跺脚一算,2016 年的“余额”已不足1%,今年业绩骄人的公司在翘首期盼下一个丰年,而对于大部分创业者而言这一年过得并不舒坦。
一个是找钱更难。据清科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上半年天使、VC 和 PE 机构共新募集 909 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基金,新募基金数量同比下降 46.2%。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2016 年上半年共计完成 3476 起投资事件,投资案例数同比下滑 24.7%。下半年资本回暖迹象并不明显,投资人出手谨慎不少。
二是移动互联网红利消退。规模上,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 10 亿(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主要发展指标趋缓,规模化增长到达临界点。此背景下,你能看到美图、墨迹天气,这类现象级移动互联网公司在抢着上市。今年以来,除了直播,少见爆款 APP 诞生。而对大部分创业者而言,流量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用户注意力被垂直化分散,过去粗放式的投放已不奏效,成本却水涨船高。电商里面,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移动订单量都在 80% 左右了,且整体增速已经明显趋缓, 最明显的是靠过去贩卖电商平台资源的电商代运营不好做了。
互联网创业人群中,多半 BAT 生态、传统产业升级进行,所以上述大环境的变化肯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裁员、砍业务:快刀除长痛
熬过 2016 是熬,要活过下一年,是此刻多数中小创业者最现实的心愿,裁员则成了首选方式。明星创业公司也不例外,我所了解的情况,某知名二手车电商正在进行裁员,砍业务城市,甚至今年年会都取消了。另有某知名共享餐饮 O2O 公司,在两个月前几乎把技术砍了一半……
还有滴滴快的、58 赶集、美团点评、蘑菇街美丽说这几例大并购后都有裁员、变相裁员(比如 996),哪怕是 360、乐视、HTC 这些公司在今年都没避开裁员。更不用说那些不知名的创业公司裁员了。那如何正确的看待裁员?
裁员并不代表公司没有希望,即便是今天牛气冲天的阿里,也经历过裁员,还是大规模裁员。2000 年,全球互联网破灭,殃及阿里,彼时马云已为 B2B 业务在全球多个地方开设了分公司,公司也还没有盈利,如果按照当时账上的钱烧下去,顶多撑一年。
当时马云号召阿里管理层召开了一场“ 遵义会议”提出“ BTOC”的战略: Back TO China(回到中国) , Back TO Coast(回到沿海) , Back TO Center(回到中心),砍掉了所有海外业务公司,聚焦中国市场。
正当阿里管理层为大裁还是小裁而犹豫不决时,马云挖来的 GE 前高管关明生(阿里前 COO)毫不犹豫地跳出来“当恶人”,大开杀戒,成了阿里活下来的转折点。
生死关头,创业公司在裁员这件事上一定不要犹豫,但必须甄别出哪部分人是拖后腿的、哪部分是精锐,保留住未来公司反扑的核心战斗力。
说到这,前段时间正好有一家还算知名的创业公司朋友告诉我,她想建议创始人发邮件稳定军心,我建议她千万不要这么做,一来给内部邮件流出会给竞争对手抓住把柄;二来这样解释是无谓的,要走的人能主动走更好,省了补偿,重要的是稳住核心团队、核心员工,价值观在此刻已经缥缈虚无,坚守不动摇即可,更实际的是将未来利益捆绑加码,脑袋憋在裤腰上,生死和大家息息相关。
检验一场裁员是否成功,最终还是要看人效,如果 10 个人干得事情 5 个人照样能干,还能干得更漂亮,显然是成功裁员。
关于盈利:健康的增长方式就是赚钱
今年下半年,我们也不断地听到垂直电商放出盈利信号,比如贝贝创始人张良伦在虎嗅 FM 节上宣布从 10 月份开始实现规模化持续盈利,易果生鲜也称自己在 2018 年能实现盈利……
为什么这些还在大手笔投入的公司也着急盈利了?互联网不是规模经济吗?今非昔比,过去的而主流互联网思维免费,甚至补贴也要把用户圈进来,滴滴 Uber 是最大的先例,如果你看了家政 O2O e 家洁挂牌新三板的招股书,这家共享上门服务公司的营收尽然为0。
反而过去被诟病烧钱的京东,其商城业务从今年开始持续盈利。之所以过去互联网规模经济一直是主导思想,很大因素都是平台思维,直奔垄断竞争。但现实问题是平台机会越来越少,而平台型创业机会只有产业链、关系链发生重构时出现,注定是垂直、少量的,做“轻”的时代已经过去。
如此背景下,我认为创业者必须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踏上平台风口,千万别再用理直气壮“先圈用户,做大规模,怎么赢利是未来思考的”,勿必重视商业模式中的财务模型,想清楚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最佳利润点”、“无效利润点”在哪。
(图:《大赢家与大输家》一书中,对企业最佳利润点与无效利润点的描述)
推荐创业者看沃顿商学院出版的《大赢家与大输家》,虽然里面的案例略显陈旧,但其思维方式很值得借鉴。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目前没有盈利能力的创业公司注定死路一条,早期不盈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注重健康的增长方式,如果是交易平台的化过重看重 GMV,而忽视背后的获客成本、复够率、转化率、履约成本……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从业务增长方式来衡量,不是高成本的增长方式,不是无预期的投入换取增长,健康的增长方式本身也是赚钱。只是增长的核心指标要有阶段性取舍,不可能一步到位。
关于节奏:过早 All In,多半壮烈
影响到裁员、扭亏的会是创业节奏的把控,主要是两大方向:
一、经济周期、产业演变
(图:经授权,引自孙江涛在虎嗅会员圆桌的分享)
神州付行政总裁、钱袋宝创始人孙江涛,用自己 15 年的创业历程当回顾起走得最对的一点,就是跟时代的节奏和行业的节奏做好把握,因为我们不是时代的把控者,我们只是参与者。
我看到的一个特点,当宏观经济不景气,确切地讲是传统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时,反而互联网经济的势力积聚爆发。比如,2011 年前后,中国服饰企业正面临一场库存危机,唯品会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帮品牌服饰企业去库存过程中自己迎来高速发展,天猫也享受到了也一波红利。
阿里巴巴(B2B)前 CEO 卫哲这一年来,一直强调 B2B 的春天正在到来,其判断依据就是宏观经济发展放缓,传统制造业、外贸遇冷的情况下,B2B 迎来了爆发期。
现在大多公司面临的问题:流量越来越贵,越来越分散。如果你能给客户带来优质的投放和转化,挖掘流量洼地,那也算是找到崛起的机会。很多情况,创业者看到了大方向,但关键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执行能力。
看经济周期、产业演变时,又有亮点不可逆:
一是国家政策不可逆。比如,去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一周前落地的网约车新政,限制和规范是野蛮生长的终结。另外,外汇、资产流向很多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创业者对机会型方向的判断,比如,在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大势增长的情况下,10 月底,银联对外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用限制支付渠道、限额交易额方式给香港保险扩展内地市场致命一击。
二是商业本质不可逆。倒回去三年,各媒体、专家都在渲染电商颠覆传统零售,革掉传统零售的命,实际情况呢?线上线下在加深融合,找一体化的最佳方式。用马云的话讲,是“新零售”,一个月前阿里投资的三江购物,加上之前投资银泰、苏宁,不都是在探寻线下新机会。我得到的小道消息说,京东投资永辉还不满足,也在找线下投资标的,新美大也在找商超投资机会。
“风口”定律很多时候是概念热的大坑,创业者选择需谨慎。
二、公司发展节奏的把控
像打德州扑克一样,创业本身也是一场赌博,创始人在状态上 all in 是好事,但在没看清大势之前,公司最好不要 all in(全押),玩家安全的方式 call (跟进),保持手中的筹码,不要过早出局。
这一点,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之前和虎嗅的交流中透露,自己公司融资后,也要保持慢节奏,他认为生鲜行业坑太多,“不能做快,一快必死无疑”。回顾 2011 年的“千团大战”,美团不就是在拉手、窝窝团们高歌猛进时,避其锋芒,而后择机实现突围。
往往公司慢节奏发展的情况下,需要要不被外界“保守”质疑所干扰。此外,创业公司发展节奏的调控,很大程度上受自身资源的束缚,跨界联动的玩法也会日新月异,创始人的格局、在资源寻找整合的能力是一种软实力。
活在当下,集中有限资源突破现实难题,聚焦、前瞻。
之前我与多位创业者接触后的感悟:今年资本严冬太寒中,不要指望别人雪中送炭,保持体温活下去,要动,但不能消耗体力瞎折腾,更要比别人能熬,挺到开春。
作者:虎嗅李清乐,长期关注电商/大消费/传统企业转型,同行可通过微信公号“dsnm008"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