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去香港买东西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但是今天你要问问身边人有没兴趣去香港购物,大家都摇头了。我身为一个广州人,去香港虽然没有深圳那么方便,但也是说走就走的事情。然而我已经好几年没去过香港了,也提不起兴趣去。为什么?大概就是这几年的巨变让香港失去了吸引力。
大概在6、7年前,香港是国内游客很喜欢去的一个旅游城市,而与香港接邻的广东省,来往香港更是方便。香港回归后,内地游客办理了港澳通行证就可以自由行了。而香港作为海港城市,旅游环境好、消费场所多吸引了大批的国内游客前往。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大陆香港游带旺了香港的旅游经济,也衍生出更多的行业。
广东地区的朋友去香港是很方便的事情
也就是6、7年前,我一年至少会去香港两次,或是有目的地去玩,或是过去走走。每次去几乎都会买点东西才心安。因为在香港购物进口商品品类丰富很多,品质和价格都很吸引。港澳通行证一次办理签注两次,通常一年要往办证中心跑上个两三次。
这些年说起去香港,总是要左思右想想点理由劝自己去一次,两三年前还会以通行证签注了,不去浪费了为由去一趟。而这两年连签注都懒得办了,实在没理由说服自己去香港,就更别说购物了。当然香港对我失去吸引力也有很多原因,下面和大家说说我为什么现在都不去香港买东西了。
国内商品品类赶上香港
香港进口商品比国内多不少
国内没有开售的进口商品在香港随处可见
去香港购物,香港的商品主要吸引人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商品品类丰富,要知道很多进口商品国内是买不到的,但是在香港这些商品是正常上市的,所以很多人愿意专门跑一趟香港去扫货。我们这些广东省的居民自然不在话下,很多华中、华北地区的人也愿意专门飞一趟香港去购物,原因就是香港的商品比国内多得多。想买进口商品,在香港基本上都能找到的。
通过海淘,国内可以方便买到全世界直供的商品
要说这种风潮,也处在6年前的时期。当时国内确实很多商品未开放进口,国外厂商也没有在国内设厂,加上贸易渠道少,别说很多商品买不到,国内甚至连了解这些商品的渠道都没有,所以去香港购物才如此火爆。不过这些年电商发展飞速,加上海淘也盛行了。进口商品无论是资讯渠道还是购物渠道都在网上打通了,购物连出门都不用,自然少了很多专门去香港购物的人。除此以外,进口商品的品类也开发了许多,不走海淘渠道也可以买到很多进口商品。国内和香港在商品品类上的差距不断缩小。
东西不便宜了
香港商品吸引人的另一个地方是价格便宜。不但商品数量多,国内有的商品,在香港买会更便宜一些,尤其是奢侈品,香港购买带回国内完税后的价格依然比国内商店购买要便宜。数码产品也有价格优势。我的第一台全画幅单反相机5D Mark II就是在香港购买的,比国内行货便宜了2000元,好歹省出了一个定焦镜头的价钱。另外每一年的苹果新品也是省钱的重点商品。iPhone和国内行货的差价有1000-2000元,这是很吸引的一件事情,也使得香港每年iPhone上市都遭到内地游客疯抢。
香港商品便宜有几个因素:1、香港大量商品免税销售,标价本身就比较低;2、港币和人民币有个汇率差,过去几年港币兑人民币低的时候为1:0.8,等于标价基础上再打八折。有了这些价格优势在,不但我们这些香港周边城市的乐意去香港购物。远离香港的北京、上海也有大量的人愿意买飞机票前往购物,一次买多一些就可以抵回飞机票的费用了。
目前港币汇率涨势明显
这些价格优势这两年渐渐被削平,原因很复杂。其中汇率变化是影响较大,且去年一年时间变化最大。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港币汇率跟随美元的步伐涨势汹涌,加上人民币贬值的关系,如今港币兑人民币为1:0.89左右,和低势的时候比有10%的差别。标价相同的情况下,比过去多花一成的费用。
官网外的卖场,价格加价较多
另外一点是黄牛作祟,以iPhone为例,原本香港电器商店与苹果官网的售价相同,或是多一点费用意思意思。现在iPhone新品一发布,官网马上被清空,随后便是黄牛倒卖给各个渠道,电器行里面有现货,大概会比官网高出5、600元的价格。要知道如今的港版iPhone和国行相比,价格不过差了7、800元。如此一来两者的差价就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了。专门去一趟香港连路费都抵不过。
和火爆的iPhone相比,过去有价格优势的笔记本、相机、小家电更是比同型号的国行版本高出一些价格,内地游客如果懂行情的,自然不会出手。这两方面夹击的情况下,去香港购物的内地游客自然少了。
坑比以前大了
以前去香港,买东西很安心,坑蒙拐骗的情况是没有碰过的,基本上就是给钱拿货就走。没有国内消费那么讲究:要想想JS有没叫高价?是不是假货?有没有偷梁换柱?总之以服务著称的香港买东西是很舒心的。
现在内地游客去香港消费的人多了,JS也渐渐多了,虽然我是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是网络上、报纸上之类的报道真的不少。一方面有不法商人用各种办法坑消费者,尤其是不用在意回头客的游客买家;另一方面在大量需求的刺激下,香港的货源无法支撑本地人以及长期的游客来港消费的需要,就有一些假货顺势流入香港市场,既坑了消费者也坑了香港的商贩。
虽然这类事件本身并不多见,但是在内地一公开出来影响就非常不好,以至于大家都担心在香港被骗。这无疑对香港市场是沉重的打击。
除了香港还有别处选择
香港回归之后,出入香港很方便,但出境还是很麻烦。尤其是发达国家签证要求多多还会拒签,所以香港购物具备优先权。不过这一点在今天却不太受用了。因为香港本地产的商品并不算多,大家去香港购物,始终还是买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商品。于是乎货源国成了大家购物的新战场。
日、韩出境游成了国人新的消费去处
香港对于广东人来说是个不错的购物城市,但是对更多的北方城市来说,除非你是来旅游的,否则专门来购物要核算一下路费成本,即使是两天一夜飞机来回,路费 吃喝住3000元还是要的。呃~细思恐极,好像真的不太划算。所以北方的朋友开始把购物新去处定在了日本和韩国,一来这些国家本身就是大大小小商品的生产国;二来飞日韩的机票价钱可能比飞香港更便宜;三来国内外刺激消费的政策相当多,旅客退税政策以及银联境外消费优惠政策都刺激大家往境外消费。唯一的差别是多了签证的步骤。
在出境要求放宽之后,很多人开始考虑的是出境游,人民币兑换日元或是韩元的汇率相对港币还更有优势一些。所以早年香港购物的那些优势,在邻国日、韩又找到了。从而将一批想去香港购物的消费者都导去日、韩消费了。
所以去香港购物就这么挫吗?
说了这么多原因,相信很多人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这些年的变化之下,香港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实惠扫货的香港了。也没法用购物的理由去一趟香港了。但是香港依旧在每年的特定时候举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虽然不是涉及全部商品,但是对有需要的朋友,大规模促销却值得一去。
圣诞节是香港节日促销的重头戏,每一年的12月,香港的大型商场就会提前进行圣诞促销,商品也会大打折扣,折扣力度堪比美国黑五。在香港线下消费的比重并不比网络购物少,所以大型商场都很看好这些一年里重要节日的促销季。
除了节日购物有促销外,不同品牌的商品也会有各自的促销活动,促销形式也各式各样。例如最近准备过年,PS4游戏机就推出了福袋形式的促销,购买PS4游戏的价格十分划算。
另外不定期的路演形式促销不但能够买到实惠的商品,而且还可以过一下眼瘾。相比较国内简单粗暴的促销形式。香港商家的促销更加多元化,也更文艺一些。所以遇上了促销季,整个购物体验是非常棒的。
总结:香港是一个购物天堂,这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今天的香港依然是一个购物消费的好地方。然而因为内地消费环境的改变,使得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去接受全世界各式各样的商品,并不需要前往香港进行消费了。也使得香港近年来的经济状况因为自由行游客量的大幅度减少而变得更加窘迫。身处与香港相邻的广州,真心希望香港能变得更加多元化,有更好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