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郎世玮:P2P风波中无辜,不靠他也不怨他

游客 2016-12-24 19:12:04    200875 次浏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不由己的是,萧峰的父亲是契丹人。郎咸平的长子郎世玮,也处于和萧峰一样的困惑当中。一样的豪情满志,一样的委屈难言。前不久,郎咸平父子因为一系列风波传出后,儿子郎世玮再次走入人们视野。在微博发表了洋洋洒洒的内心独白后,这位80后私募基金创始人的故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在风波平息之际,虽然几经推脱,但最终郎世玮还是接受了蓝鲸财经的采访。但他一直反复强调,不希望专访变成私事爆料来取悦读者,但还是有必要澄清一些公众的质疑。比如:

- 今年的p2p风波,郎世玮以及郎基金没有和任何之前涉嫌诈骗的企业有业务或资金往来。

- 郎咸平与“空姐”的官司,其中牵扯的900万案子,纯粹是过桥借款还款关系。而并不是媒体宣传的郎世玮联合去坑害弱女子。不但有资金流水,还有“空姐”的借款协议作为证明。

- 郎基金跟郎咸平没有任何关系,不是家族企业,也没有其他家人参与经营决策;而郎世玮目前只担任郎基金的总裁,没有在其他企业担任职务。

作为郎咸平儿子,以这种自揭伤口的方式,来回应社会质疑。也是可叹可惜。

郎世玮:P2P风波中无辜,不靠他也不怨他

“2016年我过的很累”

“有人问我2016年是不是过得很累,可能'累'已经没法形容这一年的状态。但我也不孤独,这两年我想不少人过得比我还要累得多。”

郎世玮告诉蓝鲸,自己独自奋斗在上海金融市场,依靠伙伴和客户的信任,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而对这次波及到郎世玮和他父亲的一系列风波,郎世玮也表示很无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个普通教授家庭也是如此。但通过今年一系列的事情,我不但看懂了很多事,更看明白了很多人。也算是一种提高吧”

郎世玮口中的这个“教授”,应该是指父亲郎咸平。郎世玮习惯用教授一词来称呼他爸,这似乎并非有意为之,但的确显得生疏。 虽然外界认识的郎世玮,大部分时候都是郎咸平之子,但无论是从成长史还是事业打拼来说,郎世玮和郎咸平几乎是两条平行线。

“他是个学者,我没有那个智商,只好从商。”郎世玮笑着说道。

谈起父亲对他的帮助,郎世玮也很坦然,“可能因为你是郎咸平的儿子,前辈们会给你几分钟时间听你废话,但在商言商,不可能毫无理由的跟你合作。因为教授的名声你会有更多机会,但能不能把握机会只能靠自己。”

即便是郎教授如雷贯耳的人气,给儿子带来的好处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今年如此多的是非,反而可能起到了更多副作用。

“p2p”事件中被误伤

郎世玮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郎咸平自然不必说,祖父祖母也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连曾祖父都是大学生,家里也出了好几个博士。三岁时他就随父母去了美国,似乎一切都让人很羡慕。然而在他看来,小时候过得并不如意:家里穷、没钱出去玩、被人欺负,跟着父母到处搬家,几乎每隔一年要搬一个州,到了中学,家里才在纽约皇后区买了房子安顿下来。

但还在以安慰自己的语气说道,“可能当时不觉得,但这种经历,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郎世玮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富二代,回忆里,老爸以前就是个穷教授,直到大陆名气飙升,财富才开始慢慢积累。

这或许是儿子眼中父亲为数不多的几个优点之一:爱惜名声。“在教授名声最顶峰的那几年,他完全可以去挂职很多公司,岂不比演讲赚钱更容易。但为了避嫌,保持教授的独立身份,他会很直接拒绝很多企业的聘请。目前主要收入来源,就商务演讲。”

正因为教授所谓的独立身份,所以教授一直不支持郎世玮创业。郎世玮2002年来上海,付完三个月房租兜里只剩几百块钱,翻报纸、找工作,从只有880元的文秘做起,在大鹏证券、华宝信托、复星集团工作并逐渐走上公司高层。 2005年为了炒股曾一度抵押上了丈人家的房子。2007年,郎世玮在资本市场小有成就、事业最辉煌时自主创业,成立阳光私募基金,创办了“郎基金”品牌。从2008年开始,公司在他的带领下,恰好遇到了这一轮中国产业资本迅猛发展的投资风口,投资事业也同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然而2016年爆出的上海快鹿事件,却给郎世玮带来了无辜的波及。 但在郎世玮看来,“我也能理解那些受害者的心情,一辈子积蓄可能没了,换做是谁都会丧失理智。“

风波还未平息,紧接着,小三门事件爆发。母亲的强烈回应,加上各别媒体颠倒了是非。“心里当时背负着很大压力,我也理解社会对此的评论,毕竟作为教授,理应当学术和道德的楷模。可能后者确实存在瑕疵。但那些案子,仍在审理当中,没有输赢之说“。

就快鹿以及小三门事件,郎世玮给了个简短的统一答复,“我相信司法会给大家一个公正的结果。“

不走父亲的成名之路

父亲郎咸平教授的声名鹊起,很大程度得益媒体,这一点郎世玮看的很清楚,在他看来,教授的名气,开始于新财富杂志撰写的第一篇文章,“德隆系的那篇文章,不同媒体、记者都注意到了。这就是研究深度和传统纸媒的力量。“

当时的郎教授,通过针砭国企改革,痛斥国有资产流失,连续两个月,几乎每天都占绝了报纸和门户网站的头版头条,教授通过媒体的力量让国资委叫停MBO(管理层收购),这件事当时被认为是建国史绝无仅有的事。“这是人民,结合互联网和监管的突破”。

后来郎咸平成立自己的节目,开始关注社会热点,希望通过点评社会热点来向大家推广经济常识。2011年郭美美红十字会事件出来,郎咸平做了一期节目采访郭美美,结果招来无数板砖,负面效应一直到今天都依旧存在。其实当时做节目前,郎咸平给当时在五台山的郎世玮打电话,兴奋的和他说采访的事情,郎世玮就问他做这个采访的必要性在哪里?郎咸平回答:这是新闻热点。

郎世玮说:“不是每个热点都要蹭,这不是你的专业,而且明显对方不是个有正常思维的人。”但电话那边的郎教授很激动,因为觉得是找到了一个新闻热点,整个思想都在节目上。直到今天,郎世玮对于媒体的态度也格外低调:”无论是金融从业人员还是学者,尽量不要去分心做其他事。“

随后记者一直问到有关郎世玮父母的一些私人问题,郎世玮始终闭口不谈,依旧比较坚持专访原则,对此我们也只能表示尊重。

至于要不要和父亲一样做网红?郎世玮最后低着头回“没必要”。

不依靠,所以不怨恨

“我不靠他,所以埋怨他也没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过得开心就好。”

郎世玮说出这句话很淡然,脸上看不出一丝情绪,在这背后,他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反思,反思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反思自己走进社会后的为人处事,也在反思自己和父亲关系,曾经的他曾激烈的设法改变自己的父亲甚至为此和他对抗。

这也是他羡慕其他“正常”二代们的地方,他们往往有老爸指导,“人生如迷宫,他们可能会走弯路,但很快就能被纠正回来,而我当时的状况没有人知道,很可能走错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打架、辍学、甚至跑去当兵,直到现在,郎世玮想想都觉得后怕,而回想起在美国的这段经历郎世玮也说,“那里大多是不想勾起的回忆”。

如果说教授留给自己真正的财富,来自于学习能力。郎家几代人学医,但在父亲的影响下,郎世玮学医学了一半改学数学,而这正是后来能够在国内2002年初淘金的看家本领。

如同创业一样,甚至连婚姻和读书郎咸平都反对。这时郎世玮的叛逆体现的比较明显,你不喜欢我做什么,我就非要做给你看。

郎基金在他勤劳的管理下,管理资产总金额已经超过了十亿大关,成为资本市场一个低调而稳健的中小型投资典型。 据悉,2015年年中,因他公司的二级市场基金躲过了市场下跌,排名飙升,当年还获得了许多私募奖项。

直到现在,他也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先在上海交大读研究生,后又去了华东政法攻读法学博士,最近还准备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学习,“算是了却了奶奶希望我学医的心愿”,这一点,他全部归结为从长辈那里耳濡目染的学习意识。

对于今天郎教授的为人处事,郎世玮觉得都能够包容接受,除了对待家庭和情感的态度。

“教授的家庭观偏弱一些,而我一直都跟着妈妈生活,所以家庭观念可能比较重。”说这些话时,他妻子安静地坐在他身边,一位温婉而知性的女人。郎世玮跟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对待孩子的教育,他会不断自省:我有没有变成像我父亲的样子?心里不知不觉总是担忧自己做的不够好。

看着郎世玮平静的样子,记者最后还是忍不住问到,最容易激怒你的是什么,他突然笑着回答----“别人对我说‘你和你爸很像’!”

对于这个生于1981年的男人来说,有个温婉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孩子,在上海稳固的事业,还有佛教信仰的滋养与这些年的体悟,已然非常满足。虽然眉宇之间少不了郎咸平的那种英俊潇洒,但狮子座的郎世玮,更多的是温和与内敛。

清者自清,经过那么多的磨练,郎世玮仍然坚持的认为这“是一种提高”。希望这些所谓的提高,能奠定他未来更好的基础,走的比他父亲还远。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