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如果不能遏制中国互联网保险业务隐藏的风险,那么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轰然倒塌的AIG集团,就是未来国内某一家保险公司的前车之鉴。
2016年12月,中国保监会对互联网保险业务连发数道监管函,从蚂蚁金服旗下招财宝销售的侨兴债违约产品涉及的信用保证保险,到叫停前海人寿、东吴人寿等公司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再到对互联网互助平台的肃清,一场大规模整顿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监管行动已经展开。
“美国AIG集团的破产被政府接管,就是因为其所经营的信用违约保险在金融资产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出现高达250亿美元的赔付,包括债券、房地产以及有价证券,风险敞口不断扩大致使公司所有现金流全部支出都无法填补黑洞。侨兴债本身是垃圾债券,被包装成高收益理财产品在招财宝平台上销售,浙商财险对其进行信用担保,侨兴债违约后浙商财险最终选择了兑付,但一旦这个风险敞口吞噬浙商财险所有资金,那么这完全是AIG当年破产的小型翻版。”2016年12月27日,国内一家大型财险公司精算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侨兴债违约事件的影响,已经给那些蜂拥抢占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产寿险公司敲响了警钟。
击鼓传花游戏破裂
经过近一周的持续发酵,2016年12月28日,浙商财险赔付的3.67亿元侨兴债资金已经到账,且启动了追偿程序。同时,其正酝酿增资,目前得到了大股东的同意,正在与其他股东协调。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起债券违约事件中,涉及到粤股交、侨兴集团、广发银行、浙商财险、众安财险、招财宝以及数以万计的个人投资者,最后的接盘方却是保险公司。
“为了几千万的保费,却要承担起十多亿的风险敞口,这就是典型的美国式玩法。如果熟悉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历史,会发现招财宝的做法和美国的CDS(收益权支持证券)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对于基础资产收益权的层层打包。”12月29日,国内一位债券市场分析师孙刚(化名)坦言。
在孙刚看来,尽管目前上线的非标债权资产一般都有保险公司提供保函,承诺所谓的刚性兑付。不过,这些公司绝大部分是区域性的保险公司,兑付能力有限,浙商财险即是如此,明明知道产品的风险所在却要承保与自身能力不相符的业务,如果真的出现系统性风险,这些保险公司都会遭遇重创。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侨兴债违约事件发生后,针对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保监会已经准备出台文件,规范保险机构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此次违约事件发生之前,保监会已向各保监局和各财险公司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从产品开发、保险金额控制、承保能力等多方面加强监管。”2016年12月30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匿名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份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应遵循小额分散、风险可控、稳健运行的原则,并与其资本实力、资产状况和风险管控能力相匹配;应逐步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上传征信系统。同时明确了“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的被保险人为非金融机构或自然人的,应谨慎开展业务;保险产品名称应清晰、准确,能够体现承保的具体风险,承保的基础合同内容和指向应当具体和明确;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不得承保投资或投机风险”。在保险金额控制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的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投保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单户累计最高承保金额不得超过500万元;投保人为自然人的,单户累计最高承保金额不得超过100万元。
“我们预计正式的文件将会很快推出,而经历过这次债券违约事件以后,估计很多保险公司都不会再为这些理财平台的产品承保。”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老总坦言。
在业内人士看来,侨兴债违约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仍在打擦边球继续发售类似的产品,而普通投资者浑然不知,更大的风暴或在发酵中。
又有公司“被封”背后
如果说“侨兴债”违约事件凸显的是国内一些财险公司不顾风险强揽生意,最终自食其果的话,那么继此前暂停前海人寿万能险业务之后,保监会如今再停止东吴人寿等公司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惩戒,其背后的警示意味已经相当浓厚。
“互联网渠道销售万能险产品的新玩法是以更快的速度让投资者实现资金变现。变现的本质则是由投保人通过网贷平台,以保单为抵押进行贷款,在到期日,投保人一边结算保单(自动退保),一边把钱还给网贷投资人。这样变现以后,投保人收回了大部分投保资金,表面是帮投保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质上是通过这个方式,让中间的投保人变成了一个桥梁,打通了万能险和P2P个人贷之间的障碍。这样一个投保人通过反复的变现,再投保,再变现,相当于是把万能险卖给了P2P平台上的无数不明真相的屌丝们。”有市场资深人士分析指出。
这样也就解释了缘何上述公司的万能险在互联网理财平台上如此受到投资人追捧的原因,也解释了缘何互联网万能险的收益会如此高,更解释了为何这两年中国万能险的保费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而这增长的背后就是美国“次贷”产品的中国式翻版。
“国内某互联网保险公司对这些产品提供个人借贷保险,且费率是千分之一,理论上如果通过P2P分散足够多的不相关的自然人,违约概率应该是低于千分之一的。但是要注意,这里无论有多少对不相关的自然人借贷,其实违约相关性等于一,而不是千分之一,因为在变现产品中基本不存在出于个人意愿的违约,违约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最终对标的万能险产品收益没达到预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一批人都会违约。一个万能险产品收益率出现千分之几偏差,某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保费就全部赔付,而出现更大的偏差,保险公司就要宣告破产。”上海一家中型寿险公司精算部负责人指出。
这位负责人也将美国的次贷模型与目前国内互联网销售万能险高收益模型比较,保险公司为劣后级债券(对应万能险)设计CDS,理论模型中违约相关性很低,所以保费相当便宜,然而一旦一个产品收益违约就意味着一批人出现违约,也会导致更多万能险产品收益违约,最后将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也就是保监会在此刻狠下决心整治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