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白宫再发人工智能报告:时薪越高的工作,受到的冲击越小

游客 2016-12-22 12:42:05    201061 次浏览

白宫再发人工智能报告:时薪越高的工作,受到的冲击越小

继 10 月份发布两份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报告后,当地时间 12 月 20 日,美国白宫又跟进发布了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报告——《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the Economy)。

这份报告由美国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国内政策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编制。

最新的报告认为:应对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经济,是后续政府将要面临的重大政策挑战。下一届政府应该制定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并释放企业和工人的创造潜力,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的创造和使用中的领导地。

白宫再发人工智能报告:时薪越高的工作,受到的冲击越小

美国白宫对外联络部主任和高级政策顾问克里斯汀·李(Kristin Lee)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进步,将使一些长期以来需要人力劳动的任务实现自动化。这些转变将为个人、经济以及社会带来新的机会,但同时也将瓦解数百万美国人目前的生计。这份新的报告调查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对经济的预期影响,并提出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并降低其成本的广泛战略。”

  为应对人工智能影响,报告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 3 个重要建议

在最新的第三份报告中,白宫阐述了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自动化水平的进步。这些进步能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也会带来一些改变。例如一些工作会被机器取代,工人面临再就业等问题。

报告认为政策制定者需要做好改变的准备,尤其是以下 5 个方面:

1,人工智能会对生产率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2,就业市场需求技能发生变化,包括对更高层次技术技能的需求加大;

3,影响的分布不均衡,对不同部门、薪资水平、教育水平、工作类型和地区的影响不同;

4,由于一些工作职位消失,新的工作类型出现,劳动力市场将被搅乱;

5,一些工人将短期失业,失业时间可能更长,取决于政策的回应。

在报告中,人工智能专家根据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现有职业的特点与各职业现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估。研究认为,47% 的美国职位在这一时期有被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化取代的风险。然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人员强调,自动化目标是提高效率,而不是代替职业,它本质上会形成新类型的任务。在未来,许多职业都可能发生改变,因为它们的一些相关任务将变得可自动化,因此 OECD 分析认为,很少有工作将会完全自动化,估计只有9% 的就业机有完全消失的风险。如果这些预测成真,数以百万计美国人的生计将受到影响,短期和中期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冲击。

除了对工作类型有影响外,报告还指出了人工智能对于美国工人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每小时工资在 40 美元以上只有4% 和 20 美元到 40 美元之间只有 31% 工作受到影响,每小时工资低于 20 美元却高达 83% 工作将受到自动化的压力(下图 3a)。此外,OECD 研究估计,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比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更可能被自动化取代(下图 3b)。事实上,OECD 研究的作者估计,44% 的低于高中学历的美国工作者的工作很可能会被自动化,而只有1% 本科或更高学历的人拥有这样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和工资与技能相关,这意味着对低级技术的需求大幅下降,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几乎没有下降。这些估计表明短期内的科技更迭技能偏见将持续存在。

白宫再发人工智能报告:时薪越高的工作,受到的冲击越小

人工智能促使一些工作改变的同时,也将创造一些新工作。报告指出,有 4 类工作在未来可能直接由人工智能驱动。分别是人类与现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合作、开发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中监督人工智能技术、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社会转变,这些领域的就业都将会增长。

基于这些改变,报告还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 3 个重要建议:

1,为人工智能的众多优势进行投资和开发;

2,针对未来的工作类型进行教育并培训公众;

3,为转型期间的工人提供帮助,并确保广泛共享的经济增长赋予工人权利。

技术进步是 GDP 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工智能发展能带来自动化效率的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政府是较早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的。从今年 5 月份开始,白宫联合 4 所美国大学在 2 个月时间里,召开了 4 场讲座。内容涉及人工智能的法律和政策、社会福利、安全和控制以及社会和经济影响。

讲座结束后,美国白宫在 10 月份公布了两份人工智能报告,分别是《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

在 12 月初,美国还召开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听证会。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证词涉及人工智能发展对隐私安全需求的增加,如何与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展开竞争,政府如何与研究部门和私营公司展开合作。同时,专家还回答了议员们有关如何处理新技术与伦理和法规的关系等问题。

  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愈发激烈

白宫再发人工智能报告:时薪越高的工作,受到的冲击越小

除了美国外,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把人工智能放上政策制定的议程中,包括中国。

2016 年 5 月 23 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网信办联合印发《“互联网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表示,到 2018 年,中国将基本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除了提出市场规模和目标外,中国政府还在《方案》中提出,为降低人工智能创新成本,中国将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的文献、语音、图像、视频、地图及行业应用数据等多类型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和标准测试数据集。国家还将建设满足深度学习等智能计算需求的基础资源服务平台,包括新型计算集群共享平台、云端智能分析处理服务平台、算法与技术开放平台等。

在软硬件开发方面,《方案》提出,将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存储系统、高端服务器、关键网络设备、网络安全技术设备、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技术开发,支持开源软硬件平台及生态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 SCI 收录的数据,从 2013 年到 2015 年,“深度学习”的文章增长了约六倍。2014 年到 2015 年,无论是文章数量还是有效引用数据,中国都超过了美国,居于领跑位置。

除了中国外,英国政府科学办公室(The 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在今年 11 月份也发布了一份人工智能的报告,提出要用人工智能创新优势提升英国国力。英国数字化和文化部长马特·汉考克(Matt Hancock)在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已经让我们与我们的智能手机对话、向我们推荐音乐、为视力受损的人描述照片,以及预警城市中可能发生的火险。英国政府也在研究这项技术提供公共服务的潜在应用。

在亚洲,日本也在积极备战人工智能竞赛。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计划截至 2017 年 3 月,斥资 40 亿日元(约人民币 2.5 亿)推动农耕自动化,并协助企业开发 20 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

内容加载中