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和自然淘汰已经让太多物种离我们而去,但其中一些在人们已经人为其消亡的时候又重新出现,为动物研究者带来惊喜。
在近日召开的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学术年会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讨会上,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高原鸟类研究组主任王楠透露,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员在保护区内发现灰腹角雉群体。而这也是我国20多年来首次发现该物种。
据介绍,角雉属有五类物种,都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其中灰腹角雉是角雉属里最濒危的物种,目前灰腹角雉的2个亚种野外数量都非常稀少,整体生存现状并不乐观。
灰腹角雉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是林下植被发达的潮湿常绿阔叶林带,在冬季,它们有时也下到2000或1500米左右的低山地带越冬。但灰腹角雉所处的高海拔栖息地并不是连贯的,这种割裂对物种种群分化有一定影响。
而对于灰腹角雉濒危的原因,专家认为主要是栖息地的丧失。灰腹角雉主要生活在印度、缅甸、中国交界的地带,当地原住民目前使用的仍是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放火烧山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自然环境,且当地原住民有狩猎和伐木的传统,这两种行为都会影响灰腹角雉的生存。而上述地区的保护措施也尚不完善。
未来,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将进一步考察、调研灰腹角雉的濒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