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Master”之后人工智能将带来什么

游客 2017-01-07 07:49:15    200798 次浏览

韩浩月(媒体评论员)

2017年最先刷新人类三观的,是AlphaGo(阿尔法围棋)化名为“Master”,在前几天进行的60场互联网棋局车轮大战中,把中日韩三国围棋界天才与泰斗全部挑落马下。

去年,在战胜李世石等高手后,就有人预测到了阿尔法狗的将来会更智能。这次人们为阿尔法狗的60连胜而赞叹,其实更多是出于对科技进步速度的感慨。智能家庭、智能医疗、智能汽车等无数领域,人工智能的覆盖程度,已经勾勒出了人类未来生活的清晰场景。

也有对阿尔法狗以及人工智能不以为然的人,机器可以更加智能,但却永远不能有智慧,就算阿尔法狗拥有了所谓的深度学习能力,但如果没有情感的驱动,人工智能就没法与智慧产生关系,就永远只能是计算工具,人类就不必为此感到惊慌。

在电影作品中,创作者们把观众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全部描述了出来。比如影响最大的《终结者》系列,就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有关人工智能的大众化普及工作。如果说《终结者》挑起了观众对机器人具有强大伤害性的恐慌,那么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人工智能》则表达出人类与具有情感的机器人如何相处的焦虑,机器人男孩大卫执着地寻找妈妈,拥有了爱的能力之后,它变成了他,但这个温情的故事结局却极为残酷——伟大的情感也无法挽回生命的终结,失去爱之后的机器人要面对比人类更为亘古的孤独。

获奖无数的《机械姬》比此前同类电影对人工智能进行了更深邃的探讨,一个机器人拥有了性别、美貌、思考能力,甚至还拥有了情绪、欲望、心机。和“终结者”相比,“机械姬”更像是人类自己创作的毁灭者。

在现实世界中,人工智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每每遇到这个领域的进步,人们都会为之欢呼,因为人工智能的确能够满足人类在生命健康、生活舒适度等方面的终极追求。但欢呼之后,避免不了也有失落与怅惘产生。人工智能题材的电影,已经对此作出了预言性的表达,但人们还是更愿意把焦虑藏起来,用更勇敢的态度去拥抱人工智能。

仅仅以智能手机为例,这个小小的机器已经绑架了无数人的时间,也牵引了更多的情感依赖,现代人已经无法想象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也知道现实生活中的焦虑,有不少来自于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干扰。也许,当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越发达,人类与自然和土地之间的联系就会越少。当人类最终依靠机器与网络就能够满足所有生命需求与感官需求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曾经丰沛的心灵走向真正的荒漠化?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