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无人机就不用爬塔吊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考古似乎就是在野外不停地挖挖挖,一把洛阳铲就能走天下。其实在现代的考古现场,洛阳铲只是非常小的一个部分,前期勘探、中期研讨、后期挖掘,这每一步都有着严密的史料研究和科学分析,而考古队员需要做的绝不是翻翻书和挖挖土,他们需要做的可谓包罗万象。
高科技装备已全副武装
可以说,这次隆平寺塔基及其地宫的发现,为研究北宋时期南方软土地基下塔基的建造工艺与地宫舍利瘗埋制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在中国古建史、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此次考古发掘运用了众多科技手段,特别是四层套函开启前文保中心使用X-CT检测仪对其进行检测扫描,为此后制定安全、有效、无损的开启方案提供了数据与技术支撑。挖掘前,考古部还开了数次专家论证研讨会以确定具体的保护方案,如今取得的成果无疑是传统考古工作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龙镇的考古现场,记者还发现了此前从未使用过的设备,考古队使用的是型号为s900的组装无人机搭载a2飞控,摄像机方面则是的A7。这些装备都是首次在青龙镇发掘中使用。
考古队领队陈杰便告诉记者,无人机的使用对于测绘和展示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还解决了此前遗址挖掘中全景拍摄时的安全问题。
陈杰透露,在之前广富林遗址的发掘中,无人机还没有被使用,他们采取的办法只能是登高,往越高的地方爬越好。但在上海,普遍海拔低,周围几无高处可以利用。考古队就只能爬塔吊,一般塔吊能有30米高左右,爬起来异常费力,一旦爬上去还得克服自己恐高的心理。陈杰表示,自己第一次爬塔吊时,拿着相机的手瑟瑟发抖,生怕拍摄的时候有所闪失。他表示,除了爬塔吊,在他的考古生涯里还爬过吊车斗,这场面看上去就有点滑稽了,但人在里面的恐惧感一点都不输塔吊。
熟用各种“考古神器”
陈杰在受访时多次向记者强调,其实现在的考古队员需要的是文理兼备,很多时候,考古工作更像是一名理科生需要干的事儿。毕业于华师大环境地理考古专业的陈杰博士觉得,当下的考古工作需要具备的素质是非常全面的,且不断在更新,需要不停地学习。
王建文对此深有体会,在大学里的实习阶段,他就发现,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考古现场的复杂性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让第一次踏入现场的他甚至感到有些迷茫。
在前辈老师的带教以及全国多个考古现场积累经验的情况下,上博的考古部职工都有了不止一项的本领。
在王建文的房间,那台价值6万的工作站里存储着海量的视频图片以及建模等资料。这次发掘过程里,王建文还需要和同事一起制作CAD平面图,而CAD的绘制更是需要熟练使用电子全站仪,配合电子全站仪的坐标标注,CAD平面图的绘制才能更为专业。
此外,在那台工作站里,记者还见到了名为photoscan的“考古神器”,这个软件可以利用相机的全景拍摄,自动进行全方位的3D渲染,进而在电脑上显示出逼真的3D建模,记者看到,隆平寺地宫的砖块纹理像素级别非常高,基本接近于单反的拍摄效果。王建文表示,这些技术手段都是近些年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学习的。再加上,上博在硬件上也处于领先的地位,所以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一流考古技术。
上博已有水下考古力量
都说考古需要上天入地,但如今,水下考古也成为一大趋势。古沉船以及陷于水下的城镇遗迹等都需要水下考古的力量。虽说国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有了水下考古的作业,但人数很少,力量较弱。随着国家层面愈发重视,水下考古这几年在考古界成为一个热词。北洋水师中的英雄舰致远舰的水下考古调查便是从今年正式启动的。
而上博的考古部中,包括王建文在内的两位员工也在今年取得了水下考古的资格证书。王建文透露,他们今年去到了福建、辽宁和太湖等地进行培训和实地调查。目前,王建文已经可以在18米深和40米深的两个区域水段进行水下考古作业。王建文表示,水下考古更难的是对于他们体能上的考验,他还清楚地记得,在培训时每天早上7点便要开始2公里的跑步,然后带着二三十斤的潜水装备徒步去到码头进行培训,一整天下来,整个人都感觉被抽干,但只有经过这样严格的培训,达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标准,才能在日后更为严峻的水下条件中,即保证自身的安全也完成既定的考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