖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武汉等18个城市,但仅在部分城市的营收接近打平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