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透支信任:朋友圈里的微商“杀熟”

游客 2016-12-25 08:31:20    201137 次浏览

当智能手机大范围普及之后,微信迅速成为人们使用最多的一款社交软件,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微信做起生意。一个基于微信开店的新型电商群体随之诞生,人们称之为是微商。已经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微信朋友圈中突然多了很多微商,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微商的生存和发展是以微信朋友圈为基础,然而随着微商的快速发展,一些不好的现象也随之出现,最让人们不能接受的就是在熟识的微商那里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微商杀熟、售假等现象不断被人诟病,也对微商的整体形象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透支信任:朋友圈里的微商“杀熟”

两只不一样的鞋

张小薇(化名)现供职于一家金融机构,黄玲(化名)是某小学的教师,因为双方的老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张小薇和黄玲已经认识了将近6年时间。在这6年里,两家人偶尔也会在一起聚会,相处得比较融洽。黄玲的工作压力不大,加之一直没有生育,因此平时的空闲时间比较多。2016年夏天,黄玲萌生了做微商的念头。在亲戚的帮助下,黄玲联系好货源,并于今年9月份正式在朋友圈开始发布商品信息,黄玲的微商之旅由此正式开启。

黄玲做了微商之后,张小薇没少在朋友圈中转发黄玲发布的商品信信息。“几位同事看到我转发的信息并得知黄玲是我朋友之后,还曾经购买过相关的商品。”张小薇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至于他们购买过的商品质量究竟如何、是否满意,我并没有问,他们也没有说。”

11月初,张小薇在某大商场相中一双价格为1600元/双的国外进口UGG棉鞋,就在张小薇犹豫不决是否出手购买的时候,黄玲在朋友圈中也发布了一条关于UGG棉鞋的商品信息。让张小薇眼前为之一亮的是,与大商场款式相差不多的UGG棉鞋,黄玲给出的售价只有800元/双。“妹妹,你的这双鞋是从国外进口的真品吗?鞋里边是纯羊毛吗?”张小薇通过微信向黄玲发问。在得到黄玲肯定的回答之后,张小薇很快就下单购买了一双。

一个星期之后,张小薇收到了从黄玲处购买的UGG棉鞋。但是在打开鞋盒之后,她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两只鞋在外观上完全不一样,一看就不是一双鞋,而且鞋里不是纯羊毛而是人造毛。”张小薇说,“我在微信上向黄玲提出了退货的要求,但是黄玲却明确回复‘所有商品售出不退’。”无奈之下,张小薇又提出换一双,黄玲这次答应了她的要求。

“换回来的鞋从外观上看着的确是一双,但是鞋里边依然是人造毛,而且做工也比较粗糙。我找那家商场专柜的人看过,人家也说这是国内仿制的UGG棉鞋。”张小薇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我没有想到会从熟识的人手中花800元买到一双假鞋,而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她在我下单之前一直在信誓旦旦地保证是真品。”

微商“杀熟”引发不信任

王丹(化名)家住东北某省会城市,在一年当中最冷的那几天,这座城市的室外最低气温会超过-25℃,因此拥有一件保暖性能好的暖衣至关重要。今年11月中旬,王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在销售号称能够抵御极寒的棉衣,而且从外观上看还比较时尚,这让王丹颇为动心。“这家微商是我一个同学的朋友在经营,他在广告中号称棉衣材料全部是意大利进口,面料防风、防水性能超好,里边是百分百纯羽绒,可以抵御超过-30℃的极寒气温。”

在认真阅读产品介绍并且得到商家的保证之后,王丹决定下单购买。今年12月初,王丹所在城市的最低气温已经达到-17℃、-18℃,王丹想穿着新买的棉服去户外感受一下保暖性能。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刚刚走出家门,自己就被室外的天气冻透了。“实践证明,这件棉服在-17℃、-18℃气温下既不保暖也不抗风,更不用说抵御超过-30℃的极寒气温。”王丹说。之后,王丹多次在微信上向商家提出了退货的要求,但是商家根本就不予回复,这令王丹感到非常郁闷。虽然通过同学也交涉过几次,但是至今没有结果。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张小薇和王丹所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近年来,虽然微信朋友圈中的微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退款难、发货迟缓、退换货难等比比皆是。曾经被人们热捧的微商因此被称之为是“杀熟经济”。

2015年微商领域投诉占比2.51%,2016年上半年下降到0.15%,表明在政策以及媒体监管下,微商杀熟经济已被大多数消费者摒弃,多数消费者不信任微商购物,在该领域产生的投诉量就明显减少。”今年8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据了解,微商存在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微信朋友圈,微商的发展最先开始于身边的朋友,然后再通过朋友们的传播来扩大知名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很多人在微商处购买到假货之后,因为碍于朋友的面子而选择放弃投诉。如果这部分人也加入到投诉的群体当中,那么恐怕微商领域的投诉占比还会大大增加。另外,由于受到微商产生的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影响,很多人都将自己朋友圈中从事微商的人进行屏蔽,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微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律师:微商并非法外之地

有观点认为,为了规范微商的发展,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退款难等问题,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现在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果遭遇微商杀熟、售假,遭遇微商退款难、发货迟缓、退换货难,我们应该如何从法律的角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毕竟有的人从微商处一次性购买的商品就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对此,广东奔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华认为,目前微信有数亿用户,借助这一广阔的平台,微商这种网络营销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也有越来越多的买家通过微信购物。如果遭遇微商微商杀熟、售假,退款难等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微商并非法外之地,一样受到很多法律法规管理。”刘国华律师说,遇到假货、违规销售等问题,如果是与取得合法资格的经营者通过微信进行的交易、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取得合法资格的微店上进行的交易、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的交易等,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保护自己。如果对方没有实体店铺,通过朋友圈以私信的方式进行的私人交易,则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可以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

很多买家面临的问题是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有无实体店、是否为正规市场经营主体,客观上造成了维权难。而且由于微信购物商品金额往往较小,维权投入的时间、精力、物力等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很多买家权衡得失之后不得不放弃。交易金额普遍较小这一特点暂时无法改变,所以,大家最好还是从准备工作做起,尽量做到解清楚卖家的真实有效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保留银行、微信转账等支付凭据;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朋友圈推介信息等证;尽量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如果消费者发现微商销售或代购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向工商等相关部门举报。如果某些微商大规模售卖假货,甚至涉嫌触犯刑法,单个受害者的涉案金额不够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受害者可以联合多名受害者,一起向公安部门举报。受害者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刘国华律师说,面对某些微商的欺诈行为,及时维权,勇于维权,不仅仅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也是对建设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做出的贡献。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