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FF高管回应量产质疑:有备选方案 2018年一定会首批交付

游客 2017-01-19 09:00:53    201085 次浏览

FF高管回应量产质疑:有备选方案 2018年一定会首批交付

每经记者陆佳丽每经编辑杨翼

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前夕,美国初创电动车企业、乐视汽车战略合作伙伴 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 FF)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发布了其首款量产车型——FF 91,FF 战略伙伴乐视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贾跃亭到场助阵掀起了当天发布会的高潮。

“FF 正在创造一个跨界融合的全新品类,希望用一种车型就能够替代所有车型,FF 91 完全颠覆人类对车的认知。”在发布会现场,贾跃亭称这款全球首款互联网生态电动车能够重构百年汽车产业,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在贾跃亭承认对汽车板块投入过多,直接导致个人对 LeEco 的资金支持不足之后,公众对其量产落地进行了质疑。正如车和家创始人及 CEO 李想所说,不管是从供应商角度还是从自建工厂的时间点来看,其首批量产车要想在 2018 年交付,恐怕仍有一定难度。

对此,FF 全球制造副总裁 Dag Reckhorn 在接受 NBD 汽车(微信号:NBD-AUTO)采访时透露,在现有工厂建造时间较为紧促的背景下,FF 还有一套备选方案,即采用定制车间的方式来进行小批量生产。“既然承诺了,就一定会实现这个目标,2018 年我们一定会将首批 FF 91 交付到消费者手中。”

FF 股权架构仍在探讨中

在发布会现场,FF 91 进行了现场竞速测试。结果显示,0~60 英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 2.39 秒(1 英里约等于 1.6 公里),超越了多数传统汽车及同级电动车。

与此同时,在续航里程上,FF 也凭借电池包总容量超过 130kWh、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超过 378 英里(EPA)和 700 公里(NEDC)的成绩超越特斯拉。据悉,特斯拉 Model S 最高续航里程为 480~500 公里。

虽然贾跃亭仅以乐视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的头衔出席上述发布会现场,FF 的股权架构似乎是个谜,但这位 FF 的主要投资者之一,在 FF 内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事实上,从 FF 公布的各种参数与高管团队的架构可以看出,FF 91 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特斯拉。NBD 汽车了解到,在 FF 现有的 6 名高管中,有 4 名均来自特斯拉。其中,Dag Reckhorn 曾效力特斯拉并担任 Model S 的生产总监;现任 FF 研发与工程高级副总裁的 Nick Sampson 曾是特斯拉的车辆和底盘开发主管;现任 FF 全球供应链副总裁 Tom Wessner 则是特斯拉的前采购总监;此外,还有 FF 的人力资源副总裁 Alan Cherry。

显然,FF 想复制特斯拉的成功,但又似乎不止于此。

Dag Reckhorn 直言,在特斯拉造车的过程中,其实没少犯错误,多款新产品的跳票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为什么这么多前特斯拉的优秀员工都来到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想避免特斯拉的错误,我们要以更快速度与更好质量来交付 FF 的产品,然后把成本降低。”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想要在特斯拉的基础上再造一个超越特斯拉的企业。

备选方案保证量产车交付

虽然这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吸睛无数,但在 FF 内华达州工厂尚未完工的情况下,对于量产的质疑声依旧未断。此前,FF 经历了包括高管离职、拖欠供应商款项、工厂停工等一系列舆论质疑。

对此,在 NBD 汽车受邀参观 FF 位于洛杉矶的研发中心时,FF 高管在接受 NBD 汽车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工厂第一阶段施工已经完成,即将开启第二阶段施工。但由于这座总投资 10 亿美元,占地面积 918 英亩的工厂,还需要等待厂房审批等程序,因此 2018 年完成首批 300 辆的 FF 91 的交付,在时间上确实有些紧促,但这个承诺不会食言。

“我们会为第一批用户准备建设一个高端定制车间。”Dag Reckhorn 向 NBD 汽车透露,这个备选方案将保证首批量产车交付。

具体而言,FF 会在同样位于拉斯维加斯的一块地上建一个可实现小批量制造的车间作为中间过渡,随后,内华达工厂顺利建成之后便可建立完备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实现大规模量产。

“此外,我们还会采用同一批部件,与同一批供应商合作,不管是用大工厂还是临时车间生产出来的,我们都能保证质量。”FF 全球供应链副总裁 Tom Wessner 告诉 NBD 汽车,FF 比较过代工模式,一致认为以自建为主的模式更能把握质量与时间。“我们必须要自己造车,因为现阶段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