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 张一诺
一个多月前,美股上市的(EDU.N)曾因涉嫌造假股价一度暴跌24%,但该事件随后不了了之,这家公司似乎也并未受到过多影响,反而在新年后交出了出色的业绩。
截至2016年11月30日,新东方在2017年财年二季度营收为3.4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归属公司上市部分的净利润为1036万美元,同比增长76%;注册学生总数同比增长32%。几乎每一个数据都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
不过,这份“荣光”的背后,也可看到一些“隐忧”。
新东方本财季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学生人数的增长,该季度报名人数约为1,312,300,同比上升56%。真正推动新东方业绩高增长的,是其K12业务—即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12年的课外辅导培训。财报显示,公司K12课后辅导业务保持强劲增势,其营收同比增长接近45%,学员人数增长高达78%。
按财报数据,新东方2017财年二季度的留学培训业务增长10%,预计全年只能实现8%的增长,已经成为了拖后腿的业务。可以说,K12已经是新东方的最大业务板块,是这块业务的高增长支撑着公司目前股。
新东方“揽客”(即注册学生的增长)的方式仍然是通过线下扩张,即用类似于连锁加盟的方式建分校,用品牌效应吸引学生,想尽一切办法占领市场。
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11月30日,新东方学习中心总数达789家,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加69家,与上季度相比增加18家。相应的,本季度的资本支出为2120万美元,主要用于开设两所新学校、36个学习中心和翻修。在这之前的一个季度,资本支出为2540万美元,主要也是用于开设45座新学习中心,以及对现有的学习中心进行翻新。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2012年新东方遭遇浑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做空后不久,也曾有过类似的发展路径。
2013年在线英语教育井喷,新东方为迎合资本市场的要求,在2012年和2013年开启了疯狂扩张,仅2012年一年就增加了238个教学中心和1万多名员工,管理费用暴增62.1%,直接导致净利润的下降以及股价大跌。
2013财年二季度新东方净亏损达到1580万美元,为其上市后首次季度亏损,股价最低跌至9.41美元。随后新东方开启了转型之路,将之前疯狂扩张的低效率分校全部关闭,仅一个季度,就关闭了22个学习中心,裁员1200人。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 教育”模式的兴起,K12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各家创新公司争相进入。
以学而思(又叫)为例,这家2003年才成立的K12培训公司,正在与新东方的K12业务形成全面对峙。从财报数据看就一目了然,同一季度,学而思K12业务的营收是1.95亿美元,新东方是2.16亿美元,相差已经不多。而在增速方面,学而思是同比增长50%,新东方是32%,前者跑得更快。
在市场竞争格局升级换代之际,新东方必然感觉出其中的机会与压力,在细分的培训市场,其品牌效应逐渐被淡化。2013年开启转型时宣称要用互联网思维升级传统线下教育,但现在来看其“揽客”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又悄然开始了线下扩张战略。
这一次的线下扩张,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管理成本的激增。2017年第二报财季数据显示,新东方本季度的运营成本和费用为3.410亿美元,同比增长18.2%;收入成本同比增长21.7%至1.63亿美元,主要是由于教师补偿增加,教学时间增加。各项成本的同比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