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豌豆荚创始人呛声今日头条:技术也有价值观

游客 2016-12-23 10:09:59    200836 次浏览
豌豆荚创始人呛声今日头条:技术也有价值观

PingWest / 蒋鸿昌

几天前,张一鸣接受了《财经》杂志的采访,中国最大的媒体信息分发平台的CEO向媒体吐露了他的今日头条相信和坚持的东西:

技术是中立的,不干涉可能是最好的分发信息的原则,今日头条拒绝价值观先行。

这个对话很难得,记者单刀直入,被采访者也选择了坦诚地接招,张一鸣甚至展现出了理工科技术男的“呆萌”一面,当记者让他定位自己时,他说出了“我在上海,徐汇区中金国际广场,第9楼”这样的话。当然,这样的“呆萌”,在今天的媒体传播环境下,是大大加分的。

不过,有人对访谈呈现的观点表达了反对,“属于’每句话都说得挺有道理但总感觉哪里不对’的那种类型”。而这个人,是豌豆荚的联合创始人王俊煜。

王俊煜是非常少有的常年在、博客和其他平台上公开表达自己的喜好、阅读记录和观点的明星公司创始人,这一次他选择的平台是知乎。同为理工科出身,王俊煜同样直接:

技术是有价值观的,取决于你做什么;面对现实,不意味着沉迷于现实,不断放大人性的弱点;最后,即使是普通人,也有娱乐之外更高的追求。

一位明星公司的创始人,直截了当地批评另一家明星公司的价值观,在互联网圈本就少见;同时,王俊煜的批评又有几个很可贵的点,让我觉得这个“热闹”很值得关注。

1.这是一个好的有效讨论的范本。

当一个问题产生争议时,有效的讨论能让双方最大程度消除误解,在最根本的分歧上进行辩论,而不是被动机论、资格论和站队拉入更深的误解中。

王俊煜做了一个榜样。你说技术是中立的,我就先讨论技术有没有价值观。难得的是,王俊煜也是技术出身,他没有直接从道德判断的角度出发,而是把技术具体到内容分发的算法,当你不仅设计了一套算法来鼓励高点击率,还用广告分成激励点击率高的内容创作者时,就是价值观的体现。

讨论的目的,在于寻找“什么是对的”。在反驳技术中立论之后,王俊煜也阐述了这种观点会带来的危害:成千上万的技术拥有者,包括大学生,会因为“技术无错”的想法犯下错误;另外,今日头条所谓的“面对现实”,是一种消极的不断放大任性弱点的行为。

王俊煜甚至讨论了可能的更好的推荐算法,比如用户停留时间、分享次数,可能比点击量更能反映内容对用户的价值。

这样的讨论,真想发给手机圈的从业者们。

2.内容分发该怎么做,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

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我毫不怀疑今日头条的算法的威力,除了月活跃用户 1.5 亿、每天接近 7000 万人花费 76 分钟这样惊人的数字,我还能找到一个和今日头条类似的平台——YouTube。

和国内的视频网站不同,YouTube 的首页完全由用户订阅的频道,以及根据用户点击记录(会加上其他考虑因素,但点击记录是重要指标)推荐的视频组成。我发现,系统给我推荐的视频,总是和我订阅的视频重合度很低。我订阅了纪录片、Google 开发者、Marques Brownlee 的评测、The Verge……但是我看得最多的,却是搞笑视频、综艺节目、有人上传的香港电影,还有一些我不想细说的视频(如果一个人敢给你看他的 YouTube 首页,他一定非常信任你)。在这个程度上来看,它和今日头条很接近。

但是,这并不代表今日头条和 YouTube 就一定是对的。YouTube 已经受到了来自 HBO、Hulu 等原创视频网站的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我们习惯了那些庸常的视频后,会有追求另外一个层次的东西的需求。

另外,YouTube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价值,它的搜索和供用户订阅的频道,还是可以带来非常多简单的娱乐之外的高质量视频。这两点,今日头条都在做,但是,因为同样以点击率为考量,它能在多大程度上保存及分发长尾的优质内容,我表示怀疑。

我不想掩饰自己对王俊煜观点的支持,当然,也欢迎你来讨论。

3.即使阴暗一点,我们把豌豆荚接下来也要重点发力的内容分发,尤其是短视频分发考虑进来,同样不妨碍这个问题的价值。

如果豌豆荚能坚决拒绝自己不认同的价值观,不管是对内容分发平台的多样性,还是另外一部分用户的需求来说,都是好事;如果豌豆荚违反了自己反对的价值观,我们也会记录下来,告诉大家用脚投票。

我很想看到今日头条或者张一鸣也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是在良好的有效讨论氛围下。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